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質的成語 (19個)
-
1
先天不足
- 成語拼音:
- xiān tiān bù zú
- 成語解釋:
- 先天:中醫指人或動物在母腹中的孕育時期;與“后天”相對。原指人或動物生下來體質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小弟聞得仙人與虛合體,日中無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無影。”
-
2
笨嘴拙舌
- 成語拼音:
- bèn zuǐ zhuō shé
- 成語解釋:
-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辭。也作“笨口拙舌”。
- 成語出處:
- 楊朔《石油城》:“劉公之低著頭,用大手搓著大腿,挺為難地說:‘我這個人,笨嘴拙舌的,談什么呢?’”
-
3
聰明伶俐
- 成語拼音:
- cōng míng líng lì
- 成語解釋:
- 伶俐:靈活。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記憶力和理解力強。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賣油郎獨占花魁》:“你是聰明伶俐的人,也須識些輕重。”
-
4
粗中有細
- 成語拼音:
- cū zhōng yǒu xì
- 成語解釋:
- 表面似乎粗率、隨便,實際卻細致、細心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5回:“沙僧聽說,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細,果然急處從寬。’”
-
5
得天獨厚
- 成語拼音:
- dé tiān dú hòu
- 成語解釋:
- 天:天生;自然的;獨:獨特;厚:優厚。得到天然的特別優厚的待遇。形容所處的自然環境或具備的客觀條件特別好。也指人的際遇、天賦非常好。
- 成語出處:
- 明 張居正《答宗伯董潯陽》:“精神步履新銳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
6
耳聰目明
- 成語拼音:
- ěr cōng mù míng
- 成語解釋: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成語出處:
- 漢 焦贛《易林 臨之需》:“重瞳四乳,耳聰目明,普為仁表,圣作元輔。”
-
7
桂林一枝
- 成語拼音:
- guì lín yī zhī
- 成語解釋:
-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為晉時郤詵的自謙語。后稱譽人才學出眾。
- 成語出處:
- 《晉書 郤詵傳》:“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8
過目不忘
- 成語拼音:
- guò mù bù wàng
- 成語解釋:
- 看過一遍就不會忘記;形容記憶力強;也形容給人的印象深刻。
- 成語出處:
- 《晉書 苻融載記》:“耳聞則誦,過目不忘,時人擬之王粲。”
-
9
過目成誦
- 成語拼音:
- guò mù chéng sòng
- 成語解釋:
- 只要看一遍就能背誦。形容記憶力極強。
- 成語出處:
- 《宋史 劉恕傳》:“恕少穎悟,書過目即成誦。”
-
10
干霄凌云
- 成語拼音:
- gān xiāo líng yún
- 成語解釋:
- 高高地聳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遠大,能夠迅速成才。
- 成語出處:
- 宋·黃榦《勉齋文集·五·林子至子字序》:“勉乎哉!行將見子干霄凌云,而為棟梁之用。”
-
11
精明強干
- 成語拼音:
- jīng míng qiáng gàn
- 成語解釋: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況且隨帶的那些司員,又都是些精明強干、久經審案的能員,那消幾日,早問出許多賊款來。”
-
12
昆山片玉
- 成語拼音:
- kūn shān piàn yù
- 成語解釋:
- 昆侖山上的一塊玉。原是一種謙虛的說法,意思是只是許多美好者當中的一個,后比喻許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 成語出處:
- 《晉書 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13
曠世奇才
- 成語拼音:
- kuàng shì qí cái
- 成語解釋:
- 曠世:當代沒有能相比的。指當代少見的奇才。
- 成語出處:
- 明 屠隆《彩毫記 祖餞都門》:“李公曠世奇才,正宜匡扶社稷。”
-
14
木頭木腦
- 成語拼音:
- mù tóu mù n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呆板、遲鈍
- 成語出處:
- 沈虎根《小師弟》:“而且變得木頭木腦,竟連他母親來看他也會顯得冷冰冰的。”
-
15
訥言敏行
- 成語拼音:
- nè yán mǐn xíng
- 成語解釋:
- 訥言:說話謹慎;敏:敏捷。指說話謹慎,辦事敏捷。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
16
生而知之
- 成語拼音:
- shēng ér zhī zhī
- 成語解釋:
- 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這是唯心主義者的觀點。
- 成語出處:
- 《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17
心開目明
- 成語拼音:
- xīn kāi mù míng
- 成語解釋:
- 猶心明眼亮。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常傳》:“聞陛下即位河北,心開目明,今得見闕庭,死無遺憾。”
-
18
下愚不移
- 成語拼音:
- xià yú bù yí
- 成語解釋:
- 移:改變。下等的愚人,決不可能有所改變。舊時儒家輕視勞動人民的觀點。也指不求上進,不想學好。
- 成語出處:
- 《論語 陽貨》:“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
19
愚不可及
- 成語拼音:
- yú bù kě jí
- 成語解釋:
- 及:趕上。形容愚笨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資質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