<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ei的成語 (1586個)

    1361

    引虎自衛

    成語拼音:
    yǐn hǔ zì wèi
    成語解釋:
    引:招引。引來老虎,保衛自己。比喻企圖依仗惡人,結果反受其害。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嚴顏在巴郡,聞劉璋法正請玄德入川,拊心而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引虎自衛者也!’”
    1362

    研精闡微

    成語拼音:
    yán jīng chǎn wēi
    成語解釋:
    研究闡明精深微妙之理。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書工商核給憑單之例》:“而一二千年以來,亦竟無一人研精闡微,為斯民辟妙用,為天下擴美利者,此無他,政權不足以鼓舞之也。”
    1363

    研精究微

    成語拼音:
    yán jīng jiū wēi
    成語解釋:
    研究事理深奧微妙之處。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余謂研精究微之學,乃宇宙間公共之理,不必辨其孰為傳習。”
    1364

    鬻雞為鳳

    成語拼音:
    yù jī wéi fèng
    成語解釋:
    謂以次充好,混淆優劣。
    成語出處:
    唐·黃滔《謝試官》:“伏念鬻雞為鳳,有識咸驚,投礫參瓊,良知足鄙。”
    1365

    于家為國

    成語拼音:
    yú jiā wéi guó
    成語解釋:
    為國家為人民。
    成語出處:
    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結勾他邦,可甚于家為國。”
    1366

    于今為烈

    成語拼音:
    yú jīn wéi liè
    成語解釋:
    某件事過去已經有過,現在更加厲害。
    成語出處:
    魯迅《華蓋集 論辯的魂靈》:“黨同伐異之風,于今為烈。”
    1367

    以進為退

    成語拼音:
    yǐ jìn wéi tuì
    成語解釋:
    為了退卻而采取進攻
    成語出處:
    《孫子·行軍》:“辭強而進驅者,退也。”
    1368

    以訐為直

    成語拼音:
    yǐ jié wéi zhí
    成語解釋:
    訐:攻擊別人短處或揭發別人隱私;直:直率。用攻擊別人的短處,揭發別人隱私來表達自己的直率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陽貨》:“惡繳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以訐為直者。”
    1369

    研機綜微

    成語拼音:
    yán jī zōng wēi
    成語解釋:
    研究綜合事理的深奧精微之處。
    成語出處:
    《后漢書·賈逵偉》:“猶朝夕恪勤,游情六藝,研機綜微,靡不審核。”
    1370

    以鄰為壑

    成語拼音:
    yǐ lín wéi hè
    成語解釋:
    壑:山溝;大水塘。把鄰國當作排泄本國洪水的深溝。比喻只顧自己的利益;把困難或災禍轉嫁給別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澤水。澤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1371

    壓良為賤

    成語拼音:
    yā liáng wéi jiàn
    成語解釋:
    舊指強買平民女子為奴婢。
    成語出處:
    《資治通鑒·后晉紀齊王天福八年》:“自烈祖相吳,禁壓良為賤。”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五:“師曰:‘和尚莫壓良為賤。’”
    1372

    引狼自衛

    成語拼音:
    yǐn láng zì wèi
    成語解釋:
    猶言引虎自衛。
    成語出處:
    王樹楠《武漢戰紀》:“命下之日,太后抱太子痛哭,言者交章論諫,且有引狼自衛之喻。”
    1373

    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成語拼音: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
    成語解釋:
    啞子:啞巴;黃柏:黃檗,味苦。啞子嘗到黃柏的苦味,知苦說不出。比喻有苦難言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回:“文姜深閨寂寞,懷念諸兒,病勢愈加,卻是胸中展轉,難以出口。正是‘啞子漫嘗黃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1374

    羽毛未豐

    成語拼音:
    yǔ máo wèi fēng
    成語解釋:
    小鳥的羽毛還沒有長全(豐:豐滿)。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1375

    以筌為魚

    成語拼音:
    yǐ quán wéi yú
    成語解釋:
    筌:捕魚的竹器。把捕魚工具看作是魚。比喻滿足對事物表面膚淺認識,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質。
    成語出處:
    朱自清《經典常談》序:“不再想去見識經典,那就是以筌為魚,未免辜負編撰者的本心了。”
    1376

    一芹之微

    成語拼音:
    yī qín zhī wēi
    成語解釋:
    芹:芹菜。像芹菜這樣微薄。指自己的禮品微薄
    成語出處:
    清·陸隴其《三魚堂文集·與鄭堂邑書》:“一芹之微,聊申鄙忱,并祈哂納。”
    1377

    以肉喂虎

    成語拼音:
    yǐ ròu wèi hǔ
    成語解釋:
    比喻白白地送死。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高祖紀一》:“今赴秦軍,如以肉喂虎,當何益也!”
    1378

    以忍為閽

    成語拼音:
    yǐ rěn wéi hūn
    成語解釋:
    用忍耐作門。表示不輕易動怒而出言傷人,以免招來禍患。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啟,爾心之門。無為我兵,當為我藩。以慎為鍵,以忍為閽。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1379

    以人為鑒

    成語拼音:
    yǐ rén wéi jiàn
    成語解釋:
    《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于,以;監,通“鑒”,鏡。《國語·吳語》:“王其盍亦鑒于人,無鑒于水。”韋昭注引《書》曰:“人無于水鑒,當于民鑒。”后以“以人為鑒”謂將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鑒戒。
    成語出處:
    《書·酒誥》:“古人有言曰:‘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于,以;監,通“鑒”,鏡。《國語·吳語》:“王其盍亦鑒于人,無鑒于水。”韋昭注引《書》曰:“人無于水鑒,當于民鑒。”
    1380

    以人為鏡

    成語拼音:
    yǐ rén wéi jìng
    成語解釋:
    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鑒。
    成語出處:
    先秦 墨翟《墨子 非攻中》:“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 wei成語,wei的成語,帶we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