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的成語 (3714個)
-
2581
盛德不泯
- 成語拼音:
- shèng dé bù mǐn
- 成語解釋:
- 盛德:美盛的品德;泯:滅。美盛的德行永遠不會泯滅。指品德高尚的人永世受人崇敬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夫盛德不泯,義存祀典。”
-
2582
縮地補天
- 成語拼音:
- suō dì bǔ tiān
- 成語解釋:
- 指改造天地宇宙。比喻做非凡之事。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音樂志一》:“高祖縮地補天,重張區宇;反魂肉骨,再造生靈。”
-
2583
虱多不癢
- 成語拼音:
- shī duō bù yǎng
- 成語解釋:
- 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 成語出處:
- 梁實秋《懶》:“‘虱多不癢,債多不愁’,那是自我解嘲!”
-
2584
施恩布德
- 成語拼音:
- shī ēn bù dé
- 成語解釋:
- 施:給予;布:布施。給人以恩德,多行善事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45卷:“夫學道者,第一欲得廣行陰德,慈向萬物,救人危難,度人苦厄,輕財重道,施恩布德,最為上善。”
-
2585
施而不費
- 成語拼音:
- shī ér bù fèi
- 成語解釋:
- 給人以恩惠利益,而自己又耗費不多。亦作“惠而不費”。
- 成語出處:
- 《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史記·吳太伯世家》:“廣而不宣,施而不費。”
-
2586
食而不化
- 成語拼音:
- shí ér bù huà
- 成語解釋:
- 吃了沒有消化。比喻對所學知識理解得不深不透,沒有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姑妄聽之六》:“然讀書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憒僻謬,貽害無窮。”
-
2587
死而不悔
- 成語拼音:
- sǐ ér bù huǐ
- 成語解釋:
- 悔:悔恨,懊悔。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態度堅決
- 成語出處:
- 唐·趙蕤《反經·是非》:“自與殺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
-
2588
視而不見
- 成語拼音:
- shì ér bù jiàn
- 成語解釋:
- 指不注意;不重視;睜著眼卻沒看見。也指不理睬;看見了當沒看見。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知北游》:“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
-
2589
死而不僵
- 成語拼音:
- sǐ ér bù jiāng
- 成語解釋:
- 即使死了也不僵硬。形容壞勢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今雖說不似先年那樣興盛,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氣象不同。”
-
2590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成語拼音:
- 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 成語解釋:
-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
-
2591
疏而不漏
- 成語拼音:
- shū ér bù lòu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 成語出處:
- 《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魏書·任城王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
2592
十惡不赦
- 成語拼音:
- shí è bù shè
- 成語解釋: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藥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惡不赦。”
-
2593
死而不朽
- 成語拼音:
- sǐ ér bù xiǔ
- 成語解釋:
- 指身雖死而言論、事業等長存。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
-
2594
述而不作
- 成語拼音:
- shù ér bù zuò
- 成語解釋:
- 只是闡明前人的成說;自己并無創新之見。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2595
識二五而不知十
- 成語拼音:
- 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 成語解釋:
- 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晉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
2596
賞罰不當
- 成語拼音:
- shǎng fá bù dāng
- 成語解釋:
- 當:相稱。獎賞與懲罰同功過不相當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新書·過秦中》:“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
-
2597
是非不分
- 成語拼音:
- shì fēi bù fēn
- 成語解釋:
- 分辨不出正確與錯誤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修務訓》:“正領而誦之,此見是非之分不明。”
-
2598
賞罰不明
- 成語拼音:
- shǎng fá bù míng
- 成語解釋:
- 賞罰不清楚不明白。該獎賞的不獎賞,該懲罰的不懲罰。
- 成語出處:
- 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賞罰》:“夫將專恃生殺之威,必生可殺,必殺可生,忿怒不詳,賞罰不明,教令不常,以私為公,此國之五危也。”
-
2599
身分不明
- 成語拼音:
- shēn fèn bù míng
- 成語解釋:
- 來歷不詳
- 成語出處:
-
2600
賞罰不信
- 成語拼音:
- shǎng fá bù xìn
- 成語解釋:
- 信:信用。賞賜與懲罰不能取信于民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初見秦》:“號令不治,賞罰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盡其民力,彼固亡國之形也。”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