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hu的成語 (937個)

    321

    鶻入鴉群

    成語拼音:
    hú rù yā qún
    成語解釋:
    鶻:同“隼”,一種兇猛的大鳥。比喻驍勇無敵
    成語出處:
    《北齊書 南安王思好傳》:“爾擊賊如鶻入鴉群,宜思好事。”
    322

    戶樞不蠹

    成語拼音:
    hù shū bù dù
    成語解釋:
    樞:門上的轉軸;蠹:蛀。指門的轉軸;不會被蟲蛀蝕。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323

    胡說八道

    成語拼音:
    hú shuō bā dào
    成語解釋:
    指沒有根據;不負責任的亂說一氣。也作“胡說亂道”。
    成語出處:
    宋 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手指東畫西,口中亂說亂道。”
    324

    胡說白道

    成語拼音:
    hú shuō bái dào
    成語解釋:
    猶言胡說八道。
    成語出處:
    《金瓶梅詞話》第二七回:“單管只胡說白道的。”
    325

    戶樞不螻

    成語拼音:
    hù shū bù lóu
    成語解釋:
    見“戶樞不蠹”。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唐·馬總《意林》卷二引作“戶樞不蠹”。
    326

    戶樞不朽

    成語拼音:
    hù shū bù xiǔ
    成語解釋:
    戶樞:門的轉軸;朽:腐爛,敗壞。經常轉動的門軸就不會朽壞。比喻經
    成語出處:
    《三國志 吳普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有戶樞不朽是也。”
    327

    虎兕出柙

    成語拼音:
    hǔ sì chū xiá
    成語解釋:
    兕:犀牛一類的野獸。柙:關獸的木籠。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或作事不盡責,主管者應負責任。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季氏》:“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
    328

    虎視眈眈

    成語拼音:
    hǔ shì dān dān
    成語解釋:
    眈眈:注視的樣子。像老虎一樣兇狠地注視著。形容心懷不良;伺機攫取。
    成語出處:
    《周易 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329

    虎視耽耽

    成語拼音:
    hǔ shì dān dān
    成語解釋:
    象老虎那樣兇狠地盯著。
    成語出處:
    《易 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330

    護身符

    成語拼音:
    hù shēn fú
    成語解釋:
    一種小巧的裝飾品(如珠寶、玉石或紀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號,戴上這個護身寶貝可以防止災禍(如疾病或魔力),或者幫助佩戴者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是咱前者護身符,今日有權術。”
    331

    觳觫伏罪

    成語拼音:
    hú sù fú zuì
    成語解釋:
    觳觫:恐懼得發抖的樣子。指惶恐認罪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332

    胡說亂道

    成語拼音:
    hú shuō luàn dào
    成語解釋:
    亂編瞎說,胡說八道
    成語出處:
    元 鄭光祖《芻梅香》第四折:“我待不言語來,忍不得你這般胡說亂道。”
    333

    胡思亂量

    成語拼音:
    hú sī luàn liàng
    成語解釋:
    猶胡思亂想。
    成語出處:
    宋·蘇轍《龍川別志》卷下:“慈圣意不懌,曰:‘皇親輩皆笑太后欲于舊渦尋兔兒。’聞者驚懼,皆退數步立。獨琦不動,曰:‘太后不要胡思亂量。’”
    334

    胡思亂想

    成語拼音:
    hú sī luàn xiǎng
    成語解釋:
    胡:亂;隨意。不切實際;毫無根據地瞎想。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文》:“苦心未能靜安,則總是胡思亂想,如何是能慮。”
    335

    猢猻入布袋

    成語拼音:
    hú sūn rù bù dài
    成語解釋:
    猢猻:猴子。猴子進了口袋。比喻行動失去約束。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曰:‘恁么即學人歸堂去也。’師曰:‘猢猻入布袋。’”
    336

    胡孫入袋

    成語拼音:
    hú sūn rù dài
    成語解釋:
    胡孫:同“猢猻”,猴子。猴子進了口袋。比喻中計而行動失去自由
    成語出處:
    宋·歐陽修《歸田錄》:“梅圣俞詩名三十年,終不得一館職,初受敕修《唐書》,語妻曰:‘吾之修書,可謂胡孫入布袋矣!’妻曰:‘君之仕宦,何異鲇魚上竹竿耶。’”
    337

    狐死首丘

    成語拼音:
    hú sǐ shǒu qiū
    成語解釋: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338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成語拼音:
    hǔ shēng sān zì,bì yǒu yī biāo
    成語解釋:
    比喻眾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個超群出眾的人。
    成語出處:
    《癸辛雜識》:“諺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339

    狐死兔泣

    成語拼音:
    hú sǐ tù qì
    成語解釋:
    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成語出處:
    《宋史 叛臣傳下 李全傳下》:“狐死兔泣,李氏滅,夏氏寧得獨存?愿將軍垂盼。”
    340

    虎瘦雄心在

    成語拼音:
    hǔ shòu xióng xīn zài
    成語解釋:
    比喻人窮志不窮
    成語出處:
    元·萬松老人《從容錄》:“萬松道:‘虎瘦雄心在,人貧志氣存。’”
    * hu成語,hu的成語,帶h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