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dang的成語 (343個)

    321

    以一當十

    成語拼音:
    yǐ yī dāng shí
    成語解釋:
    一個人可抵擋十個人。形容以少勝多;英勇善戰。
    成語出處:
    《戰國策 齊策一》:“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史記 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322

    用一當十

    成語拼音:
    yòng yī dāng shí
    成語解釋:
    比喻以寡敵眾。
    成語出處:
    宋 陳善《捫虱新活 張巡殺愛妾劉昌斬孤甥》:“君以孤城,用一當十,何以能守?”
    323

    玉卮無當

    成語拼音:
    yù zhī wú dàng
    成語解釋: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有瓦卮而有當,君渴將何以飲?”
    324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成語拼音:
    yī zhōu yī fàn,dāng sī lái chù bù yì
    成語解釋:
    一口粥,一口飯,都應當想到來得不容易。勸告人們要尊重勞動,愛惜糧食
    成語出處: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325

    至當不易

    成語拼音:
    zhì dàng bù yì
    成語解釋:
    至:極;當:恰當;易:改變。形容極為恰當,不能改變。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讀史·孔明為后主寫申韓管子六韜》:“故汲長孺謂其內多欲而外施仁義,而論六家要指者,又以‘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八字概之,可謂至當不易之定論。”
    326

    織當訪婢

    成語拼音:
    zhī dāng fǎng bì
    成語解釋:
    比喻辦事應該向內行請教。
    成語出處:
    《宋書·沈慶之傳》:“治國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謀之,事何由濟?”
    327

    再當馮婦

    成語拼音:
    zài dāng féng fù
    成語解釋:
    晉國人馮婦,善于打虎,后來不干了。有一次看見一群人在捉老虎,但不敢向前。于是他上前去打。比喻重操舊業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時局在大動蕩,我的心境在別種意義上也在大動蕩。我自己實在是不愿意再當馮婦。”
    328

    逐宕失返

    成語拼音:
    zhú dàng shī fǎn
    成語解釋:
    見“逐流忘返”。
    成語出處:
    張爾田《〈詞莂〉序》:“雖絜瓶庸受,逐宕失返,若夫越世扶衰,有足征也。”
    329

    罪當萬死

    成語拼音:
    zuì dāng wàn sǐ
    成語解釋:
    形容罪惡極大。
    成語出處:
    《漢書 東方朔傳》:“糞土愚臣,忘生觸死,逆盛意,犯隆指,罪當萬死。”
    330

    植黨營私

    成語拼音:
    zhí dǎng yíng sī
    成語解釋:
    建立小團體;牟取私利。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4回:“一邊是一味的向家庭植黨營私,去作那罔人勾當。”
    331

    植黨自私

    成語拼音:
    zhí dǎng zì sī
    成語解釋:
    見“植黨營私”。
    成語出處:
    魯迅《墳·文化偏至論》:“借多陵寡,植黨自私,于是戰斗以興。”
    332

    遮風擋雨

    成語拼音:
    zhē fēng dǎng yǔ
    成語解釋:
    比喻起保護作用
    成語出處:
    馮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1章:“大叔,閨女沒有好的孝敬你,讓小赤松長大,給你遮風擋雨!”
    333

    縱橫決蕩

    成語拼音:
    zòng héng jué dàng
    成語解釋:
    縱橫:奔放,不受拘束;蕩:沖殺。縱橫馳騁,沖殺突擊
    成語出處:
    茅盾《白楊禮贊》:“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334

    直截了當

    成語拼音:
    zhí jié liǎo dàng
    成語解釋:
    了當: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繞彎子。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倒是一個極爽快的。”
    335

    直接了當

    成語拼音:
    zhí jié liǎo dàng
    成語解釋:
    同“直截了當”。
    成語出處:
    聶紺弩《關于知識分子》:“因為反正無法挽救,倒不如各人知趣,早點‘賣身投靠’的直接了當。”
    336

    直捷了當

    成語拼音:
    zhí jié liǎo dàng
    成語解釋:
    同“直截了當”。
    成語出處:
    魯迅《墳·燈下漫筆》:“但措施太繞彎子了。有更其直捷了當的說法在這里。”
    337

    知名當世

    成語拼音:
    zhī míng dāng shì
    成語解釋:
    知名:著名、有名。在當代很著名。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宣帝紀》:“圖畫相次于未央宮,第一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次曰衛將軍富平侯張安世,……皆有功德,知名當世。”
    338

    中原板蕩

    成語拼音:
    zhōng yuán bǎn dàng
    成語解釋:
    中原:指我國中部,泛指天下;板蕩:《詩經》篇名,指周厲王荒淫無道。比喻時局動蕩危急
    成語出處:
    宋·岳飛《五岳祠盟題記》:“自中原板蕩,夷狄交侵。”
    339

    忠言讜論

    成語拼音:
    zhōng yán dǎng lùn
    成語解釋:
    讜:正直。出言忠誠,立論正直
    成語出處:
    宋·宋孝宗《經進東坡文集序》:“故贈太師謚文忠蘇軾,忠言讜論,立朝大節,一時廷臣無出其右。”
    340

    直言讜議

    成語拼音:
    zhí yán dǎng yì
    成語解釋:
    讜:正直。指正直的言論
    成語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甲:“每侍臣賜對,則左右悉去,故直言讜議,盡得上達。”
    * dang成語,dang的成語,帶dang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