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1461個)

    201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成語拼音: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zhǔ
    成語解釋:
    日:太陽。天上兩個太陽,一國不能同時兩個國王
    成語出處:
    《元史·太祖本紀》:“吾聞東方稱帝者,天無二日,民豈二主耶?”
    202

    天下無不散筵席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wú bù sàn yán xí
    成語解釋:
    天下不解散的聚會。指團聚是相對的,終究要分離的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無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個分開日子。”
    203

    添枝加葉

    成語拼音:
    tiān zhī jiā yè
    成語解釋:
    在畫好的樹上又添枝加葉。比喻在事物原來的基礎上加以夸張渲染;添加了原來的內容。也比喻捏造、夸大事實。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答黃子耕書》:“生出重重障礙,添枝接葉無了期,要須認清本意,而就中看得許多曲折。”
    204

    無得無喪

    成語拼音:
    wú dé wú sàng
    成語解釋:
    喪:失。指得也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氣義》:“無得無喪,天長地久。”
    205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成語拼音:
    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根據的事物。
    成語出處:
    語出《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冠冕,木水之本原。”
    206

    無濟于事

    成語拼音:
    wú jì yú shì
    成語解釋:
    濟:益。對事情什么幫助。比喻不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清 錢采《說岳全傳》:“我豈不知賊兵眾盛?就帶你們同去,亦無濟于事。”
    207

    無憑無據

    成語拼音:
    wú píng wú jù
    成語解釋:
    憑證和根據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六回:“只要夢翁把用他的錢給了他,其余無憑無據的事,也斷不能容他放肆。”
    208

    無窮無盡

    成語拼音:
    wú qióng wú jìn
    成語解釋:
    窮、盡:完。盡頭;限度。
    成語出處:
    宋 晏殊《踏莎行》:“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209

    剜肉補瘡

    成語拼音:
    wān ròu bǔ chuāng
    成語解釋:
    為生活所迫;賣掉還收獲的新絲新谷;雖然度過眼前的困難;卻丟掉了以后的收入。比喻只顧眼前;用害的方法來救急。
    成語出處:
    唐 聶夷中《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210

    無所不包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bāo
    成語解釋:
    包:包容。什么不被包括。形容包含的東西非常多。
    成語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故夫大人之胸懷非一,才高知大,故其于道術,無所不包。”
    211

    問舍求田

    成語拼音:
    wèn shě qiú tián
    成語解釋:
    只知道置產業。比喻遠大的志向。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登傳》:“君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
    212

    無所事事

    成語拼音:
    wú suǒ shì shì
    成語解釋:
    無:;事事:從事某種事情。閑著什么事都不干。
    成語出處:
    明 歸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無所事事。”
    213

    無依無靠

    成語拼音:
    wú yī wú kào
    成語解釋:
    什么可以依賴的。形容孤獨或支持。
    成語出處: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四折:“如今閃的我老身無依無靠,著誰人養贍我來,兀的不好苦也。”
    214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成語拼音: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成語解釋:
    源:水源;本:樹根。源頭的水,根的樹。比喻基礎的事物。
    成語出處:
    《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冠冕,木水之本原。”
    215

    學無常師

    成語拼音:
    xué wú cháng shī
    成語解釋:
    學習固定的老師。即凡點長處、學問的人都是老師。
    成語出處:
    《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
    216

    胸無成竹

    成語拼音:
    xiōng wú chéng zhú
    成語解釋:
    謂心中完整的謀劃打算。
    成語出處: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四卷:“不熟此書,則胸無成竹,雖其志,何從措手?”
    217

    虛舟飄瓦

    成語拼音:
    xū zhōu piāo wǎ
    成語解釋:
    比喻實用價值的東西。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方船濟乎江,虛船從一方來,觸而覆之,雖忮心者,必無怨色。”
    218

    胸中無數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wú shù
    成語解釋:
    指對情況了解不清楚,心里底。
    成語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
    219

    一貧如洗

    成語拼音:
    yī pín rú xǐ
    成語解釋:
    窮得像用水洗過似的;什么都。形容十分貧窮。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竇娥冤》楔子:“小生一貧如洗,流落在這楚州居住。”
    220

    一如既往

    成語拼音:
    yī rú jì wǎng
    成語解釋:
    指態度變化;完全像從前一樣。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
    成語出處: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來,到海外求學的中國人何止千百,在學業上成就的也大人在,可是,中國又窮又弱的現狀一如既往,絲毫無所改變。”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形容有沒有的成語 描述有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