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u的成語 (937個)

    281

    狐貍尾巴

    成語拼音:
    hú lí wěi ba
    成語解釋:
    傳說狐貍能變成人形迷惑人,但不能使尾巴改變。比喻壞人的本來面目或迷惑、欺騙人的罪證
    成語出處: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法云寺》:“孫巖娶妻三年,不脫衣而臥。巖私怪之,伺其睡,陰解其衣,有毛長三尺似野狐尾。巖懼而出之。妻臨去,將刀截巖發而走。鄰人逐之,變成一狐,追之不得。
    282

    葫蘆依樣

    成語拼音:
    hú lu yī yàng
    成語解釋:
    依樣畫葫蘆。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創造
    成語出處:
    清 周亮工《書影》第三卷:“工者不免優孟抵掌之誚,拙者至有葫蘆依樣之譏。”
    283

    虎狼之國

    成語拼音:
    hǔ láng zhī guó
    成語解釋:
    像虎和狼一樣兇猛的國家。比喻侵略成性的國家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秦,虎狼之國,不可信。”
    284

    瑚璉之器

    成語拼音:
    hú liǎn zhī qì
    成語解釋:
    瑚璉: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比喻人特別有才能,可以擔當大任。
    成語出處:
    《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日:‘賜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285

    虎狼之勢

    成語拼音:
    hǔ láng zhī shì
    成語解釋:
    形容極兇猛的聲勢。
    成語出處:
    《淮南子 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勢而吞諸侯。”
    286

    虎狼之威

    成語拼音:
    hǔ láng zhī wēi
    成語解釋:
    威:威力,威風。形容威嚴的氣派和聲威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折:“告大人暫息雷霆之怒,略罷虎狼之威。”
    287

    虎狼之心

    成語拼音:
    hǔ láng zhī xīn
    成語解釋:
    比喻兇殘的野心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正諫》:“今秦,四塞之國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288

    戶列簪纓

    成語拼音:
    hù liè zān yīng
    成語解釋:
    簪纓: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門前陳列著簪纓。形容做官的榮耀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衣錦還鄉》:“受寵榮,享富貴,戶列簪纓,門排畫戟。”
    289

    狐鳴狗盜

    成語拼音:
    hú míng gǒu dào
    成語解釋:
    舊時對造反者的貶稱。
    成語出處:
    《舊唐書·鄭畋傳》:“畋謬領藩垣,榮兼將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與義士忠臣,共剪狐鳴狗盜。”
    290

    狐鳴篝火

    成語拼音:
    hú míng gōu huǒ
    成語解釋:
    見“狐鳴魚書”。
    成語出處:
    黃葆楨《揚哲商烈士悼歌》:“軍儲潛遣五丁運,狐鳴篝火期相從。”
    291

    狐鳴篝中

    成語拼音:
    hú míng gōu zhōng
    成語解釋:
    見“狐鳴魚書”。
    成語出處:
    清·鄒容《革命軍》第一章:“此自秦以來,所以狐鳴篝中,王在掌上,卯金伏誅,魏史當涂。”
    292

    狐埋狐搰

    成語拼音:
    hú mái hú hú
    成語解釋:
    搰:挖掘。狐性多疑,剛把東西埋下,又把挖出來看看。比喻疑慮過多,不能成事。
    成語出處:
    《國語 吳語》:“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
    293

    呼馬呼牛

    成語拼音:
    hū mǎ hū niú
    成語解釋:
    呼:稱呼。叫我牛也好,叫我馬也好,我不在乎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耍孩兒·十自由》:“論理法難聽受,總不如裝聾塞耳,一任他呼馬呼牛。”
    294

    狐埋狐揚

    成語拼音:
    hú mái hú yáng
    成語解釋:
    見“狐埋狐搰”。
    成語出處:
    梁啟超《復古思潮平議》:“而狐埋狐揚,天下其謂政府何?”
    295

    鵠面鳩形

    成語拼音:
    hú miàn jiū xíng
    成語解釋:
    ①面容枯樵,形體瘦削。形容饑疲的樣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成語出處:
    《明史 忠義傳七 耿廷箓》:“小怨必報,何不大用于斷頭飲血之元兇;私恩必酬,何不廣用于鵠面鳩形之赤子。”
    296

    花門柳戶

    成語拼音:
    huā mén liǔ hù
    成語解釋:
    指妓院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小孫屠·謀殺孫必達》:“奴家當脫得花門柳戶,與孫官人結為夫妻。”
    297

    鵠面鳥形

    成語拼音:
    hú miàn niǎo xíng
    成語解釋:
    鵠:天鵝。形容面容憔悴,身體瘦弱
    成語出處:
    元·王惲《入奏行》:“扶羸載瘠總南逋,鵠面鳥形猶努力。”
    298

    狐鳴梟噪

    成語拼音:
    hú míng xiāo zào
    成語解釋:
    喻小人囂張。
    成語出處:
    唐·韓愈《永貞行》:“狐鳴梟噪爭署置,睗跳踉相嫵媚。”
    299

    狐鳴魚出

    成語拼音:
    hú míng yú chū
    成語解釋:
    鳴:叫。指動員眾人起事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夜篝火,狐鳴曰:‘大楚興,陳勝王。’”
    300

    狐媚魘道

    成語拼音:
    hú mèi yǎn dào
    成語解釋:
    謂行為妖邪。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二十回:“你總不聽我的話。倒叫這些人教的你歪心邪意、狐媚魘道的。”又第四四回:“我說那孩子倒不像那狐媚魘道的。”
    * hu成語,hu的成語,帶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