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的成語 (1332個)
-
1221
遺簪墮珥
- 成語拼音:
- yí zān duò ěr
- 成語解釋:
- ①《史記·滑稽列傳》:“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后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后以“遺簪墮珥”形容歡飲而不拘形跡。②指遺落、丟棄簪子珥珰。亦指遺棄的簪珥。
- 成語出處:
- 《史記·滑稽列傳》:“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后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唐·虞世南《門有車馬客行》:“危弦促柱奏《巴渝》,遺簪墮珥解羅繻。”
-
1222
遠至邇安
- 成語拼音:
- yuǎn zhì ěr ān
- 成語解釋:
- 遠方來歸附,近民安居樂業。形容政治清明,國家大治。
- 成語出處:
-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載而行之,是以遠至邇安。”
-
1223
易子而食
- 成語拼音:
- yì zǐ ér shí
- 成語解釋:
- 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后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
1224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 成語拼音:
- yán zhī wú wén,xíng ér bù yuǎn
- 成語解釋:
-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
- 成語出處:
- 《左傳·襄公二十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而無文,行而不遠。’”
-
1225
咬字眼兒
- 成語拼音:
- yǎo zì yǎn ér
- 成語解釋:
- 成語出處:
-
1226
一則一,二則二
- 成語拼音:
- yī zé yī,èr zé èr
- 成語解釋:
- 形容說話老老實實,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則要你一則一,二則二。”
-
1227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成語拼音:
-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 成語解釋: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1228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成語拼音:
-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 成語解釋: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
1229
足尺加二
- 成語拼音:
- zú chǐ jiā èr
- 成語解釋:
- 比喻過分、過頭。
- 成語出處:
- 高陽《慈禧前傳》十:“在恭王自己接見的賀客中,有人說要請大格格出來,以公主的身份,接受叩賀;只這原是足尺加二的趨奉,但正如俗話所說的,‘馬屁拍在馬腳上’,惹得恭王大為不悅。”
-
1230
擇地而蹈
- 成語拼音:
- zé dì ér dǎo
- 成語解釋:
- 選擇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謹慎。
- 成語出處:
- 《史記·伯夷列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
-
1231
中道而廢
- 成語拼音:
- zhōng dào ér fèi
- 成語解釋:
-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表記》:“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后已。”
-
1232
直道而行
- 成語拼音:
- zhí dào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比喻辦事公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1233
中道而止
- 成語拼音:
- zhōng dào ér zhǐ
- 成語解釋:
- 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我求大法,豈可中道而止。”
-
1234
周而不比
- 成語拼音:
- zhōu ér bù bǐ
- 成語解釋:
- 周:親和、調合;比:勾結。關系密切,但不勾結。指與眾相合,但不做壞事。
- 成語出處:
- 《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
1235
執而不化
- 成語拼音:
- zhí ér bù huà
- 成語解釋:
- 指固執己見,不知變通。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人世間》:“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其庸詎可乎?”
-
1236
正兒八經
- 成語拼音:
- zhèng ér bā jīng
- 成語解釋:
- 正經,嚴肅而認真
- 成語出處:
- 徐懷中《我們播種愛情》第一章:“我才當了四年騎兵,正兒八經地參加戰斗也才十四五次。”
-
1237
質而不俚
- 成語拼音:
- zhì ér bù lǐ
- 成語解釋:
- 質:樸素、單純。俚:粗俗。質樸而不粗俗。亦作“質而不野”。
- 成語出處:
- 《漢書·司馬遷傳贊》:“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
1238
卓爾不群
- 成語拼音:
- zhuó ěr bù qún
- 成語解釋:
- 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不同。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景十三王傳贊》:“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
1239
遵而不失
- 成語拼音:
- zūn ér bù shī
- 成語解釋:
- 見“遵而勿失”。
- 成語出處:
- 《隋書·煬帝紀上》:“朕肅膺寶歷,纂臨萬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
-
1240
直而不肆
- 成語拼音:
- zhí ér bù sì
- 成語解釋:
- 直:平直;肆:放肆。指耿直而不放肆
- 成語出處: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