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謙虛的成語 (28個)
-
1
謙虛敬慎
- 成語拼音:
- qiān xū jìng shèn
- 成語解釋:
- 見“謙虛謹慎”。
- 成語出處:
- 《晉書·張賓載記》:“封濮陽侯,任遇優顯,衣冠當時,而謙虛敬慎,開襟下士。”
-
2
謙虛謹慎
- 成語拼音:
- qiān xū jǐn shèn
- 成語解釋:
- 謙虛:虛心;不自滿;謹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虛心禮讓;小心謹慎。
- 成語出處:
- 《晉書 張賓載記》:“封濮陽侯,任遇優顯,寵冠當時,而謙虛敬慎,開襟下士。”
-
3
謙受益,滿招損
- 成語拼音:
- qiān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 成語解釋:
- 謙:謙遜,虛心;受:得到;益:好處;滿:自滿,驕傲;招:招惹;損:損害。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好處
- 成語出處:
- 明·沈采《千金記·延訪》:“謙受益,滿招損。”
-
4
謙恭虛己
- 成語拼音:
- qiān gōng xū jǐ
- 成語解釋:
- 虛己:謙虛,虛心。謙虛恭敬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6卷:“就是待那同僚,卻也謙恭虛己,百凡從事。”
-
5
虛受益,滿招損
- 成語拼音:
- xū shòu yì,mǎn zhāo sǔn
- 成語解釋:
- 虛:虛心;受:得到;益:好處;滿:自滿,驕傲;招:招惹;損:損害。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好處
- 成語出處:
- 清·李沂《秋星閣詩話·勸虛心》:“蓋虛受益,滿招損。心虛而后學進,學愈進,心愈虛,虛心者為學之門,亦為學之驗也。”
-
6
滿招損,謙受益
- 成語拼音:
- mǎn zhāo sǔn,qiān shòu yì
- 成語解釋:
-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成語出處:
- 《尚書 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
7
持盈守虛
- 成語拼音:
- chí yíng shǒu xū
- 成語解釋:
- 盈:盛滿;虛:謙虛。指事業處于極盛時要謙虛謹慎,不要驕傲自滿
- 成語出處:
- 漢·杜篤《大司馬吳漢誄》:“勛業既崇,持盈守虛。功成即退,挹而損諸。”
-
8
謙謙下士
- 成語拼音:
- qiān qiān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下:屈己尊人。指謙虛恭敬地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葉憲祖《鸞鎞記·挫權》:“縱是當朝元宰,也須要謙謙下士為嘉。”
-
9
虛懷若谷
- 成語拼音:
- xū huái ruò gǔ
- 成語解釋:
- 謙虛的胸懷像深廣的山谷。形容非常謙虛。谷:山谷。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
10
謙卑自牧
- 成語拼音:
- qiān bēi zì mù
- 成語解釋:
- 謙卑:謙虛;牧:養。謙虛謹慎,修身養性
- 成語出處:
- 《周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
11
謙遜下士
- 成語拼音:
- qiān xùn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下:屈己尊人。指謙虛恭敬地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韋玄成傳》:“少好學,修父業,尤謙遜下士。”
-
12
謙恭下士
- 成語拼音:
- qiān gōng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舊時指達官貴人對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謙虛而有禮貌。
- 成語出處:
- 《陳書 始興王伯茂傳》:“伯茂性聰敏,好學,謙恭下士。”
-
13
謙以下士
- 成語拼音:
- qiān yǐ xià shì
- 成語解釋:
- 下:屈己尊人。指謙虛恭敬地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豈不由重諾好賢、謙以下士得也。”
-
14
謙尊而光
- 成語拼音:
- qiān zūn ér guāng
- 成語解釋:
- 尊者謙虛而顯示其美德。
- 成語出處:
- 《周易 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
15
黃公好謙
- 成語拼音:
- huáng gōng hào qiān
- 成語解釋:
- 指人過分謙虛
- 成語出處:
- 《尹文子·大道上》:“齊有黃公者,好謙卑。有二女,皆國色。”
-
16
勤慎肅恭
- 成語拼音:
- qín shèn sù gōng
- 成語解釋:
- 肅:嚴肅;恭:謙遜。勤勞、謹慎、恭敬、謙虛。指做人的美德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8回:“貴妃切勿以政夫婦殘年為念,更祈自加珍愛,惟勤慎肅恭以侍上,庶不負上眷顧隆恩也。”
-
17
好為人師
- 成語拼音:
- hào wéi rén shī
- 成語解釋:
- 好:喜歡;為:做;當。喜歡做別人的老師。指不謙虛;喜歡以教育者自居。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
18
尺寸可取
- 成語拼音:
- chǐ cùn kě q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些許長處。這是認為自己有才能的謙虛說法。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負重故也。”
-
19
采及葑菲
- 成語拼音:
- cǎi jí fēng fēi
- 成語解釋:
- 別人征求自己意見時表示謙虛的說法。
- 成語出處:
- 《詩經·國風·邶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
20
芻蕘之見
- 成語拼音:
- chú ráo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芻蕘:割草打柴的人。認為自己的意見很淺陋的謙虛說法。
- 成語出處:
- 《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 關于謙虛的成語 形容謙虛的成語 描述謙虛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