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u的成語 (3714個)

    2561

    時不再來

    成語拼音:
    shí bù zài lái
    成語解釋:
    時:時機。時機錯過就不會再來了。指行事不要放過時機。
    成語出處:
    《國語 越語下》:“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
    2562

    山不轉路轉

    成語拼音:
    shān bù zhuàn lù zhuàn
    成語解釋:
    比喻世界渺小,這里不遇那里遇
    成語出處: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14章:“山不轉水轉,水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2563

    十步之內,自有芳草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ī nèi,zì yǒu fāng cǎo
    成語解釋:
    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成語出處:
    《隋書·煬帝紀》:“方今宇宙平一,文軌攸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天奇秀!”
    2564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ī nèi,bì yǒu fāng cǎo
    成語解釋:
    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2565

    食不重肉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òng ròu
    成語解釋:
    見“食不兼肉”。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2566

    山不轉水轉

    成語拼音:
    shān bù zhuàn shuǐ zhuàn
    成語解釋:
    比喻世界渺小,這里不遇那里遇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0章:“山不轉水轉。他把根扎牢了,到時其它事說不定都可以解決……”
    2567

    神不主體

    成語拼音:
    shén bù zhǔ tǐ
    成語解釋:
    神:精神;主:掌管,主宰。神志不能主宰自己的軀體。形容恐懼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張齊賢《洛陽搢紳歸聞記·梁太祖優待文士》:“荀鶴慘悴戰栗,神不主體。”
    2568

    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成語拼音:
    shàng bù zháo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成語解釋:
    比喻兩頭沒有著落。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解老》:“上不屬天,而下不著地,以腸胃為根本,不食則不能活。”
    2569

    上不沾天,下不著地

    成語拼音:
    shàng bù zhān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成語解釋:
    指不著邊際,沒有著落
    成語出處:
    《八十一夢·第72夢》:“住在一個上不沾天,下不著地的所在。”
    2570

    上不在天,下不著地

    成語拼音:
    shàng bù zài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成語解釋:
    指不著邊際,沒有著落。形容偏僻閉塞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只叫他在這上不在天,下不著地的地方,給我結了幾間茅屋,我同老母居住。”
    2571

    食不知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ī wèi
    成語解釋:
    同“食不甘味”。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初授給遺獻書》:“臣所以授官已來,僅將十日;食不知味,寢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寵,但未獲粉身之所耳。”
    2572

    食不終味

    成語拼音:
    shí bù zhōng wèi
    成語解釋:
    同“食不甘味”。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釋愁文》:“坐不安席,食不終味,遑遑汲汲,或憔或悴。”
    2573

    死不足惜

    成語拼音:
    sǐ bù zú xī
    成語解釋: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沒有價值。
    成語出處:
    《宋史·蘇洵傳》:“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于必敗。”
    2574

    石赤不奪

    成語拼音:
    shí chì bù duó
    成語解釋:
    石質堅硬,丹砂色鮮紅,均不可改變。比喻意志堅定不移。
    成語出處:
    漢·楊雄《太玄·度》:“石赤不奪,節士之必。測曰:石赤不奪,可與有要也。”
    2575

    水菜不交

    成語拼音:
    shuǐ cài bù jiāo
    成語解釋:
    同“水米無干”。
    成語出處:
    《八瓊室金石補正·北周強獨樂文帝廟造像碑》:“在任清儉,與民水菜不交。”
    2576

    私仇不及公

    成語拼音:
    sī chóu bù jí gōng
    成語解釋:
    及:到。雖有私人仇恨而不傷害公家之事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廢過,惡不去善,義之經也。”
    2577

    三寸不爛之舌

    成語拼音: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成語解釋:
    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成語出處: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老兒放心,憑著我三寸不爛之舌,見了伍員,不怕他不來。”
    2578

    事出不意

    成語拼音:
    shì chū bù yì
    成語解釋:
    意:猜想。事情的發生出乎意料
    成語出處:
    宋·周煇《清波雜志》第二卷:“京以攸被詔同至,乃置酒留貫,攸亦預焉。京以事出不意,一時失措。”
    2579

    豕竄狼逋

    成語拼音:
    shǐ cuàn láng bū
    成語解釋:
    狼狽逃竄貌。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折:“看這賴功賊容顏如糞土,出轅門豕竄狼逋。”
    2580

    疏宕不拘

    成語拼音:
    shū dàng bù jū
    成語解釋:
    疏宕:放蕩。放蕩不受拘束
    成語出處:
    《北史·薛憕傳》:“憕早喪父,家貧,躬耕以養祖母,有暇則覽文籍,疏宕不拘,時人未之奇也。”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