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的成語 (343個)
-
301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成語拼音:
- 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kāi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蜀道難》詩:“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302
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 成語拼音:
- yī fū hè jǐ,qiān rén mò dāng
- 成語解釋:
- 荷:扛;戟:古兵器。一個人把著關口,一千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 成語出處:
- 《晉書·羊祜傳》:“蜀之為國,非不險也,高山尋云霓,深谷肆無景,數馬懸車,然后得濟,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當’。”
-
303
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 成語拼音:
-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huò tóng dāng
- 成語解釋:
- 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成語出處:
- 我們約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攜,有福同享,有禍同當,不料他倒先來沾我們的光了。”
-
304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成語拼音:
- 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nàn tóng dāng
- 成語解釋:
- 幸福共同分享,苦難共同分擔。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
- 成語出處:
- 《官場現形記》第五回:“還有一件:從前老爺有過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老爺有得升官發財,我們做家人的出了力、賠了錢,只落得一個半途而廢。”
-
305
一了百當
- 成語拼音:
- yī liǎo bǎi dàng
- 成語解釋:
- 指辦事妥當、徹底。
- 成語出處:
- 明 張居正《答山東巡撫何來山》:“清丈事,實百年曠舉,宜及仆在位,務為一了百當。”
-
306
一力承當
- 成語拼音:
- yī lì chéng dāng
- 成語解釋:
- 獨自負責。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1回:“在晉侯面前,一力承當。”
-
307
一馬當先
- 成語拼音:
- yī mǎ dāng xiān
- 成語解釋:
- 策馬走在最前頭。比喻走在領先位置;起帶頭作用。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96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先,雷震等將簇擁左右。”
-
308
眼迷心蕩
- 成語拼音:
- yǎn mí xīn dàng
- 成語解釋:
- 眼光迷亂,心神搖蕩。形容見到美色而不能自持的神情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那院判一見了小娟,真個眼迷心蕩。”
-
309
一人做事一人當
- 成語拼音:
- yī rén zuò shì yī rén dāng
- 成語解釋:
- 當:承擔。一個人做出的事情自己承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2回:“常言道:‘一人做事一人當。’豈敢連累父母?”
-
310
營私植黨
- 成語拼音:
- yíng sī zhí dǎng
- 成語解釋:
- 結合黨羽,謀取私利。
- 成語出處:
-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上》:“籍貫不可分,素行不可考,智愚賢否不能一律,則營私植黨,沽名罔利之弊生焉。”
-
311
一身做事一身當
- 成語拼音:
-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24回:“我一身做事一身當,既有本事打了這強徒,那里等得他去調兵?”
-
312
一身作事一身當
- 成語拼音:
-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擔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2回:“我恨他為什么這樣膽小,一身作事一身當,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輩子不來了,我也一輩子不嫁人的。”
-
313
以螳擋車
- 成語拼音:
- yǐ táng dǎng chē
- 成語解釋:
- 用螳螂的胳膊來阻擋車輪前進。比喻自不量力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論專制政體有百害于君主而無一利》:“以人力而欲與理勢為御,譬猶以卵投石,以螳擋車,多見其不知量而已。”
-
314
依頭縷當
- 成語拼音:
- yī tóu lǚ dà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把事情一件件弄清楚。
- 成語出處:
- 元 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則要你依頭縷當,分星劈兩,責狀招實。”
-
315
閻王好見,小鬼難當
- 成語拼音:
- yán wáng hǎo jiàn,xiǎo guǐ nán dāng
- 成語解釋:
- 當:對著。和閻王比較好打交道,與閻王手下的小鬼很難溝通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9回:“閻王好見,小鬼難當。旁邊若有人幫襯,敲敲邊鼓,用一個錢可得兩錢之益。”
-
316
逾閑蕩檢
- 成語拼音:
- yú xián dàng jiǎn
- 成語解釋:
- 逾、蕩:超越;閑、檢:指規矩、法度。指行為不規矩,不守禮法。
- 成語出處:
- 《明史 楊時喬傳》:“逾閑蕩檢,反道亂德,莫此為甚。”
-
317
一以當百
- 成語拼音:
- yī yǐ dāng bǎi
- 成語解釋:
- 一人抵過百人。極言勇猛。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比目魚》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領全軍殺將前去。及至兩不相對,真個人強馬壯,一以當百。殺得那些山賊,抱頭而竄。”
-
318
以一當百
- 成語拼音:
- yǐ yī dāng bǎi
- 成語解釋:
- 當:抵得上。一個人抵擋百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 成語出處:
- 明·李騰芳《山居雜著·文字法35則》:“大約古人用字,如將用兵,無不以一當百。”
-
319
悠悠蕩蕩
- 成語拼音:
- yōu yōu dàng dà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搖搖晃晃,飄浮不定。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47卷:“若是悠悠蕩蕩,未有不入于邪僻。”
-
320
一以當十
- 成語拼音:
- yī yǐ dāng shí
- 成語解釋:
- 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 齊策一》:“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史記 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 dang成語,dang的成語,帶d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