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a的成語 (433個)

    321

    七灣八拐

    成語拼音:
    qī wān bā guǎi
    成語解釋:
    亦作“七彎八拐”。①多處彎曲,不斷轉變方向。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當。
    成語出處:
    郭沫若《孔雀膽》第四幕第一場:“好啦,好啦,不要太自負了,被你七灣八拐的幾下子,連我都拿不定主意來了。”
    322

    七歪八扭

    成語拼音:
    qī wāi bā niǔ
    成語解釋:
    形容歪斜不正。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八十四回:“一路沖浸之處,不可勝數,慢說房屋四分五落,連樹木也是七歪八扭。”
    323

    七言八語

    成語拼音:
    qī yán bā yǔ
    成語解釋:
    形容人多語雜。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三回:“妹子一心想笑話,你們七言八語,那里還敢理會,實實不曾聽得。”
    324

    七縱八橫

    成語拼音:
    qī zòng bā héng
    成語解釋:
    形容奔放自如。
    成語出處: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及其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矣。”
    325

    七折八扣

    成語拼音:
    qī zhé bā kòu
    成語解釋:
    比喻折扣很大,減掉了很多。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8回:“這里的客店錢,就拿兩塊洋錢出來,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強用了。”
    326

    七嘴八舌

    成語拼音:
    qī zuǐ bā shé
    成語解釋:
    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也比喻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
    成語出處:
    《好逑傳》第五回:“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忽被鐵公子攔住,便七嘴八舌地亂嚷。”
    327

    七足八手

    成語拼音:
    qī zú bā shǒu
    成語解釋:
    見“七腳八手”。
    成語出處:
    沙汀《替身》:“這時候,那個可憐的鹽客,已經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328

    七子八婿

    成語拼音:
    qī zǐ bā xù
    成語解釋:
    唐郭子儀有子八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見《舊唐書·郭子儀傳》。后因以“七子八婿“形容子、婿眾多。
    成語出處:
    《舊唐書·郭子儀傳》載:唐郭子儀有子八人,婿七人,皆朝廷重官。
    329

    七張八嘴

    成語拼音:
    qī zhāng bā zuǐ
    成語解釋:
    同“七嘴八張”。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六回:“岳大爺見兄弟們七張八嘴,心中暗想:‘我若不去,眾兄弟把我看輕了,只道我沒有膽量了。’”
    330

    七嘴八張

    成語拼音:
    qī zuǐ bā zhāng
    成語解釋:
    形容人多語雜。
    成語出處:
    《東周列國志》第三二回:“眾官員一擁而前,七嘴八張的,都問道:‘世子何在?’”
    331

    十八般兵器

    成語拼音: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成語解釋:
    本指刀槍劍戟等十八種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種武器。亦比喻多種技能。
    成語出處:
    清 郭小亭《濟公全傳》第六十回:“馬靜一瞧,大殿前擺著家伙,十八般兵器,一應俱全。”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若論十八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332

    十八般武藝

    成語拼音:
    shí bā bān wǔ yì
    成語解釋:
    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領。亦泛指多種武藝。②比喻多種技能。
    成語出處:
    元 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憑著俺十八般武藝,定下了六十四處征塵。”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史進每日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锏劍鏈撾,斧鉞并戈戟,牌棒與槍叉。”
    333

    誓不罷休

    成語拼音:
    shì bù bà xiū
    成語解釋:
    發誓不達目的決不甘休
    成語出處: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二章:“田文鏡下了決心,不查個青紅皂白誓不罷休。”
    334

    十八層地獄

    成語拼音:
    shí bā céng dì yù
    成語解釋:
    層:重。地獄: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靈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死后進入十八層地獄,不得翻身。比喻悲慘的報應。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我賴了你的,我墮十八層地獄。”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九卷:“分明是十八層地獄的苦鬼,直升到三十三天去了。”
    335

    善罷干休

    成語拼音:
    shàn bà gān xiū
    成語解釋:
    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罷休。好好地解決糾紛,不再鬧下去(多用于否定)。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五回:“他看見奶奶比他標致,可比他得人心兒,他就肯善罷干休了?”
    336

    善罷甘休

    成語拼音:
    shàn bà gān xiū
    成語解釋:
    輕易地了結糾紛;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闖。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奶奶就是讓著他,他見奶奶比他標致,又比他得人心兒,他就善罷甘休了?”
    337

    四沖八達

    成語拼音:
    sì chōng bā dá
    成語解釋:
    同“四沖六達”。
    成語出處: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橫通》:“然通之為名,蓋取譬于道路,四沖八達,無不可至,謂之通也。”
    338

    神采英拔

    成語拼音:
    shén cǎi yīng bá
    成語解釋:
    謂人的容貌、儀態英俊非凡。
    成語出處:
    《陳書·江總傳》:“爾操行殊異,神采英拔,后之知名,當出吾右。”
    339

    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成語拼音:
    shě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
    成語解釋:
    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成語出處:
    《紅樓夢》第六十八回:“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340

    四方八面

    成語拼音:
    sì fāng bā miàn
    成語解釋:
    到處;各個方面。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懷岳禪師》:“忽遇四方八面來怎么生?”宋·楊萬里《過百家渡四絕句》之二:“莫問早行奇絕處,四方八面野香來。”
    * ba成語,ba的成語,帶b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