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的成語 (343個)
-
261
螳臂當車
- 成語拼音:
- táng bì dāng chē
- 成語解釋:
- 螳螂奮舉前腿來擋住車子前進;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勝任。比喻自不量力地去做辦不到的事;必然失敗。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
262
螳臂擋車
- 成語拼音:
- táng bì dǎng chē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同“螳臂當車”。
- 成語出處:
- 李一《荊宜施鶴光復記》:“武漢義師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數省之兵,蓋有螳臂擋車之勢,危莫甚焉。”
-
263
天寶當年
- 成語拼音:
- tian bao dang nian
- 成語解釋:
- 比喻追憶往昔盛事。天寶: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是唐王朝極盛之時。
- 成語出處:
- 唐·元稹《元氏長慶集·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
264
螳臂當轅
- 成語拼音:
- táng bì dāng yuán
- 成語解釋:
- 螳臂:螳螂的前腿;當:阻擋;轅:借指車。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勢弱難敵,謂之螳臂當轅;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
265
螳臂當轍
- 成語拼音:
- táng bì dāng z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敗。同“螳臂當車”。
- 成語出處:
- 明 蔣一葵《長安客話 斗促織》:“螳臂當轍橫,怒蛙致憑軾。”
-
266
坦蕩如砥
- 成語拼音:
- tǎn dàng rú dǐ
- 成語解釋:
- 坦蕩:寬廣平坦;砥:磨刀石。平坦得像磨刀石
- 成語出處:
- 茅盾《白楊禮贊》:“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坦蕩如砥。”
-
267
同惡相黨
- 成語拼音:
- tóng è xiāng dǎng
- 成語解釋:
- 共為惡者相結為黨。
- 成語出處:
- 《詩·大雅·皇矣》“維彼四國,爰究爰度”唐·孔穎疏:“言其同惡相黨,共行虐政也。”
-
268
推三宕四
- 成語拼音:
- tuī sān dàng sì
- 成語解釋:
- 推:推諉;宕:拖延。形容一再推諉拖延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五回:“原來倉樵欠了米店兩個月的米賬,沒錢還他,那店伙天天來討,總是推三宕四,那討賬人發了急,所以就吵了起來。”
-
269
妥妥當當
- 成語拼音:
- tuǒ tuǒ dàng dàng
- 成語解釋:
- 穩妥適當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6回:“內中有襲人,也還是個妥妥當當的孩子。再有個明白人常勸他更好。他又和寶丫頭合的來。”
-
270
吳帶當風
- 成語拼音:
- wú dài dāng fēng
- 成語解釋:
- 唐畫家吳道子善畫佛像,筆勢圓轉,所畫衣帶如被風吹拂。后人因以“吳帶當風”稱美其高超畫技與飄逸的風格。
- 成語出處:
-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論曹吳體法》:“吳帶當風,曹衣出水。”
-
271
無黨無偏
- 成語拼音:
- wú dǎng wú piān
- 成語解釋:
- 同“無偏無黨”。
- 成語出處:
- 宋·范仲淹《王者無外賦》:“令出惟行,寧分乎遠者近者;德廣所及,但見乎無黨無偏。”
-
272
挖耳當招
- 成語拼音:
- wā ěr dāng zhāo
- 成語解釋:
- 人家用手挖耳朵,卻以為是在招喚自己。比喻希望達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那吳衙內記掛著賀小姐,一夜臥不安穩。早上賀司戶相邀,正是挖耳當招。”
-
273
萬夫不當
- 成語拼音:
- wàn fū bù dāng
- 成語解釋:
- 夫:人。當:抵擋。上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人非常勇猛。亦作“萬夫莫當”。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呂布有萬夫不當之勇。”
-
274
萬夫不當之勇
- 成語拼音:
- 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
- 成語解釋:
- 當:抵擋。一萬個人也抵擋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想關云長但上陣處,憑著他坐下馬、手中刀、鞍上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
275
萬夫莫當
- 成語拼音:
- wàn fū mò d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非常勇敢。同“萬夫不當之勇”。
- 成語出處:
- 《東周列國志》第七三回:“吾聞公子慶忌,筋骨如鐵,萬夫莫當。”
-
276
臥狼當道
- 成語拼音:
- wò láng dāng dào
- 成語解釋:
- 當道:在路當中。路上躺著惡狼。形容前途兇險
- 成語出處:
- 清·筱波山人《愛國魂·國憂》:“那任他臥狼當道,暴虎逼人,掃盡江河影。”
-
277
無偏無黨
- 成語拼音:
- wú piān wú dǎng
- 成語解釋:
- 偏:不公正;黨:偏私。形容處事公正,沒有偏向。
- 成語出處:
- 《尚書 洪范》:“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
278
晚食當肉
- 成語拼音:
- wǎn shí dàng ròu
- 成語解釋:
- 餓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樣。后泛指不熱衷名利。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
-
279
穩穩當當
- 成語拼音:
- wěn wěn dāng dāng
- 成語解釋:
- 牢靠妥當
- 成語出處:
- 老舍《取錢》:“人家已經都各按部位坐得穩穩當當,吸著煙卷,按著鈴要茶水。”
-
280
巍巍蕩蕩
- 成語拼音:
- wēi wēi dàng dàng
- 成語解釋:
- 語出《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蕩蕩,廣遠之稱也。”后以“巍巍蕩蕩”形容道德崇高,恩澤博大。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泰伯》:“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蕩蕩,廣遠之稱也。”
* dang成語,dang的成語,帶d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