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501

    旁視

    成語拼音:
    mù bù páng shì
    成語解釋:
    視:看。形容對身邊的關心或愿看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20回:“李玄此時一秉虔誠,目旁視。”
    502

    名標青史

    成語拼音:
    míng biāo qīng shǐ
    成語解釋:
    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因稱史書。把姓名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朽。
    成語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老宰輔,你若存的趙氏孤兒,當名標青史,萬古流芳。”
    503

    暇給

    成語拼音:
    mù bù xiá gěi
    成語解釋:
    美好新奇的物太多,眼睛來及看。
    成語出處:
    清·吳璿《飛龍全傳》序:“于是檢向時所鄙之《飛龍傳》,為之刪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訓之格,間以清雋之辭,傳神寫物,盡態極妍,庶足令閱者驚奇拍案,目暇給矣!”
    504

    滿在意

    成語拼音:
    mǎn bù zài yì
    成語解釋:
    全然放在心上,當一回
    成語出處:
    巴金《復仇集 幸的人》:“這是一只破舊的提琴,他拿著弓滿在意地拉著。”
    505

    明察秋毫

    成語拼音:
    míng chá qiū háo
    成語解釋:
    明:明晰;察:看;觀察;秋毫: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的細毛;比喻極細微的物、現象。目光犀利;能敏銳地看清極細小微末的東西。形容人能洞察理;受欺蒙。
    成語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506

    沒法沒天

    成語拼音:
    méi fǎ méi tiān
    成語解釋:
    舊指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現多形容違法亂紀,受管束。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回:“你是那里的這么個橫強盜,這樣沒法沒天的!我偏要打這里走。”
    507

    摩肩接踵

    成語拼音:
    mó jiān jiē zhǒng
    成語解釋:
    摩:接觸;踵:腳跟。肩挨肩;腳尖連著腳跟。形容人多擁擠;或比喻物接連斷的出現。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一》:“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
    508

    沒斤沒兩

    成語拼音:
    méi jīn méi liǎng
    成語解釋:
    沒有大小、份量。指人做分輕重
    成語出處:
    509

    迷戀骸骨

    成語拼音:
    mí liàn hài gǔ
    成語解釋:
    迷戀:過度愛好而難以舍棄;骸骨:尸骨。迷戀著尸骨。比喻舍得丟棄陳舊腐朽的物。
    成語出處:
    梁實秋《舊》:“最可怕的是,倡言守舊,其實只是迷戀骸骨;唯新是騖,其實只是摭拾皮毛,那就是新舊之間兩具失之了。”
    510

    摸棱兩可

    成語拼音:
    mō léng liǎng kě
    成語解釋:
    握持棱角,兩端皆可。比喻遇決斷可否,分是非
    成語出處:
    《舊唐書·蘇味道傳》:“處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摸棱以持兩端可矣。”
    511

    沒里沒外

    成語拼音:
    méi lǐ méi wài
    成語解釋:
    里外分,指說話做分場合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512

    眉毛胡子一把抓

    成語拼音:
    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
    成語解釋:
    俗語。比喻做分輕重緩急。
    成語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七章:“你們真個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513

    莫明其妙

    成語拼音:
    mò míng qí miào
    成語解釋:
    出其中的奧妙。形容情非常奇怪,說出道理來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然而看他前兩回來買東西,所說的話,沒有一句內行……想來想去,總是莫名其妙。”
    514

    莫名其妙

    成語拼音:
    mò míng qí miào
    成語解釋:
    莫:沒有什么人;名:表達;說出。沒有人能夠說出其中的奧妙。形容情奇怪;合常理。
    成語出處: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 陬邑官親》:“及進西瓜湯,飲蘭雪茶,莫名其妙。”
    515

    馬去馬歸

    成語拼音:
    mǎ qù mǎ guī
    成語解釋:
    據《淮南子·人間訓》載,邊塞老翁失馬,人以為禍,結果其馬領胡人駿馬同歸,人皆賀之,而其子卻因騎馬摔傷致殘,鄉人吊之,料胡人入塞,邊塞丁壯戰死者十九,其子卻因腿跛而全。后因以“馬去馬歸”喻世多變,得失無常。
    成語出處:
    據《淮南子·人間訓》載,邊塞老翁失馬,人以為禍,結果其馬領胡人駿馬同歸,人皆賀之,而其子卻因騎馬摔傷致殘,鄉人吊之,料胡人入塞,邊塞丁壯戰死者十九,其子卻因腿跛而全。
    516

    盲人摸象

    成語拼音:
    máng rén mō xiàng
    成語解釋:
    佛經故;傳說幾個盲人各自撫摸大象的身體;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說一;爭論休。比喻以一點代替全面;看問題片面。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洪進禪師》:“有僧問:‘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517

    漠然置之

    成語拼音:
    mò rán zhì zhī
    成語解釋:
    漠然:冷淡的樣子;置:放;擱置。毫關心地把情擱到一邊;形容對人或態度冷淡;關心;睬。
    成語出處:
    宋 高斯得《恥堂存稿 直前奏》:“今被災之地既廣,舊由比固當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視之,然徒責之諸司州郡乎?”
    518

    描神畫鬼

    成語拼音:
    miáo shén huà guǐ
    成語解釋:
    描畫鬼神,指憑臆想描寫存在的
    成語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葉紫序》:“描神畫鬼,毫無對證,本可以專靠了神思。”
    519

    木石為徒

    成語拼音:
    mù shí wéi tú
    成語解釋:
    徒:同類。與樹木石頭為伴。指寄情山水,問世
    成語出處:
    《新唐書·柳宗元傳》:“用是更樂暗默,與木石為徒,復致意。”
    520

    勉為其難

    成語拼音:
    miǎn wéi qí nán
    成語解釋:
    勉:勉強;為:做;干。勉強去做力所及或愿意去做的情。
    成語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六章:“只要大家同意,我就勉為其難。”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