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的成語 (1332個)
-
201
的一確二
- 成語拼音:
- dí yī què èr
- 成語解釋:
- 形容明明白白,確確實實。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確二,早招承死罪無辭。”
-
202
丁一確二
- 成語拼音:
- dīng yī què èr
- 成語解釋:
- 明明白白,確確實實。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69卷:“如今人持擇言語,丁一確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誠。”
-
203
獨一無二
- 成語拼音:
- dú yī wú èr
- 成語解釋:
- 只有這一個;而沒有別的可與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 成語出處:
- 宋 延壽《宗鏡錄》第31卷:“獨一無二,即真解脫。”
-
204
鼎足而居
- 成語拼音:
- dǐng zú ér jū
- 成語解釋:
-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樣。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臣愿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勢莫敢先動。”
-
205
鼎足而立
- 成語拼音:
- dǐng zú ér lì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多為圓形;三足兩耳。像鼎那樣三只腳并立。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勢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莫若兩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
206
抵足而眠
- 成語拼音:
- dǐ zú ér mián
- 成語解釋:
- 腳與腳相觸地同睡在一張床上。形容雙方情誼深厚。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瑜曰:‘久不與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
207
鼎足而三
- 成語拼音:
- dǐng zú ér s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也泛指三個方面。
- 成語出處:
-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 崔秀才》:“內則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
-
208
抵掌而談
- 成語拼音:
- dǐ zhǎng ér tán
- 成語解釋:
- 指談得很融洽。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見說趙王于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趙王大悅。”
-
209
抵足而臥
- 成語拼音:
- dǐ zú ér wò
- 成語解釋:
- 抵:碰撞,相觸;抵足:腳挨著腳。腳與腳相觸地同睡一張床上。形容雙方情誼深厚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9回:“一日,眾官皆散,權留魯肅共飲,至晚同榻抵足而臥。”
-
210
弟子孩兒
- 成語拼音:
- dì zǐ hái ér
- 成語解釋: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的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犯夜的。”
-
211
頓足捩耳
- 成語拼音:
- dùn zú liè ěr
- 成語解釋:
- 形容束手無策的困態。
- 成語出處:
- 宋·王銍《默記》卷上:“晉公候于閣門,見其甚久。則頓足捩耳云:‘無及矣。’”
-
212
盜鐘掩耳
- 成語拼音:
- dào zhōng yǎn ěr
- 成語解釋:
- 盜:盜竊;鐘:古代一種樂器。偷鐘時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 成語出處:
-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
213
邇安遠至
- 成語拼音:
- ěr ān yuǎn zhì
- 成語解釋:
- 邇:近處。指近處的人安樂,遠處的人來歸附。形容政治清明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
214
二把刀
- 成語拼音:
- èr bǎ dāo
- 成語解釋:
- 稱對某項工作知識不足、技術不高的人。
- 成語出處:
- 老舍《四世同堂》:“我只會搭棚這點手藝,我的拳腳不過是二把刀。”
-
215
耳邊風
- 成語拼音:
- ěr biān fēng
- 成語解釋:
- 在耳邊吹過的風。比喻聽了不放在心上的話。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我說的乃是金玉之言,外交秘訣,你老哥千萬不要當做耳邊風”
-
216
二八佳人
- 成語拼音:
- èr bā jiā rén
- 成語解釋:
- 二八:指十六歲:佳人:美女。十五六歲的美女。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217
耳不離腮
- 成語拼音:
- ěr bù lí sāi
- 成語解釋:
- 兩種關系十分接近、親密
- 成語出處:
- 李文元《婚事》:“別人說他倆是耳不離腮,影不離形,好的活像一個人。”
-
218
二八女郎
- 成語拼音:
- èr bā nǚ láng
- 成語解釋:
- 二八:指十六歲。十五六歲的美女。指年輕貌美的女子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瞳人語》:“見車幔洞開,內坐二八女郎,紅妝艷麗。”
-
219
耳不旁聽
- 成語拼音:
- ěr bù páng tīng
- 成語解釋:
- 兩耳不往旁邊聽。形容專心致志的神態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8回:“因見他姐妹們說笑,便自己走到階下竹前,挖心搜膽的耳不旁聽,目不斜視。”
-
220
耳不忍聞
- 成語拼音:
- ěr bù rěn wén
- 成語解釋:
- 不忍心聽,形容情景十分凄慘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9卷:“卻都是上路逃難來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聞。”
* er成語,er的成語,帶er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