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道的成語 (373個)

    121

    怨聲滿

    成語拼音:
    yuàn shēng mǎn dào
    成語解釋:
    路。怨恨的聲音充滿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和怨恨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滿。”
    122

    怨聲載

    成語拼音:
    yuàn shēng zài dào
    成語解釋:
    載:充滿;路。怨恨的聲音充塞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的強烈的不滿和怨恨。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載。”
    123

    一子悟,九族升天

    成語拼音: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九族:本人的父、祖父、曾祖、高祖和子、孫、曾孫、重孫。一個孩子領悟天,整個家族都能升到天堂去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一折:“常言:‘一子悟,九族升天’,不要錯過了。”
    124

    而廢

    成語拼音:
    zhōng dào ér fèi
    成語解釋:
    :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表記》:“鄉而行,中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后已。”
    125

    而止

    成語拼音:
    zhōng dào ér zhǐ
    成語解釋:
    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
    成語出處:
    宋·釋原《景德傳燈錄·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我求大法,豈可中而止。”
    126

    坦途

    成語拼音:
    zhèng dào tǎn tú
    成語解釋:
    坦:平而寬廣。直而平坦的大。比喻方向正確,前途光明的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總之,再不走荊棘,這邊就是茂林修竹;再不踏確犖,這邊便是正坦途。”
    127

    怨聲

    成語拼音:
    zài dào yuàn shēng
    成語解釋:
    怨恨之聲充滿路。形容不滿情緒十分普遍
    成語出處:
    清·感惺《斷頭臺·受獻》:“笑雌黃舌饒,黑符心驕,綠豆兒眼小,博得個載怨聲碧漢高。”
    128

    重逆無

    成語拼音:
    zhòng nì wú dào
    成語解釋:
    大逆不,行事不循理。
    成語出處:
    《漢書·吳王劉濞傳》:“而卬(楚王劉卬)等又重逆無,燒宗廟,鹵御物,朕甚痛之。”
    129

    志同

    成語拼音:
    zhì tóng dào hé
    成語解釋:
    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路;信仰。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陳思王植傳》:“及其見舉于湯武、周文,誠合志同,玄漠神通。”
    130

    岸然

    成語拼音:
    àn rán dào mào
    成語解釋:
    指嚴肅的神態。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貌。”
    131

    卑不足

    成語拼音:
    bēi bù zú dào
    成語解釋:
    :說,講。指卑下得不值一提
    成語出處:
    紹劇《龍虎斗》第三場:“此身卑不足,惟恐奸賊心存異志,宋室難安。”
    132

    而馳

    成語拼音:
    bèi dào ér chí
    成語解釋:
    背:背向;路;方向;馳:奔跑。朝著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彼此方向不同;目的完全相反。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與背馳于者,其去彌遠。”
    133

    而進

    成語拼音:
    bèi dào ér jìn
    成語解釋:
    倍:加倍;: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進。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
    134

    兼進

    成語拼音:
    bèi dào jiān jìn
    成語解釋:
    倍:加倍;: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進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22回:“迎二帝于沙漠,救生民于涂炭,爾其倍兼進,以慰朕懷。”
    135

    兼行

    成語拼音:
    bèi dào jiān xíng
    成語解釋:
    :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進
    成語出處:
    《孫臏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敵卷甲趨遠,倍兼行,倦病而不得息。”
    136

    兵革滿

    成語拼音:
    bīng gé mǎn dào
    成語解釋:
    兵:兵器;革:甲胄。兵器裝備胡亂遺棄,塞滿了路。形容戰禍傷亡慘重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寒溫》:“六國亡時,秦漢之際,諸侯相伐,兵革滿。”
    137

    不近

    成語拼音:
    bù jìn dào lǐ
    成語解釋:
    不近人情,不講理。
    成語出處:
    《古今小說 史弘肇龍虎君臣會》:“王保正,您好不近理!偌大一只狗子,怎地只把三百錢出來?須虧我。”
    138

    暴虐無

    成語拼音:
    bào nüè wú dào
    成語解釋:
    殘暴狠毒,喪盡義。
    成語出處:
    《晉書 桓彝傳》:“遂肆意酒色,暴虐無,多所殘害。”
    139

    拆白

    成語拼音:
    chāi bái dào zì
    成語解釋:
    把一個字拆成一句話的一種文字游戲。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俺孩子拆白字,頂真續麻,無般不曉,無般不會。”
    140

    授業

    成語拼音:
    chuán dào shòu yè
    成語解釋:
    傳授理,教授學業
    成語出處:
    唐·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授業、解惑也。”
    * 關于道道的成語 形容道道的成語 描述道道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