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的成語 (1967個)

    1461

    投其所好

    成語拼音:
    tóu qí suǒ hào
    成語解釋:
    投合對方的愛好;有巴結討好的意味。投:投合;迎合;好:愛好;喜好;所好:喜好的事物。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富翁見說是丹術,一發投其所好。”
    1462

    兔起烏沉

    成語拼音:
    tù qǐ wū chén
    成語解釋:
    謂月出日落。
    成語出處:
    《參同契》上卷:“昏明順寒暑。”后蜀·彭曉注:“兔起烏沉,升降于三百八十四日。”
    1463

    同氣相求

    成語拼音:
    tóng qì xiāng qiú
    成語解釋: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結合在一起。
    成語出處:
    《周易 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
    1464

    聽其言而觀其行

    成語拼音: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成語解釋:
    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465

    聽其言觀其行

    成語拼音:
    tīng qí yán guān qí xíng
    成語解釋:
    聽一個人說什么,又看他做什么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1回:“自以為舉世可欺,聽其言而觀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見。”
    1466

    吐氣揚眉

    成語拼音:
    tǔ qì yáng méi
    成語解釋:
    形容受壓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成語出處:
    明·孫仁孺《東郭記·與之大夫》:“吐氣揚眉,青云激勵,卻憐小友尚窮乏。”
    1467

    聽其自便

    成語拼音:
    tīng qí zì biàn
    成語解釋:
    聽:聽任。聽任它自然發展與行動
    成語出處:
    清·薛福成《請豁除舊禁招徠華民疏》:“中國出洋之民數百萬,粵人以傭工為較多,其俗里雖賤視之,尚能聽其自便,衣食之外,頗積余財。”
    1468

    聽其自流

    成語拼音:
    tīng qí zì liú
    成語解釋:
    指不加約束、引導,聽任自由發展。
    成語出處:
    《淮南子 修務訓》:“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1469

    停妻再娶

    成語拼音:
    tíng qī zài qǔ
    成語解釋:
    有妻并未離異,又與人正式結婚。
    成語出處:
    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員外,你不回家來,原來在這里,做個停妻再娶妻。我和你見官去。”
    1470

    聽其自然

    成語拼音:
    tīng qí zì rán
    成語解釋:
    聽任它自然發展;不去過問。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觀規律。聽:聽憑。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輝也不懊悔,聽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書。”
    1471

    突如其來

    成語拼音:
    tū rú qí lái
    成語解釋:
    突然發生或到來。突如:出乎意料;突然來臨。
    成語出處:
    《周易 離》:“象曰:‘突如其來如無所容地。’”
    1472

    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語解釋:
    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醒世訓》:“是以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1473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成語解釋: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語出處:
    秦·李斯《上書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1474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成語解釋: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成語出處:
    清·張岱《岱志》:“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櫛沐甚凈。”
    1475

    同聲共氣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gòng qì
    成語解釋:
    比喻親密無間,志趣相合。
    成語出處:
    清·李漁《蜃中樓·耳卜》:“我想世上的人,同聲共氣的也有,誰似我們兩個德性、才華,不爭分寸。”
    1476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成語拼音:
    tù sǐ hú bēi,wù shāng qí lèi
    成語解釋:
    兔子死了,狐貍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失敗或死亡而感到悲傷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獲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1477

    投鼠忌器

    成語拼音:
    tóu shǔ jì qì
    成語解釋:
    想用東西打老鼠;又怕打壞了老鼠旁邊的器物。比喻想打擊壞人而又有所顧忌。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治安策》:“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于貴臣之近主乎!”
    1478

    天上麒麟

    成語拼音:
    tiān shàng qí lín
    成語解釋:
    稱贊他人之子有文才。
    成語出處:
    《南史 徐陵傳》:“年數歲,家人攜以候沙門釋寶志,寶志摩其頂曰:‘天上石麒麟也。’”
    1479

    泰山其頹

    成語拼音:
    tài shān qí tuí
    成語解釋:
    舊時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1480

    吞聲忍氣

    成語拼音:
    tūn shēng rěn qì
    成語解釋:
    吞聲:不敢出聲;忍:忍耐。形容受了氣而勉強忍耐,不敢出聲。
    成語出處:
    元 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我只是吞聲忍氣,匿跡潛形。”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