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起來的成語 (286個)

    201

    日高日上

    成語拼音:
    rì gāo rì shàng
    成語解釋:
    一天一天高,一天比一天向上長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
    202

    如運諸掌

    成語拼音:
    rú yùn zhū zhǎng
    成語解釋:
    象放在手心里擺弄一樣。形容事情辦非常容易。
    成語出處:
    《列子 楊朱》:“楊朱見梁王,言治天下如運諸掌。”
    203

    生齒日繁

    成語拼音:
    shēng chǐ rì fán
    成語解釋:
    生齒:指人口;繁:多。人口一天天多
    成語出處:
    宋·程頤《論十事札子》:“今則蕩然無法。富者跨州縣而莫之止,貧者流離餓殍而莫之恤,幸民雖多而衣食不足者,蓋無紀極,生齒日益繁而不為之制。”
    204

    深藏若虛

    成語拼音:
    shēn cáng ruò xū
    成語解釋:
    把寶物藏,好象沒有一樣。比喻人有真才實學而不外露。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05

    善刀而藏

    成語拼音:
    shàn dāo ér cáng
    成語解釋:
    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凈。將刀擦凈,收藏。比喻適可而止,自斂其才。
    成語出處:
    《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206

    疏而不漏

    成語拼音:
    shū ér bù lòu
    成語解釋: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成語出處:
    《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魏書·任城王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207

    死灰復燎

    成語拼音:
    sǐ huī fù liáo
    成語解釋:
    死灰:燒余的灰燼;復:又;燎:燃燒。冷灰重新燒了。比喻已經停止活動的事物又重新活動
    成語出處:
    清·豚廬《童子軍·逼獄》:“這個使不得,若非斬草除根,全消禍種,定要死灰復燎,自惹飛災。”
    208

    死灰復然

    成語拼音:
    sǐ huī fù rán
    成語解釋:
    比喻失勢者重新得勢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動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韓長孺列傳》:“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209

    拾金不昧

    成語拼音:
    shí jīn bù mèi
    成語解釋:
    昧:隱瞞;金:原指金錢;現泛指錢物;拾到東西不藏據為己有。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210

    深扃固鑰

    成語拼音:
    shēn jiōng gù yào
    成語解釋:
    把門窗關緊鎖嚴。比喻把事物的真相隱藏而不使之外露。
    成語出處:
    明·唐順之《永州祭柳子厚文》:“竊惟山川之與人文,同于擅天地之靈秘,顧若有神物愛惜乎其間,深扃固鑰而不輕以示。”
    211

    聲名狼藉

    成語拼音:
    shēng míng láng jí
    成語解釋:
    聲名:名譽;名聲;狼藉:傳說中狼群墊草而臥;時把草踏亂以消滅痕跡。后借以形容散亂;引申為破敗得不可收拾。形容聲望和名譽敗壞到極點;不可收拾。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蒙恬列傳》:“以其君為不明,以是籍于諸侯。”唐 司馬貞索隱:“言其惡聲狼藉,布于諸國。”
    212

    束馬懸車

    成語拼音:
    shù mǎ xuán chē
    成語解釋:
    束馬:把馬蹄包,防止馬滑倒;懸車:把車子鉤牢,以防脫落。把馬腳裹,把車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艱險情況。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封禪》:“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
    213

    勝人一籌

    成語拼音:
    shèng rén yī chóu
    成語解釋:
    占有優勢,比較,勝過別人一點
    成語出處:
    214

    神思恍惚

    成語拼音:
    shén sī huǎng hū
    成語解釋: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定;思想集中不
    成語出處:
    唐 無名氏《鄭德磷》:“德磷大駭,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215

    稍勝一籌

    成語拼音:
    shāo shèng yī chóu
    成語解釋:
    籌:籌碼,古代用以計數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較,稍微好一些。
    成語出處:
    清·秋瑾《致秋譽章書》:“吾哥雖稍勝一籌,而無告語則同,無戚友之助亦同。”
    216

    事危累卵

    成語拼音:
    shì wēi lèi luǎn
    成語解釋:
    事情危險得像堆的蛋一樣。形容形勢極端危險。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十過》:“故曹小國也,而迫于晉楚之間,其君之危,猶累卵也。”
    217

    蛇無頭不行

    成語拼音:
    shé wú tóu bù xíng
    成語解釋:
    行:走。比喻一個集體沒有帶頭的就行動不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8回:“蛇無頭不行,兵無主自亂,大都棄城逃生,各走各路。”
    218

    手舞足蹈

    成語拼音:
    shǒu wǔ zú dǎo
    成語解釋:
    蹈:跳動。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樂則生矣,全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219

    什襲以藏

    成語拼音:
    shí xí yǐ cáng
    成語解釋:
    什:形容多;襲:重迭。一層又一層把東西包裹。形容十分珍重地收藏好物品。同“什襲而藏”。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九十五回:“人家競相傳鈔,什襲以藏。”
    220

    稍遜一籌

    成語拼音:
    shāo xùn yī chóu
    成語解釋:
    比較,稍微差一點。
    成語出處:
    清 李漁《閑情偶寄 演習 脫套》:“才鋒筆藻可繼還魂,其稍遜一籌者,則在氣與力之間耳。”
    * 關于起來的成語 形容起來的成語 描述起來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