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2601

    所費不資

    成語拼音:
    suǒ fèi bù zī
    成語解釋:
    不資:資財無法計算。靡費資財無數
    成語出處:
    《元史·泰定帝紀一》:“壬申,御史臺臣言:‘廉訪司蒞軍,非世祖舊制,賈胡鬻寶,西僧修佛事,所費不資,於國無益,并宜除罷。”
    2602

    所費不貲

    成語拼音:
    suǒ fèi bù zī
    成語解釋:
    花費的錢財不計其數。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7回:“這倭夷,遠隔重洋,國王是個女主,先前嗣位,年紀尚輕,所喜事的人,鬧了二十余年,所費不貲,漸漸追悔。”
    2603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成語拼音:
    shàng fāng bù zú,xià bǐ yǒu yú
    成語解釋: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成語出處:
    《晉書 王湛傳》:“時人謂湛上方山濤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2604

    神鬼不測

    成語拼音:
    shén guǐ bù cè
    成語解釋:
    神靈鬼怪都不能揣度。極言事情的隱秘奇異。亦作“神鬼難測”。
    成語出處:
    元 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三折:“賢士展神鬼不測之機,興一旅之師,輔佐公子,以成大事。”元 無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若論我腹中的兵書,委的有神鬼不測之機,有捉鼠拿貓之法。”
    2605

    食古不化

    成語拼音:
    shí gǔ bù huà
    成語解釋:
    學了古代的知識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現代情況理解運用古代的文化知識。
    成語出處:
    清 惲向《題自作畫冊》:“可見定欲為古人而食古不化,畫虎不成,刻舟求劍之類也。”
    2606

    使功不如使過

    成語拼音:
    shǐ gōng bù rú shǐ guò
    成語解釋:
    使:用。使用有功績的人,不如使用有過失的人,使其能將功補過。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索盧放傳》:“太守受誅,誠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懼,各生疑變。夫使功者不如使過,原以身代太守之命。”
    2607

    三過家門而不入

    成語拼音:
    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
    成語解釋:
    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語出處:
    陶鑄《崇高的理想》:“如眾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
    2608

    三過其門而不入

    成語拼音: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成語解釋: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2609

    水火不避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bì
    成語解釋:
    謂不避艱險。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驅使,奮勇直前,水火不避。”
    2610

    水火不辭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cí
    成語解釋:
    見“水火不避”。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
    2611

    絲毫不爽

    成語拼音:
    sī háo bù shuǎng
    成語解釋:
    絲毫:形容極小,1分=1000絲=100毫=10厘;爽:差。一點兒也不差
    成語出處: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建康保寧光譽禪師》:“密遠化機,絲毫不爽。”
    2612

    裋褐不完

    成語拼音:
    shù hè bù wán
    成語解釋:
    裋褐: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粗布短衣還破舊不完整。形容生活貧苦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貢禹傳》:“妻子糠豆不贍,裋褐不完。”
    2613

    水火不相容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成語解釋:
    相:相互;容:容納;相容:相互容納。指水;火本是兩種性質相反的東西;根本不能相互容納。后用來比喻人或事情彼此本質相反;根本對立。
    成語出處:
    《周易 說卦》:“故水火不相逮。”
    2614

    水火不兼容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成語解釋:
    容:容納。比喻二者對立,絕不兼容。
    成語出處:
    《周易 說卦》:“故水火不相逮。”
    2615

    蛇化為龍,不變其文

    成語拼音:
    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
    成語解釋:
    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成語出處:
    《史記·外戚世家》:“蛇化為龍,不變其文;家化為國,不變其姓。”
    2616

    上交不諂

    成語拼音:
    shàng jiāo bù chǎn
    成語解釋:
    諂:巴結、奉承。與據高位的人交往,不拍馬奉承。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下》:“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2617

    守節不回

    成語拼音:
    shǒu jié bù huí
    成語解釋:
    守節:堅守節操;移:改變。堅守節操而不動搖
    成語出處:
    《舊唐書·肅銑等傳論》:“輔公拓竊兵反叛,王雄誕守節不回,訓子孫以忠貞,感士庶之流涕。”
    2618

    三句不離本行

    成語拼音: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成語解釋:
    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離本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來送給人看。”清 頤瑣《黃繡球》第十回:“我是業醫的,你們不要笑我三句不離本行。”
    2619

    拾金不昧

    成語拼音:
    shí jīn bù mèi
    成語解釋:
    昧:隱瞞;金:原指金錢;現泛指錢物;拾到東西不藏起來據為己有。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2620

    數奇不偶

    成語拼音:
    shù jī bù ǒu
    成語解釋:
    奇:單數;數奇:命運不好;不偶:不遇。指遭遇不順利
    成語出處:
    清·汪琬《資政大夫駐防京口協領祖公墓志銘》:“官止于協領,年止于下壽,抑何數奇不偶也?”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