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qi的成語 (1967個)

    1501

    天誘其衷

    成語拼音:
    tiān yòu qí zhōng
    成語解釋:
    謂上天開導其心意。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天禍衛國,君臣不協,以及此憂也。今天誘其衷,使皆降心以相從也。”
    1502

    探異玩奇

    成語拼音:
    tàn yì wán qí
    成語解釋:
    玩:玩賞。探尋異處,玩賞奇跡。指游覽奇山異水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含輝洞述》:“公之來思,探異玩奇,撥野憩林,而民悅之。”
    1503

    萬變不離其宗

    成語拼音:
    wàn biàn bù lí qí zōng
    成語解釋:
    宗:宗旨、目的。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其本質或目的不變。
    成語出處:
    徐特立《抗戰給我的機會》:“對任何人,無論相識不相識的,總是一套話。言論有系統,萬變不離其宗。”
    1504

    位不期驕

    成語拼音:
    wèi bù qī jiāo
    成語解釋:
    指地位高了,就會驕傲。
    成語出處:
    《書·周官》:“位不期驕,祿不期侈,恭儉惟德,無載爾偽。”
    1505

    痿不忘起

    成語拼音:
    wěi bù wàng qǐ
    成語解釋:
    痿:肢體萎弱。肢體萎弱的人不忘起行。比喻意志堅強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韓信列傳》:“仆之思歸,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視也。”
    1506

    臥床不起

    成語拼音:
    wò chuáng bù qǐ
    成語解釋:
    病臥床上,不能起來。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吳主孫休,聞司馬炎已篡魏,知其必將伐吳,憂慮成疾,臥床不起。”
    1507

    蔚成風氣

    成語拼音:
    wèi chéng fēng qì
    成語解釋:
    指一件事情逐漸發展盛行,形成一種良好風氣。
    成語出處:
    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在康奈爾校園里》:“可惜這種個人捐獻在我們國家里還只是麟角鳳毛,還沒蔚成風氣。”
    1508

    無出其右

    成語拼音:
    wú chū qí yòu
    成語解釋:
    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為尊。沒有能超過他的。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高帝紀下》:“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
    1509

    無風不起浪

    成語拼音:
    wú fēng bù qǐ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發生,總有個原因。
    成語出處:
    高玉寶《高玉寶》第十章:“無風不起浪,咱能聽說,想必不會在天外頭,只要下狠心,不愁找不著。”
    1510

    聞風而起

    成語拼音:
    wén fēng ér qǐ
    成語解釋:
    聞:聽到;風:風聲,消息。一聽到風聲,就立刻起來響應。
    成語出處:
    宋 陳亮《祭趙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聞風而起。”
    1511

    無風起浪

    成語拼音:
    wú fēng qǐ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成語出處:
    唐 希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
    1512

    歪風邪氣

    成語拼音:
    wāi fēng xié qì
    成語解釋:
    指各種不良的作風和風氣。邪:不正派;不正當。
    成語出處:
    柳青《狠透鐵》:“只有王以信裝得鎮靜,面不改色,還對高書記說:早應當整整社員里頭的歪風邪氣了。”
    1513

    王公貴戚

    成語拼音:
    wáng gōng guì qī
    成語解釋:
    泛指皇親國戚。
    成語出處:
    《宣和畫譜 李成》:“其后王公貴戚皆馳書致幣,懇請者不絕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1514

    悮國欺君

    成語拼音:
    wù guó qī jūn
    成語解釋:
    悮:耽誤;欺:欺騙。欺騙君王,禍害國家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八卷:“假如有一等做官的,悮國欺君,侵剝百姓,雖然官高祿厚,難道不是大盜?”
    1515

    文過其實

    成語拼音:
    wén guò qí shí
    成語解釋:
    文辭浮夸,不切實際。
    成語出處:
    《后漢書·馮衍傳下》:“顯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過其實,遂廢于家。”
    1516

    臥鼓偃旗

    成語拼音:
    wò gǔ yǎn qí
    成語解釋:
    臥鼓:停止敲鼓;偃旗:放倒旗子。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隱蔽行軍,不暴露目標
    成語出處:
    《周書·王思政傳》:“東魏太尉高岳、行臺慕容紹宗、同劉豐生等,率步騎十萬來攻潁川,城內臥鼓偃旗,若無人者。”
    1517

    亡國之器

    成語拼音:
    wáng guó zhī qì
    成語解釋:
    指象箸、玉杯之類的器皿,古代作為驕奢亡國的象征。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貴直》:“亡國之器陳于廷,所以為戒。”
    1518

    窩火憋氣

    成語拼音:
    wō huǒ biē qì
    成語解釋:
    把屈辱或惱怒強壓在心底,不敢或不能發泄。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五:“李青山有些膽怯,他退到門邊,嘴頭咕嚕著:‘滾就滾吧!’扭轉身子,窩火憋氣地邁出門去了。”
    1519

    萬花齊放

    成語拼音:
    wàn huā qí fàng
    成語解釋:
    萬花:泛指各種花卉;齊:同時。千百種花同時開放,爭奇斗艷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0回:“妾見木蘭庭上,萬花齊放,故差奴婢們迎請陛下一賞。”
    1520

    五侯七貴

    成語拼音:
    wǔ hòu qī guì
    成語解釋:
    泛指達官顯貴。
    成語出處:
    唐·李白《流夜郎贈卒判官》詩:“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
    * qi成語,qi的成語,帶qi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