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的成語 (343個)
-
241
上當受騙
- 成語拼音:
- shàng dàng shòu piàn
- 成語解釋:
- 因信假為真而被欺騙、吃虧
- 成語出處:
- 陸文夫《微弱的光》:“這九年也沒有完全浪費,思考了不少問題,不再那么容易上當受騙。”
-
242
身當矢石
- 成語拼音:
- shēn dāng shǐ shí
- 成語解釋:
- 形容親自抵擋敵人進攻。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鑒傳》:“昔漢高、光武二帝,征無遠近,敵無大小,必手振金鼓,身當矢石,櫛風沐雨,壺漿不贍,馳騖四方。”
-
243
所當無敵
- 成語拼音:
- suǒ dāng wú dí
- 成語解釋:
- 猶言所向無敵。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
-
244
上當學乖
- 成語拼音:
- shàng dāng xué guāi
- 成語解釋:
- 吃過虧下次就不會上當
- 成語出處:
- 《涇諺匯錄》:“上當學乖,言吃虧處,即是長見識處也。”
-
245
衰當益壯
- 成語拼音:
- shuāi dāng yì zhuàng
- 成語解釋:
- 猶老當益壯。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衰當益壯,結草知歸。瞻望恩光,無忘景刻。”
-
246
賞罰不當
- 成語拼音:
- shǎng fá bù dāng
- 成語解釋:
- 當:相稱。獎賞與懲罰同功過不相當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新書·過秦中》:“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
-
247
獅虎當道
- 成語拼音:
- shī hǔ dāng dào
- 成語解釋:
- 危險的阻障,指作為不采取行動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險
- 成語出處:
-
248
失魂蕩魄
- 成語拼音:
- shī hún dàng pò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意煩亂,精神恍惚。
- 成語出處: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嚴蕊]乃是個絕色的女子。一應琴、棋、書、畫、歌舞、管弦之類,無所不通……所以人見了的,沒一個不失魂蕩魄在他身上。”
-
249
神魂蕩揚
- 成語拼音:
- shén hún dàng yáng
- 成語解釋:
- 蕩:搖動;揚:飛起。形容精神飄忽不定
- 成語出處:
-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一卷:“添香侍者似風狂,執磐的頭陀呆了半晌,作法的者黎神魂蕩揚,不顧那本師和尚,聒起那法堂。”
-
250
神魂飄蕩
- 成語拼音:
- shén hún piāo dà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精神飄忽。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四回:“黃天祥不知所以,抬頭看時,不覺神魂飄蕩,一會兒不知南北,昏昏慘慘,被步下軍卒生擒下馬。”
-
251
神魂搖蕩
- 成語拼音:
- shén hún yáo dà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神恍惚,難以把握。亦作“神搖魂蕩”、“神魂蕩揚”、“神魂飄蕩”。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八卷:“沈將仕看見李三情狀,一發神魂搖蕩。”
-
252
肆奸植黨
- 成語拼音:
- sì jiān zhí dǎng
- 成語解釋:
- 肆:放肆;植黨:營私結黨。放肆胡為,培植黨羽
- 成語出處:
- 《明史·馮恩傳》:“宗鎧同官孫應奎復言,鋐肆奸植黨,擅主威福,巧庇龍等,上格明詔,下負公論,且縱二子為奸利。”
-
253
死馬當活馬醫
- 成語拼音:
- sǐ mǎ dāng huó mǎ yī
- 成語解釋:
- 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藥,仍然抱萬一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嘗試。
- 成語出處:
- 清 顧張思《土風錄》第13卷:“知不可救,姑且醫治曰‘死馬當活馬醫’。”
-
254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 成語拼音:
- 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
- 成語解釋:
- 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255
順順當當
- 成語拼音:
- shùn shùn dàng dàng
- 成語解釋:
- 指十分順利,沒挫折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0回:“那怪物暗自歡喜,順順當當的,要行者馱他。”
-
256
四亭八當
- 成語拼音:
- sì tíng bā dàng
- 成語解釋:
- 亭、當:即停當,妥貼。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貼。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答呂伯恭書》:“不知如何整頓得此身心四亭八當,無許多凹凸也。”
-
257
四停八當
- 成語拼音:
- sì tíng bā dāng
- 成語解釋:
- 見“四亭八當”。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卷:“須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間,自然見個道理,四停八當。”
-
258
神搖魂蕩
- 成語拼音:
- shén yáo hún dàng
- 成語解釋:
- 搖:搖動;蕩:飄蕩。心神恍惚,難以把握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99回:“喜得公孫乾和異人目亂心迷,神搖魂蕩,口中贊嘆不已。”
-
259
生子當如孫仲謀
- 成語拼音:
- shēng zǐ dāng rú sūn zhòng móu
- 成語解釋:
- 孫仲謀:三國時吳主孫權。形容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生子當如孫仲謀。”
-
260
身做身當
- 成語拼音:
- shēn zuò shēn dāng
- 成語解釋:
- 謂自己做事自己承當。
- 成語出處:
- 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哥哥,小人身做身當,豈敢帶累你也。”
* dang成語,dang的成語,帶dang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