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ba的成語 (433個)

    341

    四荒八極

    成語拼音:
    sì huāng bā jí
    成語解釋:
    四面八方極偏遠之地。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八駿圖》詩:“四荒八極蹋欲遍,三十二蹄無歇時。”
    342

    收鑼罷鼓

    成語拼音:
    shōu luó bà gǔ
    成語解釋:
    停止敲擊鑼鼓。比喻結束,結尾。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格局》:“骨肉團聚,不過歡笑一場,以此收鑼罷鼓,有何趣味。”
    343

    四鄰八舍

    成語拼音:
    sì lín bā shè
    成語解釋:
    指左右鄰居
    成語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六回:“那成家一般也動了諸親百眷、四鄰八舍,送人情,斗分子,雖然娶妾,倒也四司六局,一毫不茍。”
    344

    四面八方

    成語拼音:
    sì miàn bā fāng
    成語解釋: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東、南、西、北四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圍。指周圍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 卷九 學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說個道理,未嘗說出大頭腦處,然四面八方合聚湊來,也自見得個大頭腦。”
    345

    四平八穩

    成語拼音:
    sì píng bā wěn
    成語解釋:
    原形容說話做事穩當。現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新精神的意思。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穩,心中暗喜。”
    346

    說七說八

    成語拼音:
    shuō qī shuō bā
    成語解釋:
    總之,不管怎么說
    成語出處:
    347

    恃強爭霸

    成語拼音:
    shì qiáng zhēng bà
    成語解釋:
    憑借自己的強大爭奪霸權
    成語出處:
    丁寅生《孔子演義》第一回:“只為他生在恃強爭霸、政出權門的春秋時代,和他所抱的王道主意,有些捍格不通,以致棲棲皇皇了一世。”
    348

    四時八節

    成語拼音:
    sì shí bā jié
    成語解釋: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八節: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節氣。
    成語出處:
    唐 杜甫《狂歌行贈四兄》:“四時八節還拘禮,女拜弟妻男拜弟。”
    349

    上樹拔梯

    成語拼音:
    shàng shù bá tī
    成語解釋:
    比喻引誘別人上前而斷絕他的退路。
    成語出處:
    宋 曉瑩《羅湖野錄》第一卷引宋 黃庭堅與興化海老手帖:“此事黃龍興化亦當作助道之緣,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樹拔卻梯也。”
    350

    三頭八臂

    成語拼音:
    sān tóu bā bì
    成語解釋:
    見“三頭六臂”。
    成語出處:
    《法苑珠林》卷九:“[修羅道者]體貌粗鄙,每懷瞋毒,棱層可畏,擁聳驚人,并出三頭,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351

    四通八達

    成語拼音:
    sì tōng bā dá
    成語解釋:
    通、達:暢通無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成語出處:
    《子華子 晏子問黨》:“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
    352

    四亭八當

    成語拼音:
    sì tíng bā dàng
    成語解釋:
    亭、當:即停當,妥貼。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貼。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答呂伯恭書》:“不知如何整頓得此身心四亭八當,無許多凹凸也。”
    353

    四停八當

    成語拼音:
    sì tíng bā dāng
    成語解釋:
    見“四亭八當”。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卷:“須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間,自然見個道理,四停八當。”
    354

    樹同拔異

    成語拼音:
    shù tóng bá yì
    成語解釋:
    謂提倡相同的,排斥不同的。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稷下賦》:“下論孔墨,上述羲炎,樹同拔異,辨是分非。”
    355

    三臺八座

    成語拼音:
    sān tái bā zuò
    成語解釋:
    泛指高官重臣。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0回:“這叫做‘獅象捍門’,三臺八座都是有分的。”
    356

    十萬八千里

    成語拼音:
    shí wàn bā qiān lǐ
    成語解釋:
    形容相距極遠。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24回:“行者道:‘十萬八千里。十停中還不曾走了一停哩。’”
    357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

    成語拼音: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luò
    成語解釋:
    落:下降。比喻心情不安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4卷:“自實心里好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盤上螞蟻,一霎也站腳不住。”
    358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成語拼音: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xià
    成語解釋:
    比喻心情不安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6回:“那胡正卿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尋思道:‘既是好意請我們吃酒,如何這般相待,不許人動身?’”
    359

    四鄉八鎮

    成語拼音:
    sì xiāng bā zhèn
    成語解釋:
    泛指周圍的許多鄉村和集鎮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當下統率大隊走到鄉下,東南西北,四鄉八鎮。整整兜了一個大圈子。”
    360

    十有八九

    成語拼音:
    shí yǒu bā jiǔ
    成語解釋:
    指絕大多數,大致不差,差不離。
    成語出處:
    唐 杜甫《負薪行》:“土風坐男使女立,男當門戶女出入。十有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
    * ba成語,ba的成語,帶ba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