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道兼行的意思 倍道兼行的讀音和出處
- 倍
- 道
- 兼
- 行
- 成語名稱:
- 倍道兼行
- 成語拼音:
- [bèi dào jiān xíng]
- 成語解釋:
-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進
- 成語出處:
- 《孫臏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敵卷甲趨遠,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
- 成語例句:
- 倍道兼行,召三方兵,大會于陳許之郊。★《晉書·景帝紀》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指加速行進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倍道兼行
- 英文翻譯:
- cover two days journey in one day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倍道兼行”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B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行程 路程 加速 速度 行進
“倍道兼行”的單字解釋
【倍】:1.跟原數相等的數,某數的幾倍就是用幾乘某數:三的五倍是十五。2.加倍:勇氣倍增。事半功倍。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兼】:1.把兩份并在一起;加倍:兼旬(二十天)。兼程。2.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兼職。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倍道兼行”的近義詞
“倍道兼行”的相關成語
“倍道兼行”的關聯成語
倍字的成語
道字的成語
兼字的成語
行字的成語
倍開頭的成語
道開頭的成語
兼開頭的成語
行開頭的成語
bei的成語
dao的成語
jian的成語
xing的成語
bdjx的成語
倍道什么什么的成語
倍什么兼什么的成語
倍什么什么行的成語
什么道兼什么的成語
什么道什么行的成語
什么什么兼行的成語
“倍道兼行”造句
為了徹底消滅敵人,我軍倍道兼行,一夜之間就挺進了一百多里,搶先占據了有利地形。
為了爭取時間,他帶領村干部采取了倍道兼行的工作,經過幾天幾夜的連續“作戰”。
十二月,爾朱兆以輕兵倍道兼行,從河橋西涉渡河。
而曦兒則由另一隊人護送,輕裝簡從,倍道兼行趕往萬里風云堡。
時義軍船率小陋,慮水戰不敵,至蕪湖,元景大喜,倍道兼行,聞石頭出戰艦,乃于江寧步上,于板橋立柵以自固。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
不顧整頓人馬,倍道兼行的來到了洛陽,試圖把在長安失去的,從洛陽城中找補回來。
根據史料,司馬懿乃倍道兼行,八日而兵至城下,而孟達在信中說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
* 倍道兼行的意思 倍道兼行的成語解釋 倍道兼行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