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口口的成語 (397個)

    121

    目呆

    成語拼音:
    mù dāi kǒu zā
    成語解釋:
    咂:用舌頭抵住牙齒發出的聲音。目光發呆,中發出嘖嘖聲。形容吃驚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2回:“寨中這些兵卒,多是強盜出身,何曾看見如此禮物,見了個個目呆咂,連尤俊達與連巨真亦嘖嘖稱羨。”
    122

    劍腹

    成語拼音:
    mì kǒu jiàn fù
    成語解釋:
    蜜:比喻甘美。嘴上甜,心里狠。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
    成語出處: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史二》:“李林甫之蜜劍腹,賈似道之牢籠言路,合而為一,其患可勝道哉。”
    123

    之下

    成語拼音:
    niú kǒu zhī xià
    成語解釋: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后以“牛之下”、“牛”借指卑下的地
    成語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
    124

    寧為雞,毋為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無為牛后”。
    成語出處: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125

    寧為雞,無為牛后

    成語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成語解釋: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
    126

    側目

    成語拼音:
    qián kǒu cè mù
    成語解釋:
    :閉不說話;側目:怒目而視。閉嘴怒目而視。形容敢怒不敢言
    成語出處:
    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吏治上》:“上司薦之曰干員,同僚推之曰能吏,小民之受其魚肉者,雖痛心疾首箝側目,而無奈何也。”
    127

    結舌

    成語拼音:
    qián kǒu jié shé
    成語解釋:
    結舌:舌頭轉不動。閉不說話。形容不敢講話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乞改求諫詔書札子》:“是詔書始于求諫,而終于拒諫也,臣恐天下之士益箝結舌,非國家之福也。”
    128

    禁語

    成語拼音:
    qián kǒu jìn yǔ
    成語解釋:
    拑:同“鉗”,用東西夾住。閉不言。形容保守秘密不說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2回:“今日賈政在席上也自拑禁語。”
    129

    鑠金

    成語拼音:
    qún kǒu shuò jīn
    成語解釋:
    鑠:熔化。眾一詞能夠把金屬熔化。指輿論可以混淆是非
    成語出處:
    宋·李綱《謝親筆札子》:“陛下察其心于群鑠金之際,薄其罪于眾人欲殺之時。”
    130

    吞舌

    成語拼音:
    qián kǒu tūn shé
    成語解釋:
    猶言閉不言。
    成語出處:
    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若使下官事非其虛,罪得其實,亦當鉗吞舌,伏匕首以殞身。”
    131

    如出一

    成語拼音:
    rú chū yī kǒu
    成語解釋:
    象從一張嘴里說出來的。形容許多人說法一樣。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下》:“問左右,左右言無有,如出一。”
    132

    死不開

    成語拼音:
    sǐ bù kāi kǒu
    成語解釋: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不言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別跟我裝蒜了,死不開。打開天窗說亮話,你的小命攥在我手心里。”
    133

    否認

    成語拼音:
    shǐ kǒu fǒu rèn
    成語解釋:
    咬定;堅決不承認。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6章:“他為著面子上光彩,矢否認他的妹妹是‘如夫人’。”
    134

    如瓶

    成語拼音:
    shǒu kǒu rú píng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謹慎;嚴守秘密。
    成語出處:
    唐 道世《諸經要集 擇交部 懲過》:“防意如城,守如瓶。”
    135

    談不容

    成語拼音:
    tán bù róng kǒu
    成語解釋:
    猶言贊不絕
    成語出處: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五卷:“有弘農楊蘧者,曾到嶺外,見陽朔、荔浦山水,談不容。”
    136

    成章

    成語拼音:
    tuō kǒu chéng zhāng
    成語解釋:
    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成語出處:
    宋·蘇軾《黃州再祭文與可文》:“藝學之多,蔚如秋蕢。脫成章,粲莫可耘。”
    137

    枉費

    成語拼音:
    wǎng fèi kǒu shé
    成語解釋:
    白費
    成語出處: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七章:“許琴不愿向這個不關心人只關心自己的七姐枉費舌。”
    138

    嚼舌

    成語拼音:
    wǎng kǒu jiáo shé
    成語解釋:
    見“枉拔舌”。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9卷:“我把你這枉嚼舌的,不要慌!”
    139

    誑舌

    成語拼音:
    wǎng kǒu kuáng shé
    成語解釋:
    見“枉拔舌”。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97回:“那張氏穿針兒枉誑舌,陷害無辜。”
    140

    一辭

    成語拼音:
    wàn kǒu yī cí
    成語解釋: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成語出處:
    唐 孫樵《武皇遺劍錄》:“群疑膠牢,萬一辭。”
    * 關于口口的成語 形容口口的成語 描述口口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