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的成語 (3714個)
-
2541
素不相能
- 成語拼音:
- sù bù xiāng néng
- 成語解釋:
- 能:親善。指一向不和睦。
- 成語出處:
- 《左傳 襄公二十一年》:“欒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懷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欒氏,故與欒盈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后漢書 吳漢傳》:“子與劉公積不相能,而信其虛談,不為之備,終受制矣。”
-
2542
素不相識
- 成語拼音:
- sù bù xiāng shí
- 成語解釋:
- 向來不認識。素:平時;識:了解。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陸瑁傳》:“及同郡徐原,愛居會稽,素不相識,臨死遺書,托以孤弱。”
-
2543
食不下咽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xià yàn
- 成語解釋:
- 食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食。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張中丞傳后敘》:“霽云(南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
-
2544
死不旋踵
- 成語拼音:
- sǐ bù xuán zhǒng
- 成語解釋:
- 旋踵:旋轉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艱險,堅決向前。亦比喻極短時間內即死去。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 中山策》:“當此之時,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
2545
事不宜遲
- 成語拼音:
- shù bù yí chí
- 成語解釋:
- 事情要抓緊時機快做;不宜拖延。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楊春道:‘好計!我和你便去,事不宜遲!’”
-
2546
身不由己
- 成語拼音:
- shēn bù yóu jǐ
- 成語解釋:
- 受外界或內心的影響;自身的活動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
- 成語出處:
- 《宋元戲文輯佚 陳巡檢梅嶺失妻》:“瓜期信通,為著功名,奔走西東。見說出路自覺心慵,身不由己,意沖沖。”
-
2547
賞不遺賤
- 成語拼音:
- shǎng bù yí jiàn
- 成語解釋:
- 賞:賞賜,獎賞;賤:地位卑微。獎賞不要遺漏地位卑微的人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內篇問》:“誅不避貴,賞不遺賤,不淫不樂,不遁于哀,盡智導民而不伐焉。”
-
2548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 成語解釋:
- 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細做。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鄉黨》:“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
2549
死不要臉
- 成語拼音:
- sǐ bù yào liǎn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害羞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曲波《林海雪原》:“真他媽的吊死鬼擦粉,死不要臉。”
-
2550
賞不逾日
- 成語拼音:
- shǎng bù yú rì
- 成語解釋:
- 見“賞不逾時”。
- 成語出處:
- 《晉書·祖逖傳》:“其有微功,賞不逾日。”
-
2551
身不遇時
- 成語拼音:
- shēn bù yù shí
- 成語解釋:
- 謂沒有遇到好的時機。
- 成語出處:
- 明·沈采《千金記·宵征》:“官人身不遇時,且自寧奈。”
-
2552
生不遇時
- 成語拼音:
- shēng bù yù shí
- 成語解釋:
- 生下來沒有遇到好時候。舊時指命運不好。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漢 袁康《越絕書 越絕德序外傳記》:“吾先得榮后僇者,非智衰也;先遇明后遭險,君之易移也已矣,生不遇時,復何言哉。”
-
2553
賞不逾時
- 成語拼音:
- shǎng bù yú shí
- 成語解釋:
- 謂及時行賞。
- 成語出處:
- 《司馬法·天子之義》:“賞不逾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
-
2554
手不應心
- 成語拼音:
- shǒu bù yīng xīn
- 成語解釋:
- 猶言力不從心。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日往月來,不覺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篋漸漸空虛,手不應心,媽媽也就怠慢了。”
-
2555
事不有余
- 成語拼音:
- shì bù yǒu yú
- 成語解釋:
- 謂達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娘兒倆先哭了個事不有余,大家勸住,他便忙著到祠堂行禮。”
-
2556
壽不壓職
- 成語拼音:
- shòu bù yā zhí
- 成語解釋:
- 謂只論職位,不論年齡。
- 成語出處:
- 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一折:“免禮,免禮!小官欲待還禮來,一了說,壽不壓職。”
-
2557
身不由主
- 成語拼音:
- shēn bù yóu zhǔ
- 成語解釋:
- 身體不由自己作主。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2回:“‘哎喲’了一聲,就身不由主睡下了。”
-
2558
三不知
- 成語拼音:
- sān bù zhī
- 成語解釋:
- 指對開頭、中間到結尾一無所知。也指什么都不知道
- 成語出處: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八回:“清晨起來,恐怕蘇友白見親事不成,三不知去了,便忙忙梳洗了,親到寺中來請他。”
-
2559
神不知鬼不覺
- 成語拼音:
- shén bù zhī guǐ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知。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折:“這煩惱神不知鬼不覺,天來高地來厚。”
-
2560
神不知鬼不曉
- 成語拼音:
- shén bù zhī guǐ bù xiǎo
- 成語解釋:
-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知。同“神不知鬼不覺”。
- 成語出處:
- 張翼《敵區工作記》:“何況我倆又是神不知鬼不曉走進來的。”
* bu成語,bu的成語,帶bu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