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qi的漢字
拼音是qi的字有:起、氣、七、器、企、妻、騎、棄、旗、啟、枝、汽、乞、契、欺、戚、泣、棋、祈、凄、俟、漆、歧、棲、訖、迄、岐、綺、祁、琦、崎、耆、琪、鰭、杞、砌、槭、祺、嘁、蹊、麒、淇、蘄、磧、蠐、芪、祇、臍、锜、葺、憩、萁、萋、亓、綦、芑、圻、欹、畦、騏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起 | qǐ | 1.由坐臥趴伏而站立或由躺而坐:起來。起立。起床。早睡早起。2.離開原來的位置:起身。起飛。3.物體由下往上升:皮球不起了。4.長出(皰、疙瘩、痱子):夏天小孩兒身上愛起痱子。5.把收藏或嵌入的東西弄出來:起貨。起釘子。6.發生:起風了。起疑心。起作用。7.發動;興起:起兵。起事。8.擬寫:起稿子。起草。9.建立:起伙。起會。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10.姓。11.件;次:這樣的案子每年總有幾起。防止了一起事故。12.群;批:外面進來一起人。他們分六起往地里送肥料。13.用在動詞后,表示事物隨動作出現:樂隊奏起迎賓曲。會場響起熱烈掌聲。14.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涉及人或事:他多次問起過你。想起一件事。 |
氣 | qì | 1.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2.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3.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4.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5.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魄。氣派。氣餒。6.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shèng)。忍氣吞聲。7.欺壓:受氣。8.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9.中醫指某種癥象:痰氣。濕氣。10.景象:和氣。氣氛。氣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
七 | qī | 1.六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為止,共分七個“七”。3.姓。 |
器 | qì | 1.器具:瓷器。木器。鐵器。器物。2.器官:消化器。生殖器。3.度量:器量。4.才能;人才:大器晚成。5.器重。 |
企 | qǐ | 抬起腳后跟站著,今用為盼望的意思:企盼。企望。 |
妻 | qī|qì | [qī]妻子(qī·zi):夫妻。未婚妻。妻離子散。妻兒老小。[qì]把女子嫁給(某人)。 |
騎 | qí | 1.跨坐:騎馬。騎自行車。2.騎兵。也泛指騎馬的人:鐵騎。輕騎。車騎。3.兼跨兩邊:騎縫。 |
棄 | qì | 1.放棄;扔掉:拋棄。舍棄。遺棄。棄權。棄之可惜。2.姓。 |
旗 | qí | 1.旗子:國旗。紅旗。掛旗。2.指八旗:漢軍旗。3.屬于八旗的,特指屬于滿族的:旗人。旗袍。4.八旗兵駐屯的地方,現在地名沿用:正黃旗。5.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單位,相當于縣。6.姓。 |
啟 | qǐ | 1.打開:啟封。啟門。某某啟(信封上用語,表示由某人拆信)。2.開導:啟蒙。啟發。3.開始:啟行。啟用。4.陳述:敬啟者(舊時用于書信的開端)。某某啟(用于書信末署名處)。5.舊時文體之一,較簡短的書信:小啟。謝啟。6.姓。 |
枝 | zhī|qí | [zhī]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來的莖條:樹枝。枝干(gàn)。竹枝。節外生枝。枝柯。枝節(a.由一件事生發的其他問題;b.細碎的,不重要的)。2.量詞,指桿形的:一枝鉛筆。3.古同“支”,支持,分支。[qí]古同“歧”,岔。 |
汽 | qì | 1.液體或某些固體受熱而變成的氣體,例如水變成的水蒸氣。2.特指水蒸氣:汽機。汽船。 |
乞 | qǐ | 1.向人討;乞求:乞憐。乞食。乞援。2.姓。 |
契 | qì|qiè|xiè | [qì]1.證券,證明買賣、抵押、租賃等關系的文書:契約。契據。房契。2.相合,相投: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fèn)(投合無間的情分)。契厚。3.用刀雕刻:契刻。契舟求劍。4.〔契機〕指事物轉化的關鍵。5.刻的文字,近代稱甲骨文:書契。契文(甲骨文)。[qiè]古同“鍥”,用刀子刻。[xiè]古人名,中國商朝的祖先,傳說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
欺 | qī | 1.欺騙:自欺欺人。童叟無欺。2.欺負:仗勢欺人。欺人太甚。 |
戚 | qī | 1.親戚:戚誼(親戚關系)。戚友(親戚朋友)。2.姓。3.憂愁;悲哀:哀戚。休戚相關。4.古代兵器,像斧。 |
泣 | qì | 1.小聲哭:暗泣。哭泣。泣不成聲。2.眼淚:飲泣。泣下如雨。 |
棋 | qí | 一類文體活動用品。如象棋、圍棋、跳棋、軍棋等。 |
祈 | qí | 1.祈禱:祈福。2.請求;希望:祈求。祈望。敬祈指導。3.姓。 |
凄 | qī | 1.寒冷:風雨凄凄。2.形容冷落蕭條:凄涼。凄清。3.形容悲傷難過:凄然。凄切。 |
俟 | sì|qí | [sì]等待:俟機出擊。一俟安排停當,即行起程。[qí]見〔萬(mò)俟〕 |
漆 | qī | 1.黏液狀涂料的統稱。涂在物體表面,干燥后形成堅韌的薄膜,有保護和裝飾作用。分為天然漆和人造漆兩類。2.把涂料涂在器物上:把大門漆成紅色的。3.姓。 |
歧 | qí | 1.岔(道);大路分出的(路):歧途。2.不相同;不一致:歧義。歧視。 |
棲 | qī|xī | [qī]鳥在樹枝或巢中停息。也泛指居住或停留:棲止。兩棲。[xī]〔棲棲〕不安定的樣子。 |
訖 | qì | 1.(事情)完結:收訖。付訖。驗訖。2.截止:起訖。 |
迄 | qì | 1.到:迄今。2.始終;一直(用于“未”或“無”前):迄未見效。迄無音信。 |
岐 | qí | 1.岐山(QíShān),山名,又地名,在陜西。2.同“歧”。3.姓。 |
綺 | qǐ | 1.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綺羅。2.美麗;美妙:綺麗。 |
祁 | qí | 1.指安徽祁門:祁紅(祁門出的紅茶)。2.指湖南祁陽:祁劇。3.姓。 |
琦 | qí | 1.美玉。2.不凡的;美好的:琦行(美好的品德)。 |
崎 | qí | 傾斜;不平坦:崎徑。 |
耆 | qí|shì | [qí]1.年老,六十歲以上的人:耆老。耆年。耆紳。耆宿(sù)(指在社會上有名望的老年人)。2.強橫。[shì]古同“嗜”,愛好。 |
琪 | qí | 1.美玉。2.姓。 |
鰭 | qí | 魚類的運動器官,由刺狀的硬骨或軟骨支撐薄膜構成。按所在的部位,可分為胸鰭、腹鰭、背鰭、臀鰭和尾鰭。有調節速度、變換方向等作用。 |
杞 | qǐ | 1.周朝國名,在今河南杞縣。2.姓。 |
砌 | qì|qiè | [qì]1.建筑時壘磚石,用泥灰等黏合:砌墻。2.臺階:雕欄玉砌。[qiè]〔砌末〕也作切末。舊指戲曲演出中所用的簡單布景和道具。 |
槭 | qì|sè | [qì]落葉小喬木,樹干平滑,葉對生,掌狀分裂,秋季變為紅色或黃色。花黃綠色,結翅果,能借風力散布種子。木材可做器具。[sè]樹枝光禿的樣子,樹葉凋落:“庭樹槭以灑落兮”。 |
祺 | qí | 吉祥:敬頌近~。 |
嘁 | qī | 〔嘁嘁喳喳〕擬聲詞。細碎雜亂的說話聲。 |
蹊 | qī|xī | [qī]〔蹊蹺〕也說蹺蹊。奇怪可疑。[xī]小路。 |
麒 | qí | 〔麒麟〕簡稱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體形像鹿,頭上有角,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拿它象征祥瑞。 |
淇 | qí | 淇水,水名。在河南北部。 |
蘄 | qí | 1.求。2.指蘄州(舊州名,州治在今湖北蘄春南)。3.姓。 |
磧 | qì | 1.淺水里的沙石。2.沙漠:磧北(漠北)。 |
蠐 | qí | 金龜子的幼蟲,白色,圓柱狀,向腹面彎曲。種類很多,生活在土里,吃農作物的地下部分,是害蟲。 |
芪 | qí | 見〖黃芪〗。 |
祇 | zhǐ|qí | [qí]1.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2.安心。《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3.大。《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zhǐ]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
臍 | qí | 1.肚臍,在腹正中,人出生后臍帶脫落結疤后的凹陷處。2.螃蟹肚子底下的甲殼:尖臍。團臍。 |
锜 | qí | 1.古代的烹煮器皿,底下有三足。2.古代一種鑿子。 |
葺 | qì | 用茅草覆蓋房頂。現泛指修理房屋:修葺。 |
憩 | qì | 休息:休憩。憩息。 |
萁 | qí | 豆子的秸稈:豆萁。 |
萋 | qī | 〔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
亓 | qí | 姓。 |
綦 | qí | 1.青黑色:綦巾。2.文言副詞。極:希望綦切。 |
芑 | qǐ | 1.粱、黍一類的農作物。2.芑菜,類似苦菜的一種草本植物。 |
圻 | qí|yín | [qí]1.邊界。2.姓。[yín]同“垠”。 |
欹 | qī | [qī]同“攲”。[yī]同“猗” |
畦 | qí | 有土埂圍著的一塊塊排列整齊的田地,一般是長方形的:畦田。菜畦。種了一畦韭菜。 |
騏 | qí | 青黑色的馬:騏驥(駿馬)。 |
* qi拼音專題為您提供拼音是qi的漢字列表,包括qi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和輕聲的所有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