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u的成語 (937個)

    461

    家見戶說

    成語拼音:
    jiā jiàn hù shuō
    成語解釋:
    每家每戶都知道。
    成語出處:
    《后漢書·趙典傳》:“天下不可家見而戶說也。”
    462

    簡落狐貍

    成語拼音:
    jiǎn luò hú lí
    成語解釋:
    抓住狐貍。落,通“絡”。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成語出處:
    《后漢書 酷吏傳 陽球》:“前雖糾誅王甫、段熲,蓋簡落狐貍,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鴟梟各服其辜。”
    463

    拒狼進虎

    成語拼音:
    jù láng jìn hǔ
    成語解釋:
    見“拒虎進狼”。
    成語出處:
    呂志伊《讀史感賦》:“拒狼進虎豈良謀,亡國圖存夫。”
    464

    酒龍詩虎

    成語拼音:
    jiǔ lóng shī hǔ
    成語解釋:
    見“酒虎詩龍”。
    成語出處:
    清·丘逢甲《飲鎮平都司署賞菊為題宋人所畫報捷圖》詩:“粵水閩山文武會,酒龍詩虎主賓才。”
    465

    將門虎子

    成語拼音:
    jiàng mén hǔ zǐ
    成語解釋:
    將門:世代為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門庭。
    成語出處:
    三月夫《吳三貴·異象少年》:“將門虎子!這孩子面相極佳,將來說不定會是國之棟梁啊!”
    466

    金門繡戶

    成語拼音:
    jīn mén xiù hù
    成語解釋:
    指富貴人家。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1回:“怨不得姑娘不認得;你們在這金門繡戶里,那里認的木頭?”
    467

    九牛二虎之力

    成語拼音: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成語解釋:
    九頭牛和兩只老虎的力氣。比喻非常大的力氣。
    成語出處:
    元 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點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468

    及溺呼船

    成語拼音:
    jí nì hū chuán
    成語解釋:
    喻禍到臨頭,求救無及。
    成語出處:
    《典略》:“臣聞揚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潰癰雖痛,勝于養肉,及溺呼船,悔之無及。”
    469

    疾聲大呼

    成語拼音:
    jí shēng dà hū
    成語解釋:
    疾:急速。急促而大聲的呼喊,以引起注意
    成語出處:
    《宋史·辛棄疾傳》:“咸淳間史館校勘謝坊得過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于堂上,若呼其不平。”
    470

    精神恍惚

    成語拼音:
    jīng shén huǎng hū
    成語解釋: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樣子。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爾朱榮傳》:“榮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471

    精神恍忽

    成語拼音:
    jīng shén huǎng hū
    成語解釋:
    恍忽:糊里糊涂的樣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成語出處:
    《文選·宋玉〈神女賦〉》:“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472

    擊碎唾壺

    成語拼音:
    jī suì tuò hú
    成語解釋:
    唾壺:古代的痰盂。形容對文學作品的高度贊賞。
    成語出處:
    《晉書 王敦傳》:“以如意打唾壺為節,壺邊盡缺。”
    473

    鯨吞虎據

    成語拼音:
    jīng tūn hǔ jù
    成語解釋:
    鯨吞:像鯨一樣吞食;據:盤踞。像鯨魚和老虎一樣窮兇極惡地吞食與占據獵物。比喻吞并土地和財物
    成語出處:
    《舊唐書·蕭銑等傳論》:“自隋朝維絕,宇縣瓜分,小則鼠竊狗偷,大則鯨吞虎據。”
    474

    鯨吞虎噬

    成語拼音:
    jīng tūn hǔ shì
    成語解釋:
    像鯨魚和老虎一樣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財物。宋·范仲淹《上執政書》:“前代亂離,鯨吞虎噬,無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為不急之務。”明·張景《飛丸記·明廷張膽》:“他謀多中傷,威權明仗,鯨吞虎噬,誰敢攔擋?”清·徐芳《諾皋廣志·寒空僧》:“先君子常言以橋
    成語出處:
    宋·范仲淹《上執政書》:“前代亂離,鯨吞虎噬,無卜世卜年之意,故斯道久缺,反為不急之務。”
    475

    進退狐疑

    成語拼音:
    jìn tuì hú yí
    成語解釋:
    進退兩難,遲疑不決。
    成語出處:
    唐·李靖《李衛公兵法·將務兵謀》:“信任過說,一彼一此,進退狐疑,部伍狼籍。”
    476

    鳩形鵠面

    成語拼音:
    jiū xíng hú miàn
    成語解釋:
    鳩:斑鳩;鵠:天鵝。像斑鳩的形體(腹部低陷;胸骨空出);像黃鵠的臉面(蒼黃而瘦削)。形容身體瘦削;面容憔悴。
    成語出處:
    清 黃景仁《尹六丈為我作云峰閣圖歌以為贈》:“弄君筆頭隨意之丹青,使我鳩形鵠面生光瑩。”
    477

    家弦戶誦

    成語拼音:
    jiā xián hù sòng
    成語解釋:
    弦:弦歌;用琴瑟伴奏來吟誦。家家吟唱;戶戶誦讀。形容好的詩文家家傳誦;盡人皆知。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郭生》:“時葉、繆諸公稿,風雅絕麗,家弦而戶誦之。”
    478

    饑鷹餓虎

    成語拼音:
    jī yīng è hǔ
    成語解釋:
    比喻兇殘貪婪。
    成語出處:
    《魏書·宗室暉傳》:“侍中盧昶,亦蒙恩眄,故時人號曰:‘餓虎將軍,饑鷹侍中。’”
    479

    家喻戶曉

    成語拼音:
    jiā yù hù xiǎo
    成語解釋:
    喻:明白;曉:知道。家家都清楚;戶戶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成語出處:
    宋 樓鑰《繳鄭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諭戶曉,必有輕議于下者。”
    480

    家喻戶習

    成語拼音:
    jiā yù hù xí
    成語解釋:
    家家通曉,戶戶熟悉。
    成語出處: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莊岳委談》:“余以《琵琶》雖極天工人巧,終是傳奇一家語。當今家喻戶習,故易于動人。”
    * hu成語,hu的成語,帶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