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hu的漢字
拼音是hu的字有:許、乎、護、戶、胡、忽、呼、湖、虎、互、戲、糊、唬、狐、壺、弧、斛、滬、扈、笏、瑚、葫、蝴、惚、鵠、滸、祜、煳、琥、瓠、鶘、槲、怙、觳、烀、岵、鹱、滹、縠、猢、鄠、芴、囫、唿、醐、戽、虖、簄、餬、護、觷、冱、膴、粐、鱯、箶、頀、虝、芐、綔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許 | xǔ|hǔ | [xǔ]1.應允,認可:許可。允許。特許。2.承認其優點:贊許。嘉許。3.預先答應給與:許諾。4.女方接受男方求親:許配。許嫁。以身相許。5.或者,可能:也許。或許。6.處,地方:何許人。7.表示約略估計的詞:幾許。少許。8.這樣:如許。9.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許昌市東。10.姓。[hǔ]1.〔許許〕眾人共同用力的聲音。2.(許) |
乎 | hū | 1.表示疑問或反問,跟“嗎”相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表示選擇的疑問,跟“呢”相同:然乎?否乎?3.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敗興亡之機,其在斯乎?4.表示祈使,跟“吧”相同:長鋏歸來乎!5.動詞后綴,作用跟“于”相同:在乎。無須乎。出乎意料。合乎規律。超乎尋常。6.形容詞或副詞后綴:巍巍乎。郁郁乎。迥乎不同。確乎重要。7.跟“啊”相同:天乎! |
護 | hù | 1.保護;保衛:愛護。護路。護航。護林。2.袒護;包庇:護短。官官相護。爸爸總是護著弟弟。 |
戶 | hù | 1.門:門戶。夜不閉戶。2.人家;住戶:戶籍。專業戶。3.門第:門當戶對。4.戶頭:存戶。賬戶。開戶。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幾百戶人家。6.姓。 |
胡 | hú | 1.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遠、隔絕)。2.泛指外國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黃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3.亂,無道理:胡來。胡鬧。胡吹。胡言亂語。4.文言疑問詞,為什么,何故:胡不歸?“胡取禾三百廛兮?”5.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胡須。6.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狼跋其胡。”7.巷、小街道稱“胡同(tòng)”(用作巷名時,“同”讀輕聲不兒化)。8.姓。 |
忽 | hū | 1.不注意;不重視:忽略。忽視。疏忽。2.姓。3.忽而:天氣忽冷忽熱。油燈被風吹得忽明忽暗。4.計量單位名稱。a)長度,10忽等于1絲。b)質量或重量,10忽等于1絲。 |
呼 | hū | 1.生物體把體內的氣體排出體外(跟“吸”相對):呼吸。呼出一口氣。2.大聲喊:呼聲。歡呼。呼口號。大聲疾呼。3.叫;叫人來:直呼其名。一呼百諾。呼之即來,揮之即去。4.姓。5.形容風聲等:北風呼呼地吹。 |
湖 | hú | 1.湖泊,四周為陸地的廣闊水域:洞庭湖。昆明湖。2.指湖南、湖北:湖廣。3.指浙江湖州:湖筆。 |
虎 | hǔ | 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
互 | hù | 1.“互”一般直接修飾單音節動詞,修飾雙音節動詞只用于否定式。2.姓。 |
戲 | xì|hū | [xì]1.玩耍;游戲:兒戲。嬉戲。2.開玩笑;嘲弄:戲弄。戲言。3.戲劇,也指雜技:京戲。馬戲。一出戲。這場戲演得很精彩。4.姓。[hū]見〖於戲〗。 |
糊 | hū|hú|hù | [hú]1.用黏性物把紙、布等粘起來或粘在別的器物上:糊信封。糊墻。糊頂棚。糊風箏。2.同“煳”。3.粥類食品。[hū]用較濃的糊狀物涂抹縫子、窟窿或平面:用灰把墻縫糊上。往墻上糊了一層泥。[hù]樣子像粥的食物:面糊。芝麻糊。辣椒糊。 |
唬 | hǔ|xià | [hǔ]虛張聲勢、夸大事實來嚇人或蒙混人:唬人。差一點兒叫他唬住了。[xià]同“嚇”(xià)。 |
狐 | hú | 1.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較長,耳朵三角形,尾巴長,毛通常赤黃色。性狡猾多疑,晝伏夜出,吃野鼠、鳥類、家禽等。常見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稱狐貍。2.(Hú)姓。 |
壺 | hú | 1.陶瓷或金屬等制成的容器,有嘴兒,有把兒或提梁,用來盛液體,從嘴兒往外倒:茶壺。酒壺。噴壺。2.(Hú)姓。 |
弧 | hú | 古代指弓:弦木為弧(用弦繃在樹枝上做成弓)。 |
斛 | hú | 1.舊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為十斗,后來改為五斗。2.(Hú)姓。 |
滬 | hù | 上海的別稱:滬劇。京滬鐵路。 |
扈 | hù | 隨從;跟在后面:扈從。 |
笏 | hù | 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見時手中所拿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 |
瑚 | hú | 見〖珊瑚〗。 |
葫 | hú | 1.〔葫蘆〕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像大小兩個球連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觀賞;b.這種植物的果實。2.大蒜的別稱。 |
蝴 | hú | 〔蝴蝶〕同“蝶”。 |
惚 | hū | 見〖恍惚〗。 |
鵠 | hú | [hú]天鵝。[gǔ]射箭的目標;箭靶子:中鵠。 |
滸 | hǔ|xǔ | [hǔ]水邊。[xǔ]用于地名,如滸浦、滸墅關(均在江蘇)。 |
祜 | hù | 福。 |
煳 | hú | 食品經火變焦發黑;衣物等經火變黃、變黑:煳鍋巴。飯燒煳了。衣服烤煳了。 |
琥 | hǔ | 雕成虎形的玉。 |
瓠 | hù|hú|huò | 瓠瓜,也叫瓠子。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葫蘆的變種。莖蔓生,果實長圓形,綠白色,嫩時可食。 |
鶘 | hú | 見〔鵜鶘〕 |
槲 | hú | 落葉喬木,葉子倒卵形,花黃褐色,結堅果,球形,木材堅硬。樹皮可制栲膠。葉子和果實可入藥。 |
怙 | hù | 1.依靠;仗恃。2.堅持:怙惡不悛。 |
觳 | hú | 〔觳觫〕因恐懼而發抖。觫(sù)。 |
烀 | hū | 一種烹飪方法。把食物放在鍋里,加少量的水,蓋緊鍋蓋,加熱使變熟:烀白薯。 |
岵 | hù | 多草木的山。 |
鹱 | hù | 鳥,身體大,嘴的尖端略呈鉤狀,趾間有蹼。會游泳和潛水,生活在海岸邊,吃魚類和軟體動物等。種類很多,常見的有白額鹱。 |
滹 | hū | 滹沱河(HūtuóHé),水名,發源于山西,流入河北,與滏陽河會合后叫子牙河。 |
縠 | hú | 有皺紋的紗。 |
猢 | hú | 〔猢猻〕獼猴的一種,產在中國北部的山林中,能耐寒。亦泛指猴,如“樹倒猢猻散”。 |
鄠 | hù | 古地名。在今陜西戶縣北。戶縣本作鄠縣。 |
芴 | wù|hū | [wù]1.一年生草本植物,似蕪菁,花紫紅色,可供觀賞,兼作蔬菜。亦稱“菲”。2.有機化合物,白色片狀晶體,由煤焦油制得。[hū]古同“忽”,忽然。 |
囫 | hú | 〔囫圇〕整個的、完全不缺,如“囫圇吞棗”(喻學習上不加分析,不作消化理解,含糊籠統地接受下來)。 |
唿 | hū | 〔唿哨〕同“呼哨” |
醐 | hú | 見〔醍醐〕 |
戽 | hù | 1.戽斗,泛指汲水灌田的農具:風~。2.汲(水灌田):~水機。~水抗旱。 |
虖 | hū | 1.〔嗚虖〕同“嗚呼”。2.古同“乎”(a.于:“休息虖昆侖之墟。”b.語氣詞,表示疑問或感嘆:“寧令從諛承意,陷主于不誼虖?”)。 |
簄 | hù | 在江海中捕魚的竹器。 |
餬 | hú | 同“糊”。 |
護 | hù | 同“護”。 |
觷 | xué|hù | [xué]把獸角加工成器具。[hù]吹角聲。 |
冱 | hù | 1.凍:清泉冱而不流。2.閉塞。 |
膴 | hū|wǔ | [wǔ]1.肥沃:“周原膴膴。”2.厚:“瑣瑣姻亞,則無膴仕。”3.盛,多:民蕃物膴。[hū]1.古代祭祀用的大塊魚、肉:“祭膴。”2.無骨的干肉:“凡祭祀,共豆脯,薦脯,膴,胖,凡臘物。”3.大塊魚肉。 |
粐 | hù | ◎義未詳。 |
鱯 | hù | 同“鳠”。 |
箶 | hú | 1.〔箶簏〕盛箭器。2.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
頀 | hù | 〔大頀〕中國商湯時的一種樂曲。 |
虝 | hǔ | 古同“虎”。 |
芐 | hù|xià | [hù]即地黃,一種藥草。[xià]1.蒲席:“芐剪不納。”2.姓。 |
綔 | hù | 古代佩掛印章的絲帶。 |
* hu拼音專題為您提供拼音是hu的漢字列表,包括hu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和輕聲的所有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