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ba的漢字
拼音是ba的字有:把、八、吧、巴、罷、伯、爸、拔、霸、壩、叭、跋、扒、疤、笆、靶、芭、耙、粑、魃、捌、灞、鈀、岜、鲅、菝、茇、鲃、鲌、鮊、跁、魞、軷、豝、羓、胈、蚆、罷、釟、鮁、鼥、丷、仈、??、犮、叐、玐、朳、??、?、?、??、弝、??、夿、??、抜、??、??、??等。
漢字 | 拼音 | 解釋 |
---|---|---|
把 | bǎ|bà | [bǎ]1.用手握住:把舵。兩手把著沖鋒槍。2.從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兒兩腿,讓他大小便:把尿。3.把持;把攬:要信任群眾,不要把一切工作都把著不放手。4.看守;把守:把大門。把住關口。5.緊靠:把墻角兒站著。把著胡同口兒有個小飯館。6.約束住使不裂開:用鐵葉子把住裂縫。7.給(gěi)8.車把:那輛車的把折(shé)了。9.把東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把。秫秸把。10.姓。11.“把”的賓語都是確定的。b)用“把”的句子,動詞后邊有附加成分或補語,或前邊有“一”等特種狀語。但在詩歌戲曲里可以不帶:扭轉身來把話講。c)用“把”的句子,動詞后頭一般不帶賓語,但有時帶:把衣服撕了個口子。把這兩封信貼上郵票發出去。d)用“把”的句子,有時候后面不說出具體的動作,這種句子多半用在表示責怪或不滿的場合:我把你個糊涂蟲啊!e)近代漢語里“把”曾經有過“拿”的意思,現代方言里還有這種用法(“那個人不住地把眼睛看我”)。12.加在“百、千、萬”和“里、丈、頃、斤、個”等量詞后頭,表示數量近于這個單位數(前頭不能再加數詞):個把月。百把塊錢。斤把重。13.指拜把子的關系:把兄。把嫂。[bà]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壺把兒。撣子把兒。2.花、葉或果實的柄:花把兒。梨把兒。 |
八 | bā | 1.七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 |
吧 | bā|ba | [bā]1.形容槍聲、物體斷裂聲等:槍聲吧吧直響。吧的一聲,把樹枝折斷了。2.抽(煙):他吧了一口煙,才開始說話。3.出售酒水、食品或供人從事某些休閑活動的場所:酒吧。網吧。吧女。[英bar][ba]1.用在祈使句末,使語氣變得較為舒緩:咱們走吧。幫幫他吧。你好好兒想想吧。同志們前進吧!2.用在陳述句末,使語氣變得不十分確定:他是上海人吧。你明天能見到他吧。小張大概不會來了吧。3.用在疑問句末,使原來的提問帶有揣測、估計的意味:這座樓是新蓋的吧?。您就是李師傅吧?4.在句中表示停頓,帶假設的語氣(常常對舉,有兩難的意味):走吧,不好;不走吧,也不好。 |
巴 | bā | 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
罷 | bà|ba|pí | [bà]1.停,歇:罷休。罷工。罷課。罷市。罷論(打消了打算)。罷筆(停止寫作)。2.免去,解除:罷免。罷官。罷職。罷黜。3.完了,畢:吃罷飯。[pí]古同“疲”,累。[ba]同“吧”。 |
伯 | bó|bǎi|bà | [bǎi]見〖大伯子〗。[bó]1.伯父:大伯。表伯。2.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伯兄。3.姓。4.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
爸 | bà | 爸爸,稱父親。 |
拔 | bá | 1.把固定或隱藏在其他物體里的東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劍。拔刺。拔了一顆牙。拔了禍根。2.吸出(毒氣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選(多指人才):選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類拔萃。6.奪取;攻克(據點、城池等):連拔敵軍三個據點。7.把東西放在涼水里使變涼: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
霸 | bà | 1.依靠權勢蠻橫地欺壓群眾的壞人:惡霸。2.霸占:軍閥混戰,各霸一方。3.古代諸侯聯盟的首領:春秋五霸。4.指霸權主義:反帝反殖反霸。 |
壩 | bà | 1.攔水的建筑物:攔河壩。大壩。2.壩子,西南地區稱平地或平原。用于地名時多單說,如沙坪壩(在重慶)。 |
叭 | bā | 1.擬聲詞。斷裂、敲打等的聲音:叭的一聲折斷了。2.佛教咒語用字。 |
跋 | bá | 1.在山上行走:跋山涉水。2.一般寫在書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內容大多屬于評介、鑒定、考釋之類:跋語。題跋。本書的跋寫得很精彩。 |
扒 | bā|pá | [bā]1.抓著;用手指緊緊扣住:扒著欄桿。2.刨;挖:扒土。3.剝;脫掉:扒羊皮。[pá]1.用手或耙子使東西聚攏或散開:扒草。扒土。2.用手搔、抓:扒癢。3.一種烹飪方法。先將原料(整塊或整只的雞鴨等)煮至半熟,再放到油鍋里炸,最后用文火煮酥。4.竊取別人身上的財物:扒竊。扒手。 |
疤 | bā | 1.瘡口或傷口長好后留下的痕跡:瘡疤。傷疤。2.器物上像疤一樣的痕跡:碗蓋上有個疤。 |
笆 | bā | 用竹片或樹的枝條編成的片狀器物:荊笆。竹篾笆。 |
靶 | bǎ | 靶子,練習、比賽射箭或射擊用的目標:打靶。 |
芭 | bā | 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 |
耙 | bà|pá | [pá]1.耙子:釘耙。糞耙。2.用耙子平整土地或聚攏、散開柴草、谷物等:地已耙好了。把麥子耙開曬曬。[bà]1.碎土、平地的農具。它的用處是把耕過的地里的大土塊弄碎弄平。有釘齒耙和圓盤耙等。2.用耙弄碎土塊:三犁三耙。那塊地已經耙過兩遍了。 |
粑 | bā | 〈方〉餅類食物:糍粑。玉米粑粑。 |
魃 | bá | 旱魃,傳說中指造成旱災的鬼怪。 |
捌 | bā | 數目“八”的大寫。多用于票證、賬目等。 |
灞 | bà | 灞河,水名,在陜西。 |
鈀 | bǎ|pá | [bǎ]金屬元素,符號Pd(palladium)。銀白色,化學性質不活潑,能大量吸附氫氣。用作催化劑,也用來制特種合金等。[pá]同“耙”(pá)。 |
岜 | bā | 地名用字:岜山(在山東)。岜謀(在廣西)。 |
鲅 | bà | 即“馬鮫” |
菝 | bá | 〔菝葜〕俗稱金剛刺。落葉攀緣狀灌木。莖有刺和卷須,葉子多為橢圓形,花黃綠色,漿果球形。根狀莖可供藥用。葜(qiā)。 |
茇 | bá | 1.草木的根。2.在草舍住宿:“勿剪勿伐,召伯所茇。”3.拔除。4.古同“跋”。5.姓。 |
鲃 | bā|bà | [bā]魚類的一屬,體側扁或亞圓筒形,有口須,背鰭有的有硬刺,種類繁多。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澗溪中。[bà]同“鲅”。 |
鲌 | bó|bà | [bà]同“鲅”。[bó]魚,身體側扁,腹部有肉棱,背鰭有硬刺。生活在淡水中,吃魚、蝦和水生昆蟲等。 |
鮊 | bó|bà | [bó]魚類的一屬,身體延長,側扁,為淡水經濟魚類之一。常見的有“翹嘴紅鮊”、“短尾鮊”等。[bà]同“鮁”。 |
跁 | bà|páo | [páo]〔跁跒〕a.蹲;b.爬行。[bà]1.〔跁跒〕不肯前。2.〔跁踦〕矮人。 |
魞 | bā|bà | [bā]日本漢字。捕魚用的魚籠子。[bà]義未詳。 |
軷 | bá | 古代祭路神稱“軷”。祭后以車輪碾過祭牲,表示行道無艱險:“取羝以軷。” |
豝 | bā | 母豬。 |
羓 | bā | 干肉。 |
胈 | bá | 人腿上的毛。 |
蚆 | bā | 〔海蚆〕古書上說的一種貝。 |
罷 | bà|ba|pí | [bà]1.停,歇:罷休。罷工。罷課。罷市。罷論(打消了打算)。罷筆(停止寫作)。2.免去,解除:罷免。罷官。罷職。罷黜。3.完了,畢:吃罷飯。[ba]同“吧”。[pí]古同“疲”,累。 |
釟 | bā | 治金。 |
鮁 | bà | 同“鲅”。 |
鼥 | bá | 見〔鼧鼥〕 |
丷 | bā | 古同“八”,一般用作偏旁。 |
仈 | bā | 姓氏。 |
?? | bā | |
犮 | bá | [bá]1.古同“拔”。2.古同“跋”,踩;踏;登。3.犬跑的樣子。[quǎn]古同“犬”。 |
叐 | bá | 1.狗跑的樣子。2.古同“跋”。3.古同“拔”。 |
玐 | bā | 玉聲。 |
朳 | bā | 無齒的耙子。 |
?? | bā | ??bā ㄅㄚ ◎ 挖;扒。 |
? | bá|pō | 推;擊。 |
? | bǎ|fú|pá | [bǎ]〈方〉[??]屎,糞便,幼兒用語。[pá]〈方〉量次。堆,次(用指糞便)[fú]無解釋。 |
?? | bā | bā(ㄅㄚ)⒈ 同“豝”。 |
弝 | bà | 弓的中部,射箭時握弓的地方。 |
?? | bā | |
夿 | bā | 奤夿屯(Hǎbātún),地名,在北京。 |
?? | bā | ??bā ㄅㄚ ◎ 同“釟”。 |
抜 | bá | 同“拔”(日本漢字)。 |
?? | bá | ●??bá ㄅㄚˊ 《廣韻》蒲撥切,入末並。月部。同“茇”。茅屋;屋舍。《説文?廣部》:“??,舍也。《詩》曰:‘召伯所??。’”《玉篇?廣部》:“??,草舍也。今作茇。” 下。《玉篇?廣部》:“??,下也。” 【漢典】 |
?? | ba | |
?? | bā |
* ba拼音專題為您提供拼音是ba的漢字列表,包括ba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和輕聲的所有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