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檄而定的意思 傳檄而定的讀音和出處
- 傳
- 檄
- 而
- 定
- 成語名稱:
- 傳檄而定
- 成語拼音:
- [chuán xí ér dìng]
- 成語解釋:
- 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 成語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 成語例句:
- 獲操則威震天下,中原雖廣,可傳檄而定。(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指不戰而勝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傳檄而定
- 英文翻譯:
- surrender the enemy without forc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傳檄而定”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史記的成語 比如的成語 C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文書 平定 比喻 出兵 可以 降服 敵方 安定 局勢
“傳檄而定”的單字解釋
【傳】:[chuán]1.由一方交給另一方;由上代交給下代:流傳。由前向后傳。古代傳下來的文化遺產。2.傳授:師傳。把自己的手藝傳給人。3.傳播:宣傳。勝利的消息傳遍全國。4.傳導:傳電。傳熱。5.表達:傳神。傳情。6.發出命令叫人來:傳訊。把他傳來。7.傳染:這種病傳人。8.姓。[zhuàn]敘述歷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說名稱):《水滸傳》。《呂梁英雄傳》。
【檄】:1.檄文:羽檄(古時征兵的軍書,上插鳥羽)。2.用檄文曉諭或聲討:檄告天下。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定】:1.平靜;穩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壞了,表針定住不動了。3.決定;使確定:商定。定計劃。開會時間定在明天上午。4.已經確定的;不改變的:定理。定論。定局。5.規定的:定量。定時。定期。6.約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勝利。8.姓。
“傳檄而定”的近義詞
“傳檄而定”的相關成語
“傳檄而定”的關聯成語
傳字的成語
檄字的成語
而字的成語
定字的成語
傳開頭的成語
檄開頭的成語
而開頭的成語
定開頭的成語
chuan的成語
xi的成語
er的成語
ding的成語
cxed的成語
傳檄什么什么的成語
傳什么而什么的成語
傳什么什么定的成語
什么檄而什么的成語
什么檄什么定的成語
什么什么而定的成語
“傳檄而定”造句
在特殊的情況下,有些叛亂是可以傳檄而定的。
他竟對一個女傭人騙財騙色,干這種傳檄而定之事的人,簡直是禽獸不如。
這支太平軍的戰略目的是想要打下北京城,然后把天下傳檄而定。
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
更率眾鳴鼓建旗,逾太行,入上黨,先聲后實,傳檄而定。
通電所至,舉國沸騰,謂天下傳檄而定。
以禪讓而登上大寶,天下可傳檄而定。
以圖相機剿滅,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夾攻,逆賊可擒,京東西可傳檄而定也。
為今日計,當嚴申紀律,秋毫勿犯,任賢撫眾,使近悅遠來,官仍其職,民仍其業,錄其賢能,恤其無辜,而大河以北可傳檄而定也。
好吧,雖說根據黃巢入關之中,這些關中兵將們,連望風而降都談不上,可謂傳檄而定,但總的來說,這些瀕臨忠誠警戒值得藩鎮,比上不足,比下還是有余的。
* 傳檄而定的意思 傳檄而定的成語解釋 傳檄而定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