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的成語 (1586個)
-
1401
以退為進
- 成語拼音:
- yǐ tuì wéi jìn
- 成語解釋:
- 本指以謙讓取得德行的進步。后指用退讓作為手段求得前進。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法言 君子》:“昔乎顏淵以退為進,天下鮮儷焉。”
-
1402
一吐為快
- 成語拼音:
- yī tǔ wéi kuài
- 成語解釋:
- 盡情說出要說的話而感到暢快。
- 成語出處:
- 諶容《真真假假》:“仿佛全是他積郁在胸中多時的由衷之言,今日終于得以一吐為快。”
-
1403
蠅頭微利
- 成語拼音:
- yíng tóu wēi lì
- 成語解釋:
- 如同蒼蠅頭那樣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潤。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
-
1404
有頭無尾
- 成語拼音:
- yǒu tóu wú wěi
- 成語解釋:
- 只有開頭;沒有結尾。指說話做事不完整。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若是有頭無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
1405
以天下為己任
- 成語拼音:
-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 成語解釋:
- 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
- 成語出處:
- 《南史 孔休源傳》:“休源風范強正,明練政體,常以天下為己任。”
-
1406
有頭有尾
- 成語拼音:
- yǒu tóu yǒu wěi
- 成語解釋:
- 既有開頭;又有結尾。形容做事有始有終;能堅持到底。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全書 論語 公冶長》:“做得一章有頭有尾,與今之學者有頭無尾底不同。”
-
1407
以為后圖
- 成語拼音:
- yǐ wéi hòu tú
- 成語解釋:
- 為以后作打算。
- 成語出處:
- 《左傳·桓公六年》:“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為后圖,少師得其君。’”
-
1408
以為口實
- 成語拼音:
- yǐ wéi kǒu shí
- 成語解釋:
- 口實:話柄。作為談話的資料。指作為指責、攻擊或嘲笑的話柄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楚語下》:“使無以寡君為口實。”
-
1409
引為口實
- 成語拼音:
- yǐn wéi kǒu shí
- 成語解釋:
- 口實:話柄。作為談話的資料。指作為指責、攻擊或嘲笑的話柄
- 成語出處:
- 許德珩《回憶蔡元培先生》:“北洋軍閥政府對他在教育事業上力圖革新,極為不滿,尤其對于北京大學男女同校一節,引為口實。”
-
1410
依違兩可
- 成語拼音:
- yī wéi liǎng kě
- 成語解釋:
- 依:贊成;違:反對;兩可:二者都可以。指對問題態度猶豫,沒有確定的意見。
- 成語出處:
- 《明史 方從哲傳》:“舉朝力爭,從哲依違兩可。”
-
1411
以偽亂真
- 成語拼音:
- yǐ wěi luàn zhēn
- 成語解釋:
- 把假的混在真的里面,使真假不分。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漢書·王莽贊》云:‘紫色蛙聲,馀分閏位。’謂以偽亂真耳!”
-
1412
曳尾泥涂
- 成語拼音:
- yè wěi ní tú
- 成語解釋:
- 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齷齪的行為。
- 成語出處:
- 宋·蘇轍《和子瞻濠州七絕·逍遙臺》:“猖狂戰國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
1413
夷為平地
- 成語拼音:
- yí wéi píng dì
- 成語解釋:
- 夷:拉平,鏟平。鏟平使成一塊平地
- 成語出處:
- 孫犁《我的綠色書》:“為了方便,把假山、小河,夷為平地,抹上洋灰,使它寸草不生,成了停車場。”
-
1414
搖尾乞憐
- 成語拼音:
- yáo wěi qǐ lián
- 成語解釋:
- 乞:乞求;憐:憐憫;愛憐。原指狗搖著尾巴討主人的歡喜。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別人諂媚討好;希望得到一點兒好處。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應科目與時人書》:“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
1415
搖尾求食
- 成語拼音:
- yáo wěi qiú shí
- 成語解釋:
- 老虎被關進籠圈里,向人搖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 成語出處:
-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阱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
-
1416
予違汝弼
- 成語拼音:
- yú wéi rǔ bì
- 成語解釋:
- 違:過失;弼:糾正。我有過失,你應幫我糾正
- 成語出處:
- 《尚書·益稷》:“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后言。”
-
1417
意味深長
- 成語拼音: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成語解釋:
- 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 成語出處:
- 宋 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
-
1418
用違所長
- 成語拼音:
- yòng wéi suǒ cháng
- 成語解釋:
- 違:違背。用人沒有使用他的專長
- 成語出處:
- 《宋史·郭逵傳論》:“逵料葛懷敏之敗,如燭照龜卜,一時最為知兵。雖南征無功,用違其長,又何尤焉。”
-
1419
曳尾涂中
- 成語拼音:
- yè wěi tú zhōng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與其位列卿相,受爵祿、刑罰的管束,不如隱居而安于貧賤。后也比喻在污濁的環境里茍且偷生。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
1420
搖尾涂中
- 成語拼音:
- yáo wěi tú zhōng
- 成語解釋:
- 戰國時,楚王派大夫去請莊子做官,莊子對楚大夫說:聽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三千年,現在把它用匣子裝起來藏在廟堂之上。你看此龜是留下骨頭讓人珍藏好呢,還是活著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說:當然是活著曳尾于涂中好。莊子說:那末我將曳尾于涂中。見《莊子·秋水》。曳尾,猶
- 成語出處:
- 戰國時,楚王派大夫去請莊子做官,莊子對楚大夫說:聽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三千年,現在把它用匣子裝起來藏在廟堂之上。你看此龜是留下骨頭讓人珍藏好呢,還是活著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說:當然是活著曳尾于涂中好。莊子說:那末我將曳尾于涂中。見
* wei成語,wei的成語,帶wei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