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1457個)

    601

    六神無主

    成語拼音:
    liù shén wú zhǔ
    成語解釋: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腎、脾、膽的神;無主: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亂;驚慌失措。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嚇得知縣已六神無主,還甚心腸去吃酒。”
    602

    聊勝于無

    成語拼音:
    liáo shèng yú wú
    成語解釋:
    聊:稍稍;稍微。比完全稍微好一些。
    成語出處:
    晉 陶潛《和劉柴桑》詩:“弱女雖非男,慰情聊勝無。”
    603

    留尾巴

    成語拼音:
    liú wěi bā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干完,還問題
    成語出處:
    604

    祿無常家

    成語拼音:
    lù wú cháng jiā
    成語解釋:
    祿:福。指福祿不變的定數
    成語出處:
    晉·摯虞《門銘》:“祿無常家,福無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605

    祿無常家,福無定門

    成語拼音:
    lù wú cháng jiā,fú wú dìng mén
    成語解釋:
    祿:福。指福祿不變的定數
    成語出處:
    晉·摯虞《門銘》:“祿無常家,福無定門,人謀鬼謀,道在則尊。”
    606

    了無懼色

    成語拼音:
    liǎo wū jǔ sè
    成語解釋:
    懼:害怕;色:神色。一點害怕的神色。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戚顏色不變,了無懼色。”
    607

    累瓦結繩

    成語拼音:
    lěi wǎ jié shéng
    成語解釋:
    比喻用的言詞。
    成語出處:
    《莊子·駢拇》:“駢于辯者,累瓦結繩,竄句游心于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詞非乎?而楊墨是已。”
    608

    冷心冷面

    成語拼音:
    lěng xīn lěng miàn
    成語解釋:
    態度冷淡,對人感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六回:“妾癡情待君五年,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報此癡情。”
    609

    癩蝦蟆想吃天鵝肉

    成語拼音:
    lài xiā má xiǎng chī tiān é ròu
    成語解釋:
    比喻人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東西。癡心妄想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回:“平兒說道:‘癩蝦蟆想吃天鵝肉,人倫的混帳東西,起這樣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610

    兩袖清風

    成語拼音: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成語解釋:
    原指兩袖迎風而起;飄飄揚揚的姿態。后比喻做官的時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風之外;別無所。現也指清貧;財產。也作“清風兩袖”。
    成語出處:
    元 魏初《送楊季梅》詩:“父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
    611

    濫竽充數

    成語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語解釋:
    濫:與真實不符;竽:一種簧管樂器。不會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樂隊中湊數。比喻本事的人冒充本事;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時也表自謙。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612

    流言止于智者

    成語拼音:
    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
    成語解釋:
    根據的話,傳到頭腦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傳了。形容謠言經不起分析。
    成語出處:
    《荀子 大略》:“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
    613

    臨陣脫逃

    成語拼音:
    lín zhèn tuō táo
    成語解釋:
    脫:離開。臨到上陣打仗時卻逃跑了。指貪生怕死;膽量。
    成語出處:
    清 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四回:“你們中國的兵勇,一到起事來,不是半途潰散,便是臨陣脫逃,那是不關我教習的事,在乎你們自己未雨綢繆的。”
    614

    麻痹不仁

    成語拼音:
    má bì bù rén
    成語解釋:
    指對外界事物反應遲鈍或感覺
    成語出處:
    明 李贄《寄答留都書》:“今但以仁體稱兄,恐合邑士大夫皆以為我麻痹不仁之人矣。”
    615

    目不交睫

    成語拼音:
    mù bù jiāo jié
    成語解釋:
    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閉眼。合上眼皮。形容夜間不睡覺或睡不著。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文帝紀上》:“陛下在代時,太后嘗病三年,陛下目不交睫,睡不解衣冠。”
    616

    貌不驚人

    成語拼音:
    mào bù jīng rén
    成語解釋:
    指相貌平常,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11回:“看你這般人不出眾,貌不驚人,何本事,要想做狀元么?”
    617

    莫不逾侈

    成語拼音:
    mò bù yú chǐ
    成語解釋:
    莫:誰;逾:超越,引申為過度;侈:奢侈。誰不會過度奢侈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衡傳》:“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618

    茅茨不翦

    成語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
    成語解釋:
    茅茨:茅屋;翦:修飾。用茅草覆蓋屋頂,而且修剪整齊。形容生活簡陋儉樸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619

    馬齒加長

    成語拼音:
    mǎ chǐ jiā zhǎng
    成語解釋:
    馬的牙齒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多大。比喻自己虛度年華,成就
    成語出處:
    《谷梁傳·僖公二年》:“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620

    馬齒徒增

    成語拼音:
    mǎ chǐ tú zēng
    成語解釋:
    馬的牙齒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多大。比喻自己年歲白白地增加了,學業或事業卻什么成就。
    成語出處:
    《穀梁傳 僖公二年》:“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形容有沒有的成語 描述有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