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ang的成語 (343個)

    221

    旗鼓相當

    成語拼音:
    qí gǔ xiāng dāng
    成語解釋:
    旗鼓:古時作戰以搖旗擊鼓指揮進退。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隱囂傳》:“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愿因將軍兵馬,旗鼓相當。”
    222

    傾家蕩產

    成語拼音:
    qīng jiā dàng chǎn
    成語解釋:
    傾:倒出;蕩:弄光。把全部家產都弄光了。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董和傳》:“貨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傾家竭產。”
    223

    棄家蕩產

    成語拼音:
    qì jiā dàng chǎn
    成語解釋:
    猶傾家蕩產。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過為迷花戀柳,揮金如土,異日必為棄家蕩產之人,不堪承繼家業耳!”
    224

    千了百當

    成語拼音:
    qiān liǎo bǎi dàng
    成語解釋:
    了:完了,結束;當:恰當。比喻妥帖、有著落。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4卷:“圣人發憤便忘食,樂便忘憂,直是一刀兩斷,千了百當。”
    225

    七了八當

    成語拼音:
    qī le bā dāng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妥帖。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6卷:“將昨夜剩下的米煮的早飯,拂拭凈了桌椅。忙忙碌碌做了一朝,七了八當。”
    226

    千了萬當

    成語拼音:
    qiān le wàn dāng
    成語解釋:
    見“千了百當”。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97卷:“一切兩斷,千了萬當。”
    227

    千妥萬當

    成語拼音:
    qiān tuǒ wàn dàng
    成語解釋:
    當:適合。十分妥當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兄弟這里,卻有一個千妥萬當的人。”
    228

    愜心貴當

    成語拼音:
    qiè xīn guì dāng
    成語解釋:
    合情合理。
    成語出處:
    晉 陸機《文賦》:“故夫夸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
    229

    銳不可當

    成語拼音:
    ruì bù kě dāng
    成語解釋:
    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1卷:“侯元領了千余人直突其陣,銳不可當。”
    230

    肉麻當有趣

    成語拼音:
    ròu má dāng yǒu qù
    成語解釋:
    比喻去欣賞一些無聊的事
    成語出處:
    魯迅《古書與白話》:“可是竟又會有‘肉麻當有趣’,述說得津津有味的,天下事真是千奇百怪。”
    231

    賞不當功

    成語拼音:
    shǎng bù dāng gōng
    成語解釋:
    謂賞賜與功勞不相稱。
    成語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正論》:“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
    232

    十不當一

    成語拼音:
    shí bù dāng yī
    成語解釋:
    十個不抵一個。謂人雖多但不頂用。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下》:“土山平陵,漫衍相屬,平原廣野,此車騎之地也,步兵十不當一。”
    233

    勢不可擋

    成語拼音:
    shì bú kě dǎng
    成語解釋:
    來勢迅猛,不可抵擋。也說勢不可擋。與“勢不可當”同義。
    成語出處:
    《晉書·郗鑒傳》:“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
    234

    勢不可當

    成語拼音:
    shì bù kě dāng
    成語解釋:
    當:抵擋。來勢迅猛;不可抵擋。
    成語出處:
    《晉書 郗鑒傳》:“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
    235

    疏宕不拘

    成語拼音:
    shū dàng bù jū
    成語解釋:
    疏宕:放蕩。放蕩不受拘束
    成語出處:
    《北史·薛憕傳》:“憕早喪父,家貧,躬耕以養祖母,有暇則覽文籍,疏宕不拘,時人未之奇也。”
    236

    首當其沖

    成語拼音:
    shǒu dāng qí chōng
    成語解釋:
    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公孫瓚傳》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蓋聞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為不然,豈意今日身當其沖。”
    237

    適當其沖

    成語拼音:
    shì dāng qí chōng
    成語解釋:
    正好對著沖要。
    成語出處:
    郭沫若《北伐途次》:“適當其沖的是葉挺的獨立團,混戰了兩個鐘頭,算把出城的敵人通統殲滅了。”
    238

    身當其境

    成語拼音:
    shēn dāng qí jìng
    成語解釋:
    見“身臨其境”。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可惜這些資料,我在目前不能得到,我不能寫些更具體的事實來,使未身當其境的朋友們也同樣感泣一下。”
    239

    適當其時

    成語拼音:
    shì dāng qí shí
    成語解釋:
    謂恰巧遇上那個時機。
    成語出處:
    宋·蔡夢弼《草堂詩話》第一卷:“淮海秦少游論曰:杜子美之于詩,實積眾流之長,適當其時而已。”
    240

    十蕩十決

    成語拼音:
    shí dàng shí jué
    成語解釋:
    蕩:沖殺;決:沖破堤岸。形容多次沖殺,每次都能突破敵陣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雜歌謠辭·隴上歌》:“隴上壯士有陳安,軀干雖小腹中寬,七尺大刀奮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盤,十蕩十決無當前。”
    * dang成語,dang的成語,帶d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