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的成語 (433個)
-
361
四至八道
- 成語拼音:
- sì zhì bā dào
- 成語解釋:
- 舊時標志土地界域的用語。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處及通往的道路。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安營既畢,便畫四至八道地理形狀圖本來我看。”
-
362
十之八九
- 成語拼音:
- shí zhī bā ji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極大的可能性。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今天下之勢,歸韋溫的十之八九。”
-
363
三災八難
- 成語拼音:
- sān zāi bā n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小孩生來多病。也形容經常遭遇不幸。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1回:“況且自己又三災八難的,好容易懷了一個哥兒,到了六七個月還掉了。”
-
364
絲竹八音
- 成語拼音:
- sī zhú bā yīn
- 成語解釋:
- 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八音:金、石、絲、木、竹、匏、土、革等八種樂器。指音樂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杜夔傳》:“夔善鐘律,聰思過人,絲竹八音,靡所不能。”
-
365
挺拔不群
- 成語拼音:
- tǐng bá bù qún
- 成語解釋:
- 挺拔:直立高聳。形容特立超群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史·沈遼傳》:“幼挺拔不群,長而好學尚友,傲睨一世。”
-
366
土八路
- 成語拼音:
- tǔ bā lù
- 成語解釋:
- 八路:八路軍。指非正規軍,引申為土氣的人
- 成語出處:
-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51回:“汽車上的敵人,聽見山坡上有人叫喊,一看是幾個‘土八路’,跳下車來。”
-
367
頭發胡子一把抓
- 成語拼音:
- tóu fā hú zǐ yī bǎ zhuā
- 成語解釋:
- 比喻做事不細致,對于不同的問題不能區別對待而是籠統處理
- 成語出處:
- 艾蕪《南行記》:“頭發胡子一把抓,全不分青紅皂白。”
-
368
偷雞不著蝕把米
- 成語拼音:
- tōu jī bù zhe shí bǎ mǐ
- 成語解釋:
- 俗語。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虧。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25回:“這艄公好晦氣!卻不是‘偷雞不著,反折了一把米’?”
-
369
投機倒把
- 成語拼音:
- tóu jī dǎo bǎ
- 成語解釋:
- 指利用時機;使用違法手段擾亂市場;牟取暴利。投機:利用時機鉆空子。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47章:“投機倒把是不符合政策條文的事情,彎彎繞那家伙能干這樣傻事?”
-
370
投石拔距
- 成語拼音:
- tóu shí bá jù
- 成語解釋:
- 見“投石超距”。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甘延壽傳》:“投石拔距,位于等次。”
-
371
圖王霸業
- 成語拼音:
- tú wáng bà yè
- 成語解釋:
- 圖:謀求;霸業:稱霸。指謀求稱王稱霸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13回:“你這廝只是睦州一伙村夫,量你有甚福祿,妄要圖王霸業,不如及早投降,免汝一死。”
-
372
痛心拔腦
- 成語拼音:
- tòng xīn bá n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傷心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陸機與長沙顧母書,述從祖弟士橫死。乃言,痛心拔腦,有如孔懷。”
-
373
王八羔子
- 成語拼音:
- wáng bā gāo zǐ
- 成語解釋:
- 王八:俗稱烏龜或鱉。比喻妻子不忠、偷人養漢的丈夫以及壞小子
- 成語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9回:“吳二浪子那個王八羔子,我們在牢里的時候,他同賈大妮子天天在一塊兒。”
-
374
尾巴難藏
- 成語拼音:
- wěi bā nán cáng
- 成語解釋:
- 指不能藏住自己的尾巴
- 成語出處:
-
375
威風八面
- 成語拼音:
- wēi fēng bā mi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神氣十足,聲勢懾人。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鄙人面奉御旨,辦理‘七七’周年紀念——有人早就這樣替我宣傳出去了——應該是威風八面的事。”
-
376
五花八門
- 成語拼音:
- wǔ huā bā mén
- 成語解釋:
-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戲子一個個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極新鮮的靠子,跑上場來,串了一個五花八門。”
-
377
五行八作
- 成語拼音:
- wǔ háng bā zuò
- 成語解釋:
- 泛指各行各業。
- 成語出處:
- 老舍《龍須溝》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沒你這一行。”
-
378
烏焦巴弓
- 成語拼音:
- wū jiāo bā gōng
- 成語解釋:
- 烏:黑色;焦:火力過猛,使東西燒成炭樣。原是《百家姓》中的四個姓氏。比喻燒得墨黑。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演義》第五回:“良弼正要進門,猛聽得一聲怪響,不禁卻顧,可巧彈落腳旁,把左足轟得烏焦巴弓,呼痛未終,已是暈倒。”
-
379
枉口拔舌
- 成語拼音:
- wǎng kǒu bá s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信口胡說。多指造謠生事,惡意中傷。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5回:“是那個嚼舌根的?沒空生有,枉口拔舌,調唆你來欺負老娘!”
-
380
妄口巴舌
- 成語拼音:
- wàng kǒu bā s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胡言亂語。有時也指造謠污蔑。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還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這樣惡誓么?”
* ba成語,ba的成語,帶ba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