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1457個)
-
181
兵無常勢
- 成語拼音:
- bīng wú cháng shì
- 成語解釋: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虛實》:“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
182
別無長物
- 成語拼音:
- bié wú cháng wù
- 成語解釋:
- 長物:多余的東西。再也沒有別的多余的東西。形容因貧困而空無所有或因節儉而東西極少。也作“身無長物”、“一無長物”。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后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
183
并無二致
- 成語拼音:
- bìng wú èr zhì
- 成語解釋:
- 沒有多大區別
- 成語出處:
-
184
百無聊賴
- 成語拼音:
- bǎi wú liáo lài
- 成語解釋:
- 百:泛指多;各個方面;聊賴:憑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托;精神空虛;感覺什么都沒意思。指精神無所寄托。
- 成語出處:
- 傅専《閣夜》詩:“百無聊賴作詞人,盡許閑愁集一身。”
-
185
百無是處
- 成語拼音:
- bǎi wú shì chù
- 成語解釋:
- 猶言一無是處。形容全都是錯的,沒有一點對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宋 辛棄疾《浣溪沙 漫興作》詞:“一似舊時春意思,百無是處老形骸,也曾頭上帶花來。”
-
186
別無他物
- 成語拼音:
- bié wú tā wù
- 成語解釋:
- 除此之外沒有多余的東西。同“別無長物”。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七卷:“伯桃視之,止有一塌,塌上堆積書卷,別無他物。”
-
187
別無選擇
- 成語拼音:
- bié wú xuǎn zé
- 成語解釋:
- 沒有別的選擇余地
- 成語出處:
-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對那些企圖投敵的巴彥,只能采取無情斗爭的對策!”
-
188
百無一存
- 成語拼音:
- bǎi wú yī cún
- 成語解釋:
- 存:存在。一百個里面沒有留下一個。指喪失殆盡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2卷:“多被王仙其作寇殘滅,里閭人物,百無一存。”
-
189
百無一是
- 成語拼音:
- bǎi wú yī shì
- 成語解釋: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成語出處: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無一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
-
190
并行不悖
- 成語拼音:
- bìng xíng bù bèi
- 成語解釋:
- 悖:違背;抵觸。兩種事物同時進行;沒有什么沖突。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
191
不虛此行
- 成語拼音:
- bù xū cǐ xíng
- 成語解釋:
- 虛:空、白。沒有空跑這一趟。表示某種行動還是有所收獲的。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回:“原來你這回到上海,干了這幺一回事,也不虛此一行。
-
192
抱薪救火
- 成語拼音:
- bào xīn jiù huǒ
- 成語解釋:
- 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消除災害;結果不但沒有消除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也作“負(背)薪救火”。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猶抱薪而救火也,薪不盡,火不滅。”
-
193
變炫無窮
- 成語拼音:
- biàn xuàn wú qióng
- 成語解釋:
- 變化多種多樣,沒有窮盡。極言變化之多。
- 成語出處:
- 《宋書 后妃傳論》:“自元嘉以降,內職稍繁,椒庭綺觀,千門萬戶,而淫妝怪飾,變炫無窮。”
-
194
不學無術
- 成語拼音:
- bù xué wú shù
- 成語解釋:
- 術:技術;技藝。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暗于大理。”
-
195
不學無識
- 成語拼音:
- bù xué wú shí
- 成語解釋:
- 指沒有學問,缺乏見識。
- 成語出處:
- 宋 葉適《故樞密參政汪公墓志銘》:“大理少卿朱斐對上,指大理寺為詔獄。公論‘斐不自知職業何事,不學無識’,竟罷斐。”
-
196
不相聞問
- 成語拼音:
- bù xiāng wén wèn
- 成語解釋:
- 聞問:通消息,通音訊。指沒有聯系或斷絕往來。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嚴助傳》:“于是拜為會稽太守。數年,不聞問。
-
197
不肖子孫
- 成語拼音:
- bù xiào zǐ sūn
- 成語解釋:
-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輩的賢良子孫。指品行不好;不能繼承先輩事業和遺志的沒有出息的子孫。
- 成語出處:
- 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子孫,振起家門;不肖子孫,破敗家門。”
-
198
報應不爽
- 成語拼音:
- bào yìng bù shuǎng
- 成語解釋:
- 報應:佛家語,指因果報應;爽:差失。做惡者必得惡報,從來沒有差錯的。
- 成語出處:
- 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萬,那一個不說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
199
不翼而飛
- 成語拼音:
- bù yì ér fēi
- 成語解釋:
- 翼:翅膀;不翼:沒有翅膀。沒有翅膀就飛走了。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也作“無翼而飛”。
- 成語出處:
- 戰國 齊 管仲《管子 戒篇》:“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
-
200
不約而同
- 成語拼音:
- bù yuē ér tóng
- 成語解釋:
- 約:約定;同:相同。事先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無尺寸之勢,起閭巷,杖棘矜,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形容有沒有的成語 描述有沒有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