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安定的成語 (94個)
-
1
定國安邦
- 成語拼音:
- dìng guó ān bāng
- 成語解釋: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枉了你揚威耀武,盡忠歆節,定國安邦,偏容他鴟鸮弄舌,烏鴉展翅,強配鸞鳳。”
-
2
安邦定國
- 成語拼音:
- ān bāng dìng guó
- 成語解釋:
- 邦:古代諸侯的封國;后泛指國家。定:使安定。使國家安定、鞏固。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衣襖車》第一折:“老將軍無陣云收,若題著安邦定國,受賞封侯。”
-
3
安神定魄
- 成語拼音:
- ān shén dìng pò
- 成語解釋:
- 安:安定,安穩;魄:魂魄。指安定心神,穩定神智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劑,連進了數次粥湯,被眾人扶入寢室,一夜穩睡。”
-
4
心安神定
- 成語拼音:
- xīn ān shén dìng
- 成語解釋:
- 心神都很安定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紫鵑自那日也著實后悔,如今日夜辛苦,并沒有怨意。襲人等皆心安神定。”
-
5
安魂定魄
- 成語拼音:
- ān hún dìng pò
- 成語解釋:
- 魂、魄:人的靈氣、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 成語出處:
-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十四出:“不尋常,安魂定魄賽過反精香。”
-
6
動蕩不安
- 成語拼音:
- dòng dàng bù ān
- 成語解釋: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陳文婷談起,兩人都覺得縱然社會上動蕩不安,革命的前途還是光明的,樂觀的。”
-
7
漂泊無定
- 成語拼音:
- piāo bó wú dìng
- 成語解釋:
- 泊:停留。比喻東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 成語出處:
- 宋 范成大《元夜憶群從》:“遙憐好兄弟,飄泊雨江村。”
-
8
神安氣定
- 成語拼音:
- shén ān qì dìng
- 成語解釋:
- 神:精神。指內心十分安定
- 成語出處:
- 金·王丹桂《洞仙歌·示門人》:“下虔心,苦志挫銳摧強;忘寵辱,自得神安氣定。”
-
9
忐忑不安
- 成語拼音:
- tǎn tè bù ān
- 成語解釋:
-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來。忐忑:心神不安定。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兩道聽了這話,心里忐忑不定。”
-
10
動蕩不定
- 成語拼音:
- dòng dàng bù dìng
- 成語解釋: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
11
飄泊無定
- 成語拼音:
- piāo bó wú dìng
- 成語解釋:
- 飄泊:隨水漂流或停泊;泊:停留;暫住。隨水漂流到哪兒就停在哪兒;沒有一定的方向。比喻東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 成語出處:
- 宋 范成大《元夜憶群從》:“遙憐好兄弟,飄泊雨江村。”
-
12
心神不定
- 成語拼音:
- xīn shén bù dìng
- 成語解釋:
- 定:安定。心里煩躁,精神不安。
- 成語出處:
- 《平妖傳》第五回:“這般繁華去處,怕你們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來。”
-
13
安邦治國
- 成語拼音:
- ān bāng zhì guó
- 成語解釋:
- 使國家安定太平。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伐晉興齊》:“薦賢舉善是吾心,安邦治國訪知音。”
-
14
安定團結
- 成語拼音:
- ān dìng tuán jié
- 成語解釋:
- 指形勢、秩序、生活安穩,民眾氣氛和睦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軍隊要整頓》:“我們要遵照毛澤東同志關于安定團結的指示,整頓軍隊。”
-
15
撫綏萬方
- 成語拼音:
- fǔ suí wàn fāng
- 成語解釋:
- 撫綏:安定、安撫;萬方:萬邦,萬族。指安定天下。
- 成語出處:
- 《尚書·太甲上》:“天監厥德,用集大命,撫綏萬方。”
-
16
天下太平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成語解釋:
- 全國或世界局勢穩定。形容社會安定;秩序良好。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
17
傳檄而定
- 成語拼音:
- chuán xí ér dìng
- 成語解釋:
- 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 成語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
18
安身立命
- 成語拼音:
- ān shēn lì mìng
- 成語解釋: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學人不據地時如何?’師云:‘汝向什么處安身立命?’”
-
19
兵荒馬亂
- 成語拼音: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成語解釋: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成語出處: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
20
浮蹤浪跡
- 成語拼音:
- fú zōng làng jì
- 成語解釋:
- 浮:飄浮;浪:流浪。飄浮不定的蹤影,到處流浪的足跡。比喻四處飄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 成語出處:
- 元·王子一《誤入桃園》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為,敢欺侮咱浮蹤浪跡。”
* 關于安定的成語 形容安定的成語 描述安定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