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1457個)

    561

    顆粒無存

    成語拼音:
    kē lì wú cún
    成語解釋:
    顆粒:一顆一粒。指糧食存貨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1回:“船上米糧,都被劫得顆粒無存,如今餓的頭暈眼花,哪氣力還去拿篙弄柁?”
    562

    曠邈無家

    成語拼音:
    kuàng miǎo wú jiā
    成語解釋:
    曠:空闊;邈:遠。遠離家鄉,家室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嬌娜》:“兄曠邈無家,我夙夜代籌久矣,行當為君謀一佳耦。”
    563

    空前絕后

    成語拼音:
    kōng qián jué hòu
    成語解釋:
    空:空白;絕:斷絕。以前過;以后也。指從古到今非常突出;獨一無二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 朱象賢《聞見偶錄 男服從軍》:“古之木蘭,以女為男,代父從軍,十二年而歸,同行者莫知其為女子,詩歌美之,典籍傳之,以其事空前絕后。”
    564

    曠世奇才

    成語拼音:
    kuàng shì qí cái
    成語解釋:
    曠世:當代能相比的。指當代少見的奇才。
    成語出處:
    明 屠隆《彩毫記 祖餞都門》:“李公曠世奇才,正宜匡扶社稷。”
    565

    曠世無匹

    成語拼音:
    kuàng shì wú pǐ
    成語解釋:
    曠世:當代所的。匹:相當。當代能比得上的。形容極為突出。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狐夢》:“至夜,焚香坐伺,婦果攜女至。態度嫻婉,曠世無匹。”
    566

    空談無補

    成語拼音:
    kōng tán wú bǔ
    成語解釋:
    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論于事幫助
    成語出處:
    《新笑史》:“少許勝人,空談無補。”
    567

    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成語拼音:
    kǒu wú zé yán,shēn wú zé xíng
    成語解釋:
    言行都合乎禮法,什么可挑剔的
    成語出處:
    《孝經·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568

    空穴來風

    成語拼音:
    kōng xué lái fēng
    成語解釋:
    穴:洞、孔;來:招致。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來由。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569

    孔席墨突

    成語拼音:
    kǒng xí mò tū
    成語解釋: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游,每到一處,坐席坐暖,灶突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處奔走。
    成語出處:
    《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圣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570

    空言無補

    成語拼音:
    kōng yán wú bǔ
    成語解釋:
    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論于事幫助
    成語出處:
    陸士諤《續孽海花》第46回:“眾喙嘵嘵,空言無補。”
    571

    口中雌黃

    成語拼音:
    kǒu zhōng cí huáng
    成語解釋:
    雌黃:即雞冠石,過去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沫后重寫。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比喻言論前后矛盾,一定見解。
    成語出處:
    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572

    兩邊倒

    成語拼音:
    liǎng biān dǎo
    成語解釋:
    形容搖擺不定,堅定的立場和主張
    成語出處:
    莫應豐《將軍吟》第26章:“你們這些年輕人,都是墻頭草,風吹兩邊倒的。”
    573

    了不長進

    成語拼音:
    liǎo bù zhǎng jǐn
    成語解釋:
    一點進步也。形容出息。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酒狂》:“甥了不長進,今且奈何。”
    574

    裸裎袒裼

    成語拼音:
    luǒ chéng tǎn xī
    成語解釋:
    袒裼:露臂;祼裎:露體。指脫衣露體,禮貌。
    成語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爾焉能浼我哉?”
    575

    六尺之孤

    成語拼音:
    liù chǐ zhī gū
    成語解釋:
    成年的孤兒。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
    576

    老調重彈

    成語拼音:
    lǎo diào chóng tán
    成語解釋:
    調:調子;曲調。陳舊的曲調重新彈奏。比喻已經說過的話再說過;也指說話或文章新意。
    成語出處:
    鄒韜奮《無政府與民主政治》:“如今不過是略換花樣,實際是老調重彈罷了。”
    577

    伶仃孤苦

    成語拼音:
    líng dīng gū kǔ
    成語解釋:
    伶仃:孤獨,依靠。孤單困苦,依靠。
    成語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伶仃孤苦,至于成立。”
    578

    六耳不同謀

    成語拼音:
    liù ěr bù tóng móu
    成語解釋:
    原意是三個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輕信傳聞的話益處。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六耳不同謀。且去,來日來。”
    579

    勞而無功

    成語拼音:
    láo ér wú gōng
    成語解釋:
    勞:勞累;勞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氣卻成效。
    成語出處:
    先秦 管仲《管子 形勢》:“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
    580

    六根清凈

    成語拼音:
    liù gēn qīng jìng
    成語解釋:
    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任何欲念
    成語出處:
    隋 隋煬帝《寶臺經藏愿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凈。”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形容有沒有的成語 描述有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