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2621

    水漿不入

    成語拼音:
    shuǐ jiāng bù rù
    成語解釋:
    水漿:飲料。流汁也進不了口。形容病重或勞傷過度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水漿不入于口者,至自禹它。”
    2622

    舌撟不下

    成語拼音:
    shé jiǎo bù xià
    成語解釋:
    撟:翹起。翹起舌頭,久久不能放下。形容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
    成語出處:
    《史記·扁鵲蒼公列傳》:“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
    2623

    數見不鮮

    成語拼音:
    shuò jiàn bù xiān
    成語解釋:
    數:屢次;鮮:新殺的禽獸,引伸為新鮮。本指對于常來之客,就不宰殺禽獸招待。后指常常見到,并不新奇。
    成語出處: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一歲中往來過他客,率不過再三過,數見不鮮,無久慁公為也。”
    2624

    守節不移

    成語拼音:
    shǒu jié bù yí
    成語解釋:
    堅守節操,決不改變。亦作“守節不回”。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新序·節士》:“子為父死無所恨,守節不移,雖有鈇鉞湯鑊之誅而不懼也。”
    2625

    十家鍋灶九不同

    成語拼音:
    shí jiā guō zào jiǔ bù tóng
    成語解釋:
    比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做法,很難求得一致
    成語出處:
    李茂榮《人望幸福樹望春》:“你姓張,他姓李,人多心多,十家鍋灶九不同。”
    2626

    三句話不離本行

    成語拼音:
    sān jù huà bù lí běn háng
    成語解釋:
    行:行當,職業。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范圍。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離本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送給人看。”
    2627

    三腳兩步

    成語拼音:
    sān jiǎo liǎng bù
    成語解釋:
    ①形容走得快。②謂走不多遠。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回:“太太三腳兩步,走進房間。表老爺周大權,押著行李也就來了。還有跟來的丫頭,忙著替太太找梳頭家伙,又找盆打洗臉水。”
    2628

    是可忍,孰不可容

    成語拼音:
    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
    成語解釋:
    是:這個;孰:什么。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絕不能容忍
    成語出處:
    《梁書·元帝紀》:“畢、原、……是可忍也,孰不可容!”
    2629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成語拼音:
    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成語解釋:
    是:這個;孰:那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630

    士可殺不可辱

    成語拼音: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成語解釋:
    指士子寧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成語出處:
    語出《禮記 儒行》:“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
    2631

    上梁不正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成語解釋:
    比喻上面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干壞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做的個上梁不正,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2632

    上梁不正下梁歪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成語解釋:
    上梁: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成語出處:
    晉 楊泉《物理論》:“上不正,下參差。”
    2633

    神龍見首不見尾

    成語拼音: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成語解釋:
    原是談詩的神韻,后比喻人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成語出處:
    清 趙執信《談龍錄》:“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得全體?”
    2634

    壽陵失步

    成語拼音:
    shòu líng shī bù
    成語解釋:
    《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壽陵馀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后以“壽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喪失了固有技能。
    成語出處: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壽陵馀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2635

    舍命不舍財

    成語拼音:
    shě mìng bù shě cái
    成語解釋:
    情愿丟掉生命也要保住錢財。比喻過分貪財,非常吝嗇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51回:“徐良就跳下房來,進了屋子,把十兩銀子收在兜囊之內,說:‘俺老西舍命不舍財。’”
    2636

    遂迷不寤

    成語拼音:
    suí mí bù wù
    成語解釋:
    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成語出處:
    唐·元稹《拓村鎮州制》:“如王遷湊遂迷不寤,諸道宜便進軍,以時翦滅。”
    2637

    駟馬不追

    成語拼音:
    sì mǎ bù zhuī
    成語解釋:
    見“駟馬難追”。
    成語出處:
    《鄧析子·轉辭》:“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魏書·刑罰志》:“何得非正刑書,施行四海。刑名一失,駟馬不追。”
    2638

    三年不窺園

    成語拼音:
    sān nián bù kuī yuán
    成語解釋:
    窺:偷看。眼睛看不見園中的景色。形容學習、研究專心致志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2639

    十年九不遇

    成語拼音:
    shí nián jiǔ bù yù
    成語解釋:
    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難遇到一次。
    成語出處:
    2640

    水潑不進

    成語拼音:
    shuǐ pō bù jìn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嚴密。比喻一個人不接受意見或者一個單位拒絕和外界來往
    成語出處: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6回:“說著運動雙戟,正是戰鋒如刺,水潑不進。”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