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ei的成語 (1586個)

    1421

    以危為安,以亂為治

    成語拼音:
    yǐ wēi wéi ān,yǐ luàn wéi zhì
    成語解釋:
    治:合理。把危亡當作安定,把禍亂當作太平。形容缺乏政治遠見,看不到潛在的危機
    成語出處:
    漢·賈誼《治安策》:“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時,因天之助,尚憚以危為安,以亂為治。”
    1422

    余味無窮

    成語拼音:
    yú wèi wú qióng
    成語解釋:
    形容美妙的詩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成語出處:
    劉斯奮《白門柳·夕陽芳草》第五章:“須是如我方才的樣子,輕吸慢噓,不惟安然無恙,且覺余味無窮哩!”
    1423

    淫猥下流

    成語拼音:
    yín wěi xià liú
    成語解釋:
    放蕩淫亂,指人縱欲亂為
    成語出處:
    1424

    云蔚霞起

    成語拼音:
    yún wèi xiá qǐ
    成語解釋:
    蔚:茂密的樣子。云氣升騰,彩霞聚集。形容景物燦爛絢麗
    成語出處:
    明·袁宏道《敘咼氏家繩集》:“昔陶氏五男,不好紙筆,而遂溪之后,云蔚霞起,豈黃頭歷齒所敢望哉!”
    1425

    養威蓄銳

    成語拼音:
    yǎng wēi xù ruì
    成語解釋:
    培植威力,積蓄銳氣。
    成語出處:
    唐·于公異《李晟收復西京露布》:“養威蓄銳,真殄元兇。”
    1426

    言為心聲

    成語拼音:
    yán wéi xīn shēng
    成語解釋:
    言:語言。語言是表達內心活動的聲音。指語言是人們思想情感的反映。
    成語出處:
    漢 揚雄《法言 問神》:“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
    1427

    有為有守

    成語拼音:
    yǒu wéi yǒu shǒu
    成語解釋:
    守:操守。既有作為,又有操守
    成語出處:
    《尚書·洪范》:“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
    1428

    耀武揚威

    成語拼音:
    yào wǔ yáng wēi
    成語解釋:
    耀:炫耀;夸耀;武:武力;揚威:顯示威風。炫耀武力;顯示威風;也作“揚威耀武”。
    成語出處:
    元 鄭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這唐兵人強馬壯,耀武揚威,真個是將勇兵驍也。”
    1429

    揚威耀武

    成語拼音:
    yáng wēi yào wǔ
    成語解釋:
    見“揚威曜武”。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五回:“揚威耀武顯神通,走石飛沙弄本事。”
    1430

    揚武耀威

    成語拼音:
    yáng wǔ yào wēi
    成語解釋:
    見“揚威曜武”。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臣已有退諸葛亮之計。不用魏軍揚武耀威,蜀兵自然走矣。”
    1431

    揚威曜武

    成語拼音:
    yáng wēi yào wǔ
    成語解釋:
    炫耀武力,顯示威風。
    成語出處:
    《魏書·蠕蠕匈奴宇文莫槐等傳論》:“是故魏氏祖宗揚威曜武,驅其畜產,收其部落。”
    1432

    言外之味

    成語拼音:
    yán wài zhī wèi
    成語解釋:
    語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長意味。
    成語出處:
    王國維《人間詞話》二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落第二手。”
    1433

    洋為中用

    成語拼音:
    yáng wéi zhōng yòng
    成語解釋:
    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外國的有用的東西;為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服務。
    成語出處:
    毛澤東《對中央音樂學院的意見的批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1434

    言微旨遠

    成語拼音:
    yán wēi zhǐ yuǎn
    成語解釋:
    旨:含意。言辭微妙,含意深遠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禮部試策王道》:“圣哲垂訓,言微旨遠。”
    1435

    以微知著

    成語拼音:
    yǐ wēi zhī zhù
    成語解釋:
    微:微小;著:明顯;顯著。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以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它的實質。
    成語出處:
    蘇洵《辨奸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1436

    以微知著

    成語拼音:
    yǐ wēi zhī zhù
    成語解釋:
    微:微小;著:顯著。從事物露出的苗頭,可以推知它的發展趨向或他的實質。
    成語出處:
    宋 蘇洵《辨奸論》:“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1437

    游行示威

    成語拼音:
    yóu xíng shì wēi
    成語解釋:
    廣大群眾為了慶祝、紀念、示威等在街上結隊而行
    成語出處:
    鄧小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這些口號下煽動一部分人游行示威,蓄謀讓外國人把他們的言論行動拿到世界上去廣為宣傳。”
    1438

    一心為公

    成語拼音:
    yī xīn wéi gōng
    成語解釋:
    一心:專心,全心全意。專心一意為公益著想
    成語出處:
    1439

    以虛為實,以實為虛

    成語拼音:
    yǐ xū wéi shí,yǐ shí wéi xū
    成語解釋:
    表面上很空虛,實際上作好了充分準備;表面看來準備很充分,實際上是虛張聲勢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與逆賊周旋三年,深知逆賊狡計甚多,常常以虛為實,以實為虛。”
    1440

    移孝為忠

    成語拼音:
    yí xiào wéi zhōng
    成語解釋: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成語出處:
    語出《孝經 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
    * wei成語,wei的成語,帶we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