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道的成語 (373個)

    141

    稱孤

    成語拼音:
    chēng gū dào guǎ
    成語解釋:
    孤、寡:古代皇帝自稱。自封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統治者自居。
    成語出處:
    《宣和遺事》前集:“天子:‘咱八輩兒稱孤寡。’”
    142

    豺狼當

    成語拼音:
    chái láng dāng dào
    成語解釋:
    豺、狼:兩種兇殘的野獸;當:正當;當:橫在路中間擋路。豺狼兩種兇殘的野獸橫在路中間。比喻殘暴的人掌權得勢或違法橫行;也作“虎狼當路”。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平帝紀》:“豺狼當,安問狐貍!”
    143

    豺狼橫

    成語拼音:
    chái láng héng dào
    成語解釋:
    :橫在路中間。比喻壞人當權。
    成語出處:
    《漢書 孫寶傳》:“豺狼橫,不宜復問狐貍。”
    144

    拆牌

    成語拼音:
    chāi pái dào zì
    成語解釋:
    見“拆白字”。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行令猜拳頻遞盞,拆牌字漫傳鐘。”
    145

    慘無人

    成語拼音:
    cǎn wú rén dào
    成語解釋:
    慘:狠毒;殘暴;人:指對人的同情、尊重、愛護與關懷。殘忍毒辣;毫無人性。形容兇惡殘暴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楊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記》:“殺傷我人民,系累我婦孺,慘無人。”
    146

    不掇遺

    成語拼音:
    dào bù duō yí
    成語解釋:
    同“不拾遺”。
    成語出處:
    《新唐書·東夷傳·高麗》:“降、敗、殺人及剽動者斬,盜者十倍取償,殺牛馬者沒為奴婢,故不掇遺。”
    147

    邊苦李

    成語拼音:
    dào biān kǔ lǐ
    成語解釋:
    比喻庸才,無用之才。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48

    不拾遺,夜不閉戶

    成語拼音:
    dào bù shí yí,yè bù bì hù
    成語解釋:
    遺:遺失的東西;戶:門。東西丟在路上沒有人拾走,夜里睡覺都不需要關門防盜。形容社會風氣好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不拾遺。”西漢·戴圣《禮記·禮運》:“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
    149

    不相謀

    成語拼音:
    dào bù xiāng móu
    成語解釋:
    謂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會在一起共事。語本《論語·衛靈公》:“子曰:‘不同,不相為謀。’”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衛靈公》:“子曰:‘不同,不相為謀。’”
    150

    傍之筑

    成語拼音:
    dào bàng zhī zhù
    成語解釋:
    比喻無法成功的事。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如彼筑室于謀,是用不潰于成。”鄭玄注:“如當路筑室,得人而與之謀所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151

    長論短

    成語拼音:
    dào cháng lùn duǎn
    成語解釋:
    指評論好壞是非
    成語出處:
    丁玲《三日雜記》:“車子轉動的聲音擾成一片,人們在周圍長論短,娃娃們跑來跑去,喊著媽,哄笑著,鬧成一片。”
    152

    存目擊

    成語拼音:
    dào cún mù jī
    成語解釋:
    一個人具有深厚的德修養,人們只需一接觸便能感受得到。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153

    弟稱兄

    成語拼音:
    dào dì chēng xiōng
    成語解釋:
    朋友間以兄弟相稱,表示關系親密。
    成語出處:
    郭沫若《創造十年續篇》三:“一會兒要和你弟稱兄,一會兒還要罵得欠涅磐出世。”
    154

    大莫容

    成語拼音:
    dào dà mò róng
    成語解釋:
    原指孔子之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納不了他。后用以正確的理不為世間所接受。
    成語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夫子之,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155

    成語拼音:
    dōng dào zhǔ
    成語解釋: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156

    啖飯之

    成語拼音:
    dàn fàn zhī dào
    成語解釋:
    啖:吃。指謀生的途徑、方法
    成語出處:
    魯迅《隱士》:“登仕,是啖飯之,歸隱,也是啖飯之。”
    157

    寡稱孤

    成語拼音:
    dào guǎ chēng gū
    成語解釋:
    謂自封為王,稱霸一方。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陳倉路》第三折:“都待要分疆土,霸山川,尋戰討,相攻拒,出來的寡稱孤。”
    158

    高望重

    成語拼音:
    dào gāo wàng zhòng
    成語解釋:
    猶言德高望重。
    成語出處:
    鄭觀應《與青城山人書》:“高望重之人……一心一德,力行公天下之制,主張大同,聯合世界異同之民族,組織全球統一之政府。其所持之政綱,必以德為本。”
    159

    高益安,勢高益危

    成語拼音:
    dào gāo yì ān,shì gāo yì wēi
    成語解釋:
    益:更加;勢:權勢。德越高尚,為人處事好,就越安全;權勢越大,更容易濫用權力,剛愎自用,就越危險。
    成語出處:
    《史記·日者列傳》:“高易安,勢高益危。居赫赫之勢,失身且有日矣。”
    160

    高一尺,魔高一丈

    成語拼音:
    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成語解釋: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6卷:“高一尺,魔高一丈。冤業隨身,終須還賬。”
    * 關于道道的成語 形容道道的成語 描述道道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