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大全 成語列表 (40928個)
-
121
不恥下問
- 成語拼音:
- bù chǐ xià wèn
- 成語解釋:
- 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求教。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何晏集解:“下問,謂凡在己下者。”
-
122
不可思議
- 成語拼音:
- bù kě sī yì
- 成語解釋:
- 原是佛教用語;指神秘奧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語表達。后形容對事物情況、發展變化或言論無法想象很難理解。
- 成語出處:
- 《維摩詰經 不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慧遠義記:“不思據心,不議就口,解脫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
-
123
不屑一顧
- 成語拼音:
- bù xiè yī gù
- 成語解釋:
- 不屑:認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顧: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成語出處:
-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
124
出乎意料
- 成語拼音:
- chū hū yì liào
- 成語解釋:
- 指出人意料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發刊詞》:“準備對付可能的突然事變,使黨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變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損失。”
-
125
鶴立雞群
- 成語拼音:
- hè lì jī qūn
- 成語解釋:
-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
126
戛然而止
- 成語拼音:
- jiá rán ér zhǐ
- 成語解釋:
- 戛然:像聲詞。聲音突然停止。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滿場生旦凈末,同聲一個曲牌,也聽不來南腔北調,只覺得如出一口。唱了幾套,戛然而止。”
-
127
井然有序
- 成語拼音:
- jǐng rán yǒu xù
- 成語解釋:
- 井然:整整齊齊的樣子。有條理;有次序;整齊不亂。
- 成語出處:
- 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以制產、重農、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
128
精忠報國
- 成語拼音:
- jīng zhōng bào guó
- 成語解釋:
- 精心忠誠;報效祖國。
- 成語出處:
- 《北史 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
129
翩翩起舞
- 成語拼音:
- piān piān qǐ wǔ
- 成語解釋:
- 輕捷飄逸地跳起舞來。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
130
秋高氣爽
- 成語拼音:
- qiū gāo qì shuǎng
- 成語解釋:
- 形容秋季天空晴朗;氣候涼爽宜人。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崔氏東山草堂》詩:“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暗風吹亂蛩悲咽。”
-
131
七嘴八舌
- 成語拼音:
- qī zuǐ bā shé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多嘴雜;議論紛紛。也比喻讓別人充分發表意見。
- 成語出處:
- 《好逑傳》第五回:“眾人正跑得有興頭上,忽被鐵公子攔住,便七嘴八舌地亂嚷。”
-
132
人跡罕至
- 成語拼音:
- rén jì hǎn zhì
- 成語解釋:
- 罕:少。人的足跡很少到達。指荒涼偏辟的地方很少有人來過。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孝武紀二》:“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舟車不通,人跡罕至。”
-
133
人壽年豐
- 成語拼音:
- rén shòu nián fēng
- 成語解釋:
- 人長壽;年成也好。形容太平興旺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蕭統《文選 潘岳》:“宜其民和年登。”李善注引作“人和年豐。”
-
134
四面八方
- 成語拼音:
- sì miàn bā fāng
- 成語解釋:
-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東、南、西、北四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圍。指周圍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 卷九 學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說個道理,未嘗說出大頭腦處,然四面八方合聚湊來,也自見得個大頭腦。”
-
135
太平盛世
- 成語拼音: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成語解釋:
- 指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的時代。比喻非常興盛安定的社會。太平:社會安定。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余謂太平盛世,元夕張燈,不為過侈。”
-
136
嘆為觀止
- 成語拼音:
- tàn wéi guān zhǐ
- 成語解釋:
- 看到這里就夠了;不必再看別的。指贊美所見的事物好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
137
微不足道
- 成語拼音:
- wēi bù zú dào
- 成語解釋:
- 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談。
- 成語出處:
- 清 閻爾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讀古人書,遇古人有氣誼、事功、文章者,輒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
138
相得益彰
- 成語拼音:
- xiāng dé yì zhāng
- 成語解釋:
- 益:更加;彰:明顯。指兩個人或兩件事互相配合;雙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顯示出來。
- 成語出處:
- 漢 王褒《圣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
139
歇斯底里
- 成語拼音:
- xiē sī dǐ lǐ
- 成語解釋: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成語出處:
- 茅盾《嚴霜下的夢》:“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見許多狼,張開了鋸樣的尖嘴,在撕碎美麗的身體。”
-
140
贊不絕口
- 成語拼音:
- zàn bù jué kǒu
- 成語解釋:
- 贊:稱贊;絕:停。不住口地稱贊。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假神仙大鬧華光廟》:“字勢飛舞,魏生贊不絕口。”
* 網站提供40929個成語大全和成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