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口口的成語 (397個)

    141

    不一

    成語拼音:
    xīn kǒu bù yī
    成語解釋:
    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形容人的虛偽、詭詐。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2回:“我是這們個直性子,希罕就說希罕,不是這們心不一的。”
    142

    胡言

    成語拼音:
    xìn kǒu hú yán
    成語解釋:
    亂說。指毫無根據、不負責任地瞎說。
    成語出處: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一回:“這里什么去處,你敢信胡言!”
    143

    相與一

    成語拼音:
    xiāng yǔ yī kǒu
    成語解釋:
    串通一氣,異同聲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孤憤》:“朋黨比周,相與一,惑主敗法,以亂士民。”
    144

    不能著兩匙

    成語拼音:
    yī kǒu bù néng zhuó liǎng chí
    成語解釋:
    匙:湯匙。一張嘴同時要吃兩把湯匙里的食物。比喻貪多
    成語出處: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不兩匙休足榖,身能幾屐莫言錢。”自注:吳諺云:“一不能著兩匙。”
    145

    而笑

    成語拼音:
    yǎn kǒu ér xiào
    成語解釋: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竊笑。
    成語出處:
    晉·陶淵明《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亮以麈尾掩而笑。”
    146

    胡盧而笑

    成語拼音:
    yǎn kǒu hú lú ér xiào
    成語解釋:
    胡盧:喉間的笑聲。捂著嘴笑,指暗笑,竊笑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視成所蓄,掩胡盧而笑。”
    147

    同辭

    成語拼音:
    yì kǒu tóng cí
    成語解釋:
    異:不同。大家說得都一樣。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一致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為喬補闕論突厥表》:“臣具委細問其嘖北事,皆異同辭。”
    148

    無聲

    成語拼音:
    yǎ kǒu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同“啞無言”。
    成語出處:
    《再生緣》第三九回:“話說孟夫人聽了這些言語,只氣的啞無聲。”
    149

    羊入虎

    成語拼音:
    yáng rù hǔ kǒu
    成語解釋:
    羊落到了虎里。比喻落入險境,有死無生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16回:“猶如驅羊入虎耳。”
    150

    以為

    成語拼音:
    yǐ wéi kǒu shí
    成語解釋:
    實:話柄。作為談話的資料。指作為指責、攻擊或嘲笑的話柄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楚語下》:“使無以寡君為實。”
    151

    引為

    成語拼音:
    yǐn wéi kǒu shí
    成語解釋:
    實:話柄。作為談話的資料。指作為指責、攻擊或嘲笑的話柄
    成語出處:
    許德珩《回憶蔡元培先生》:“北洋軍閥政府對他在教育事業上力圖革新,極為不滿,尤其對于北京大學男女同校一節,引為實。”
    152

    指畫

    成語拼音:
    zhǐ huà kǒu shòu
    成語解釋: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形容詳細地解說
    成語出處:
    清·查繼佐《罪惟錄·徐光啟傳》:“蓋四十年耳治目營,指畫授惟此,他無及也。”
    153

    紛紜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fēn yún
    成語解釋:
    紛紜:多而姑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纖》:“君無二心,妾豈不知?但眾紛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154

    結舌

    成語拼音:
    zhāng kǒu jié shé
    成語解釋:
    結舌:舌頭像打了結;不能說話。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由于緊張害怕而說不出話來。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3回:“公子被他問得張結舌,面紅過耳。”
    155

    交贊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jiāo zàn
    成語解釋:
    眾人交相贊美。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九回:“列公,你看只一個長姐兒,也會鬧得這等千里逢迎,眾交贊,可見‘聲氣’這途也不可不走的。”
    156

    爍金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shuò jīn
    成語解釋:
    形容輿論力量大,連金屬都能熔化。比喻謠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漢·荀悅《漢紀·景帝紀》:“眾爍金,積毀銷骨。”
    157

    相傳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xiāng chuán
    成語解釋:
    眾人輾轉述說。見“眾交傳”。
    成語出處:
    黃仁宇《萬歷十五年》:“禮部的調查毫無結果,于是只能回奏:當時眾相傳,首先訛傳者無法查明。”
    158

    一辭

    成語拼音:
    zhòng kǒu yī cí
    成語解釋: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濮議》卷四:“眾一辭,紛然不止。”
    159

    不談

    成語拼音:
    bì kǒu bù tán
    成語解釋:
    緊閉著嘴不說話或談論秘密
    成語出處:
    沈從文《邊城》:“祖父則很快樂的夸獎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許別人來關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這件事便閉不談。”
    160

    莫辯

    成語拼音:
    bǎi kǒu mò biàn
    成語解釋:
    莫:不能;辯:辯白。即使有一百張嘴也辯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樣辯白也說不清楚。
    成語出處:
    清 俞樾《右臺仙館筆記 大虹村》:“細細幻形以挫辱之耳,然自此百莫辯矣。”
    * 關于口口的成語 形容口口的成語 描述口口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