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er的成語 (1332個)

    521

    盡力而為

    成語拼音:
    jìn lì ér wéi
    成語解釋:
    盡:全部用出;為:做。用全部力量去做。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
    522

    雞鳴而起

    成語拼音:
    jī míng ér qǐ
    成語解釋:
    雞叫時就起床。形容勤奮不怠。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
    523

    賤目貴耳

    成語拼音:
    jiàn mù guì ěr
    成語解釋:
    指輕視眼前所見,重視遠道傳聞。比喻舍近求遠
    成語出處: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 草三 蛇床》:“世人舍此而求補藥于遠域,豈非賤目貴耳乎?”
    524

    君命無二

    成語拼音:
    jūn mìng wú èr
    成語解釋:
    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絕對的權威性。
    成語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君命無二,古之制也。”
    525

    九牛二虎之力

    成語拼音: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成語解釋:
    九頭牛和兩只老虎的力氣。比喻非常大的力氣。
    成語出處:
    元 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點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526

    簡能而任

    成語拼音:
    jiǎn néng ér rèn
    成語解釋:
    簡:選擇。任:作用。選擇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成語出處:
    《舊唐書·魏征傳》:“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527

    計日而待

    成語拼音:
    ji ri er dai
    成語解釋:
    計算著日子來等待,意即無須很久。
    成語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528

    擊壤而歌

    成語拼音:
    jī rǎng ér gē
    成語解釋:
    擊壤:古代的一種游戲。打擊土堆而唱歌。比喻太平盛世,人人豐衣足食
    成語出處: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一回:“衣冠輻輳,車馬喧闐,人人擊壤而歌,處處笙簫而樂。”
    529

    計日而俟

    成語拼音:
    jì rì ér sì
    成語解釋:
    見“計日而待”。
    成語出處:
    晉·常璩《華陽國志·大同志》:“事終無成,敗亡可計日而俟。”
    530

    戛然而止

    成語拼音:
    jiá rán ér zhǐ
    成語解釋:
    戛然:像聲詞。聲音突然停止。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滿場生旦凈末,同聲一個曲牌,也聽不來南腔北調,只覺得如出一口。唱了幾套,戛然而止。”
    531

    結繩而治

    成語拼音:
    jié shéng ér zhì
    成語解釋:
    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
    532

    家生孩兒

    成語拼音:
    jiā shēng hái ér
    成語解釋:
    奴婢生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的人
    成語出處:
    元·陶宗儀《輟耕錄》第17卷:“奴婢所生子,亦曰家生孩兒。”
    533

    家生子兒

    成語拼音:
    jiā shēng zǐ ér
    成語解釋:
    奴婢生的子女仍在主家服役的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9回:“我又比不得是這里的家生子兒。”
    534

    具體而微

    成語拼音:
    jù tǐ ér wēi
    成語解釋:
    具體:大體具備;微:微小。內容大體具備;但布局、規模較小些。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子夏、子游、子張皆有圣人之一體,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
    535

    交頭接耳

    成語拼音:
    jiāo tóu jiē ěr
    成語解釋:
    交頭:頭挨著頭;接耳:嘴挨著耳朵。頭挨著頭;嘴對著耳朵。指湊在一起低聲說話。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大小三軍,聽吾將令,甲馬不許馳驟,金鼓不許亂鳴,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笑語喧嘩。”
    536

    家無二主

    成語拼音:
    jiā wú èr zhǔ
    成語解釋:
    指一家之內,不可以有兩個主人,否則會發生爭吵,不得安靜。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坊記》:“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
    537

    卷席而居

    成語拼音:
    juàn xí ér jū
    成語解釋:
    極言生活之不安定,隨時準備逃難。
    成語出處:
    唐·沈亞之《萬勝崗新城錄》:“冬,縱兵臨壽春,屠馬塘,走其守令狐通,焚霍丘,淮南郡邑大駭,民人卷席而居。”
    538

    卷席而葬

    成語拼音:
    juàn xí ér zàng
    成語解釋:
    謂用葦席裹尸而埋葬。極言葬禮之薄。
    成語出處:
    《后漢書·逸民傳·梁鴻》:“父讓王莽時為城門校尉,封修遠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鴻時尚幼,以遭亂世,因卷席而葬。”
    539

    聚族而居

    成語拼音:
    jù zú ér jū
    成語解釋:
    聚:聚集;族:家族。同族人聚集一起居住
    成語出處:
    魯迅《故鄉》:“我們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經公同賣給別姓了。”
    540

    接踵而來

    成語拼音:
    jiē zhǒng ér lái
    成語解釋:
    踵:腳后跟。一個跟著一個到來;腳步緊相連。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當此內憂外患接踵而來,老夫子系天下人望,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閑情逸致!”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