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ang的成語 (343個)

    281

    危言讜論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ǎng lùn
    成語解釋:
    危:高聳的樣子;讜:正直。指正直的言論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答孫元規大資書》:“伏惟閣下危言讜論,流風善政,簡在天子之心,而諷于士大夫之口,名聲之盛,位勢之尊,不宜以細故茍自貶損。”
    282

    西除東蕩

    成語拼音:
    xī chú dōng dàng
    成語解釋:
    蕩:蕩平。到處征剿敵人
    成語出處: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俺也曾西除東蕩,把功勞立下幾樁樁。”
    283

    想當然

    成語拼音:
    xiǎng dāng rán
    成語解釋:
    憑主觀推斷,認為事情大概是或應該是這樣。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284

    想當然耳

    成語拼音:
    xiǎng dāng rán ěr
    成語解釋:
    耳:而已,罷了。憑主觀推斷,應該是這樣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285

    心蕩神馳

    成語拼音:
    xīn dàng shén chí
    成語解釋:
    心神飄蕩,不能控制自己
    成語出處:
    劉心武《鐘鼓樓》第二章:“那是他精神生活所達到的一個高峰,至今回憶起來,還不禁心蕩神馳。”
    286

    心蕩神迷

    成語拼音:
    xīn dàng shén mí
    成語解釋:
    蕩:搖動。形容心神不定,難以自持。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八回:“陽衍正在心蕩神迷,一聞此語,慌忙接過芍藥道:'承女郎見愛,何福能消!但未識芳閨何處?'”
    287

    心蕩神移

    成語拼音:
    xīn dàng shén yí
    成語解釋:
    像受到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作用激起強烈情緒,神魂顛倒,不能自持
    成語出處:
    張賢亮《青春期》:“一個可能是非常纏綿溫馨心蕩神移的情感交流過程,被簡化成直奔終極目標的繁殖行為。”
    288

    心蕩神搖

    成語拼音:
    xīn dàng shén yáo
    成語解釋:
    謂神魂顛倒,不能自持。亦謂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飄飄然。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猛然一見,不覺心蕩神搖,精魄已失。”
    289

    心蕩神怡

    成語拼音:
    xīn dàng shén yí
    成語解釋:
    見“心蕩神搖”。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0回:“煬帝看了這些佳人的態度,不覺心蕩神怡,忍不住立起身來,好像元宵走馬燈,團團的在中間轉。”
    290

    銷魂蕩魄

    成語拼音:
    xiāo hún dàng pò
    成語解釋:
    見“銷魂奪魄”。
    成語出處:
    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15回:“這都是風俗奢靡,處處使人銷魂蕩魄。”
    291

    相激相蕩

    成語拼音:
    xiāng jī xiāng dàng
    成語解釋:
    激:沖擊;蕩:震蕩。形容事物之間互相沖擊,發生動蕩
    成語出處:
    李劼人《死水微瀾》前記:“內容以成都城外一個小鄉鎮為主要背景,具體寫出那時內地社會上兩種惡勢力的相激相蕩。”
    292

    羞愧難當

    成語拼音:
    xiū kuì nán dāng
    成語解釋:
    當:承受。指感到十分羞愧內疚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8回:“那婆子羞愧難當,一言不發。”
    293

    詳略得當

    成語拼音:
    xiáng luè dé dàng
    成語解釋:
    詳略:詳細和簡略;得當:適當,恰當。指應當詳細和應當簡略的地方都處理得很妥當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非相》:“略則舉大,詳則舉小。”
    294

    挾朋樹黨

    成語拼音:
    xié péng shù dǎng
    成語解釋:
    朋:互相勾結的同類人。依仗同類,樹立黨派
    成語出處:
    南朝·梁·沈約《恩幸傳論》:“外無逼主之嫌,內無專用之功,勢傾天下,未之或悟,挾朋樹黨,政以賄成。”
    295

    游蕩不羈

    成語拼音:
    yóu dàng bù jī
    成語解釋:
    游樂放蕩,不受拘束。
    成語出處: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七卷:“殊少為士人,游蕩不羈。”
    296

    又當別論

    成語拼音:
    yòu dāng bié lùn
    成語解釋:
    應當另外作出評價。
    成語出處: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世蔭不同》:“至孫許之蔭以錦衣,官二品三品,忠臣之后又當別論。”
    297

    一搭一檔

    成語拼音:
    yī dā yī dàng
    成語解釋:
    謂互相配合,彼此協作。有時含貶意。
    成語出處:
    周立波《夏天的晚上》:“兩個朋友一搭一檔的,說了許多挖苦這首歌的話,實際上是挖苦因為這首歌而惹起了傷感的人們。”
    298

    一夫當關

    成語拼音:
    yī fū dāng guān
    成語解釋:
    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成語出處:
    《明史·外國傳一·朝鮮》:“忠州左右烏、竹兩嶺,羊腸繞曲,有‘一夫當關’之險。”
    299

    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成語拼音:
    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cuī
    成語解釋:
    當:遮擋,阻擋。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成語出處:
    張天翼《兒女們》:“天門口是個要隘,非造門柵不可。一夫當關,萬夫莫摧。”
    300

    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成語拼音:
    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dí
    成語解釋:
    當:遮擋,阻擋。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成語出處:
    郁達夫《出奔》:“東路北伐先鋒隊將迫近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仙霞嶺下的時候,1926年的余日剩已無多。”
    * dang成語,dang的成語,帶d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