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的成語 (937個)
-
261
虎口逃生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táo shēng
- 成語解釋:
- 從老虎嘴里逃脫出來。比喻從險境中逃出來。也作“虎口余生”。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朱砂擔滴水浮漚記》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騰騰再不消停。”
-
262
虎口余生
- 成語拼音:
- hǔ kǒu y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從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經歷極大的危險;僥幸保全了性命。
- 成語出處:
- 唐 劉長卿《按復后歸睦州贈苗侍御》詩:“羊腸留覆轍,虎口脫余生。”
-
263
囫圇半片
- 成語拼音:
- hú lún bàn piàn
- 成語解釋:
- 囫圇:完整的,整個兒的。一個整體中的一部分。指只聽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 成語出處:
- 畢方《千重浪》第十章:“(邢連成)這才囫圇半片地聽出點意思。”
-
264
忽冷忽熱
- 成語拼音:
- hū lěng hū rè
- 成語解釋:
- 指時而冷靜,時而感情沖動,情緒不穩定
- 成語出處:
- 魯迅《而已集 讀書雜談》:“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靜的,而創作須情感,至少總得發點熱,于是忽冷忽熱,弄得頭昏。”
-
265
花里胡哨
- 成語拼音:
- huā lǐ hú shào
- 成語解釋:
- 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也比喻浮華而不實在。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進到房里,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紅筆對的樣,花里胡哨的。”
-
266
花藜胡哨
- 成語拼音:
- huā lí hú shào
- 成語解釋:
- 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或比喻人浮華而不實在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進到房里,見滿桌堆著都是選的刻本文章,紅筆對的樣,花藜胡哨的。”
-
267
花麗狐哨
- 成語拼音:
- huā lì hú shào
- 成語解釋:
- 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或比喻人浮華而不實在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0回:“他自己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麗狐哨,喬龍畫虎的,兩面三刀哄他,就是千好萬好了。”
-
268
花貍狐哨
- 成語拼音:
- huā lǐ hú shào
- 成語解釋:
- 形容顏色過分鮮艷繁雜或比喻人浮華而不實在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2回:“我家是清涼瓦屋,不像這個害黃病的房子,花貍狐哨的門扇!”
-
269
胡里胡涂
- 成語拼音:
- hú lǐ hú tú
- 成語解釋:
- 形容不明事理或對事物的認識模糊
- 成語出處:
- 魯迅《偽自由書 新藥》:“不過對于誤服這藥的病人,卻能夠使他不再尋求良藥,拖重了病癥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
270
糊里糊涂
- 成語拼音:
- hú lǐ hú tú
- 成語解釋:
- 認識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于模糊不清的狀態。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難道龔定庵就這么糊里糊涂的給他們藥死了嗎?”
-
271
呼盧喝雉
- 成語拼音:
- hū lú hè zhì
- 成語解釋:
- 呼、喝:喊叫;盧、雉:古時賭具上的兩種顏色。泛指賭博。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風順舟行甚疾戲書》詩:“呼盧喝雉連暮夜,擊兔伐狐窮歲年。”
-
272
狐貍精
- 成語拼音:
- hú lǐ jīng
- 成語解釋:
- 迷信人認為狐貍能修煉成精,變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誘惑男人的女子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王夫人道:‘唱戲的女孩子,自然是狐貍精了!’”
-
273
畫龍刻鵠
- 成語拼音:
- huà lóng kè hú
- 成語解釋:
- 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同“畫虎刻鵠”。
- 成語出處:
- 清 唐孫華《送吳振西北游》詩:“東箭南金誰國士,畫龍刻鵠半虛名。”
-
274
胡拉亂扯
- 成語拼音:
- hú lā luàn chě
- 成語解釋:
- 見“胡拉混扯”。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8回:“我雖然不幸吃了這碗飯,然而始終只有一個客,自問和那胡拉亂扯的還不同。”
-
275
虎略龍韜
- 成語拼音:
- hǔ lüè lóng tāo
- 成語解釋:
- 略:指傳說中黃石公所撰的《三略》。韜:指《六韜》。《三略》、《六韜》是古代兵書。泛指兵書、兵法,也指兵家權謀。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悲杭城》詩:“一朝奔迸各西東,玉斝金杯散蓬蓽。清都太微天聽高,虎略龍韜緘石室。”
-
276
虎落平川
- 成語拼音:
- hǔ luò píng chuān
- 成語解釋:
- 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老虎離開自己稱王稱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權有勢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勢。
- 成語出處:
-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277
虎落平陽
- 成語拼音:
- hǔ luò píng yáng
- 成語解釋:
- 老虎離開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權有勢者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勢。平陽:地勢平坦、明亮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
278
壺里乾坤
- 成語拼音:
- hú lǐ qián kūn
- 成語解釋:
-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壺中日月”。
- 成語出處:
- 明 朱有燉《神仙會》第一折:“羅浮道士誰同流,草衣木食輕諸侯,世間甲子管不得,壺里乾坤只自由。”
-
279
毫厘絲忽
- 成語拼音:
- háo lí sī hū
- 成語解釋:
- 古代“分”以下四個微小長度單位的并稱。喻指極微細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云門》:“我來時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個性命是毫厘絲忽上掙來的。”
-
280
囫圇吞棗
- 成語拼音:
- hú lún tūn zǎo
- 成語解釋:
- 囫圇:整個兒;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學習時生吞活剝;缺乏思考;籠統地含糊地吸收知識。
- 成語出處:
- 宋 圓悟禪師《碧巖錄》:“若是知有底人,細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圇吞個棗。”
* hu成語,hu的成語,帶h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