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起來的成語 (286個)

    221

    束之高閣

    成語拼音:
    shù zhī gāo gé
    成語解釋:
    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成語出處:
    《晉書 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
    222

    食之無味,棄之不甘

    成語拼音: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bù gān
    成語解釋:
    味:滋味。吃沒有滋味,丟掉它又可惜。形容東西無大用處但又舍不得拋棄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這一種雜志,大約小峰是食之無味,棄之不甘也。”
    223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成語拼音:
    shí zhī wú wèi,qì zhī kě xī
    成語解釋:
    味:滋味。吃沒有滋味,丟掉它又可惜。形容東西無大用處但又舍不得拋棄
    成語出處:
    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224

    韜光晦跡

    成語拼音:
    tāo guāng huì jì
    成語解釋:
    韜光:把才華隱藏;晦跡: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語出處:
    《高僧傳》:“釋僧同,韜光晦跡,人莫能知,居寒山。”
    225

    譚何容易

    成語拼音:
    tán hé róng yì
    成語解釋:
    譚:同“談”;何容:豈可,怎能容許;易:輕易。指事情做并不像說的那樣簡單
    成語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臆論·五福》:“蓋做一富人,譚何容易,必至殫心極慮者數十年。”
    226

    譚虎色變

    成語拼音:
    tán hǔ sè biàn
    成語解釋:
    譚:同“談”;色:臉色。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
    成語出處:
    明·歸有光《論三區賦役水利書》:“有光生長窮鄉,譚虎色變,安能默然而已。”
    227

    韜晦之計

    成語拼音:
    tāo huì zhī jì
    成語解釋:
    韜:把才華隱藏;晦: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蹤跡。指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語出處:
    《舊唐書·宣宗記》:“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游處,未嘗有言。”
    228

    屯積居奇

    成語拼音:
    tún jī jū qí
    成語解釋:
    謂把奇貨儲存,待機高價出售。
    成語出處:
    鄧子恢《閩西暴動與紅十二軍》:“通過重租、高利貸、苛捐雜稅、屯積居奇,賤買貴賣和充斥市場的洋貨,吸吮著閩西人民的鮮血。”
    229

    囤積居奇

    成語拼音:
    tún jī jū qí
    成語解釋:
    把稀有的貨物儲藏。指商人囤積大量商品;等待高價出賣;牟取暴利。囤:積存;居:儲藏;奇:緊俏或稀有的貨物。
    成語出處:
    《談》:“頭腦靈敏點的或者更貪心的老爺們還要干點囤積居奇的生意。”
    230

    團結一致

    成語拼音:
    tuán jié yī zhì
    成語解釋:
    保持一致,行動像一個人,指站在一并且互相支持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根據民族矛盾和國內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變化而改變國內兩個政權敵對的狀態,團結一致,共同赴敵。”
    231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成語拼音:
    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
    成語解釋: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73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232

    提心吊膽

    成語拼音:
    tí xīn diào dǎn
    成語解釋:
    吊:懸著;不塌實。心和膽好像懸;不塌實。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7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愿。”
    233

    土洋結合

    成語拼音:
    tǔ yáng jié hé
    成語解釋:
    把簡單的設備或技術同現代化的設備或技術結合
    成語出處:
    凌叔華《古韻》:“天津是中國北方的商業中心,漫步街頭,西式或土洋結合的簡陋店鋪比比皆是。”
    234

    文筆流暢

    成語拼音:
    wén bǐ liú chàng
    成語解釋:
    文字通順,讀不費力
    成語出處:
    235

    韋編三絕

    成語拼音:
    wéi biān sān jué
    成語解釋: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236

    味如雞肋

    成語拼音:
    wèi rú jī lèi
    成語解釋:
    雞肋:雞的肋骨,沒有肉,比喻無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棄的東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沒有多大好處。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237

    危如累卵

    成語拼音:
    wēi rú lěi luǎn
    成語解釋:
    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四》:“當是時,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
    238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成語拼音: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
    成語解釋:
    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239

    席不暇暖

    成語拼音:
    xí bù xiá nuǎn
    成語解釋:
    暇:空閑。連坐席還沒有得及坐熱就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240

    席不暇溫

    成語拼音:
    xí bù xiá wēn
    成語解釋:
    席:坐席;暇:空閑。連座席還沒有得及坐熱就了。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成語出處: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白孤劍誰托,悲歌自憐,迫于恓惶,席不暇暖。”
    * 關于起來的成語 形容起來的成語 描述起來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