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er的成語 (1332個)

    181

    戴高帽兒

    成語拼音:
    dài gāo mào ér
    成語解釋:
    見“戴高帽子”。
    成語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八回:“那姑娘道:我這個人雖是個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馬、順風使船,以至買好名兒、戴高帽兒的那些營生我都不會作。”
    182

    待價而沽

    成語拼音:
    dài jià ér gū
    成語解釋:
    等到好價錢再出售(沽:賣)。比喻做事等待某種條件;或懷才等待賞識者重用。
    成語出處:
    宋 胡繼宗《書言故事 金寶》:“待時而動曰待價而沽。”
    183

    待賈而沽

    成語拼音:
    dài jiǎ ér gū
    成語解釋:
    亦作“待價而沽”。等待善價出售,亦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而行。語本《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成語出處:
    語本《論語·子罕》:“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184

    奪眶而出

    成語拼音:
    duó kuàng ér chū
    成語解釋:
    眶:眼的四周。指眼淚無法控制地從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動或悲痛。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六:“兩粒大淚珠終于奪眶而出,掉在他的手上。”
    185

    盜鈴掩耳

    成語拼音:
    dào líng yǎn ěr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欺騙自己。同“盜鐘掩耳”。
    成語出處:
    清 傷時子《蒼鷹擊 戕藩》:“你看他盜鈴掩耳欺天下,賣國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
    186

    大門不出,二門不進

    成語拼音:
    dà mén bù chū,èr mén bù jìn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87

    奪門而出

    成語拼音:
    duó mén ér chū
    成語解釋:
    奪門:破門,奮力沖開門。猛然奮力沖開門出去。形容迫不及待。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1回:“輕輕撥去門閂,拏在手中,預備當作兵器,可以奪門而出。”
    188

    戴目傾耳

    成語拼音:
    dài mú qīng ěr
    成語解釋:
    戴目:仰視的樣子;傾耳:側著耳朵細心傾聽。認真聽,抬頭看。形容殷切期盼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賈山傳》:“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視,傾耳耳聽。”
    189

    待時而動

    成語拼音:
    dài shí ér dòng
    成語解釋:
    等待時機然后行動。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190

    待時而舉

    成語拼音:
    dài shí ér jǔ
    成語解釋:
    待:等待;舉:行動。等待有利時機再采取行動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9回:“寡君知天運之盛衰,達時務之機變,所以養兵練將,待時而舉。”
    191

    戴頭而來

    成語拼音:
    dài tóu ér lái
    成語解釋:
    戴:頭頂著。戴著腦袋前來。形容無所畏懼的樣子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殺一老卒,何甲也?吾戴頭而來矣。’”
    192

    道聽耳食

    成語拼音:
    dào tīng ěr shí
    成語解釋:
    對傳聞之辭不加去取,盲目輕信。
    成語出處:
    清·葉燮《原詩·外篇下》:“村學究道聽耳食,竊一言以詫新奇,此等之論是也。”
    193

    對屠門而大嚼

    成語拼音:
    duì tú mén ér dà jué
    成語解釋:
    屠門:肉鋪。比喻心里羨慕而不能如愿以償,只好用不切實際的辦法來安慰自己
    成語出處:
    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西向笑;知肉美味,則對屠門而大嚼。”
    194

    戴星而出

    成語拼音:
    dài xīng ér chū
    成語解釋:
    戴:頭頂著。天沒亮就出門了。形容人非常勤勞
    成語出處:
    宋·蘇軾《東坡應詔集·策別》:“夫今為京兆者,戴星而出,見燭而入,早出晚歸。”
    195

    當刑而王

    成語拼音:
    dāng xíng ér wáng
    成語解釋:
    謂先經受磨難而后飛騰黃達。
    成語出處:
    《漢書 黥布傳》:“少時客相之,當刑而王。及壯,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
    196

    倒屣而迎

    成語拼音:
    dào xǐ ér yíng
    成語解釋:
    倒:逆;屣:鞋。倒穿著鞋急忙迎客。形容熱情待客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五卷:“一日,曹往謁之,李倒屣而迎。”
    197

    洞心駭耳

    成語拼音:
    dòng xīn hài ěr
    成語解釋:
    形容使人震驚。
    成語出處: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金鼓迭起,鏗鏘鐺鼞,洞心駭耳。”
    198

    打旋磨兒

    成語拼音:
    dǎ xuán mò ér
    成語解釋:
    旋:轉動。轉動磨子,反復不停。比喻向人有所要求,一再糾纏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6回:“雪娥恐怕西門來家,拔樹尋根,歸罪于己,在上房打旋磨兒。”
    199

    丟下耙兒弄掃帚

    成語拼音:
    diū xià pá er nòng sào zhǒu
    成語解釋:
    放下這樣,又做那樣。比喻事情總做不完。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個媳婦,雖然幫著,也是天天‘丟下耙兒弄掃帚’。”
    200

    丁一卯二

    成語拼音:
    dīng yī mǎo èr
    成語解釋:
    丁:通“釘”,這里指榫頭;卯:器物上接榫頭的孔眼。丁卯合位,一絲不差。形容確實、牢靠。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要說個丁一卯二,不許你差三錯四。”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