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461

    諱莫如深

    成語拼音:
    huì mò rú shēn
    成語解釋:
    諱:瞞著說;深:件重大。原指情重大;因而隱瞞言。后比喻隱瞞得非常嚴;唯恐別人知道。
    成語出處:
    《穀梁傳 莊公三十二年》:“何也?諱莫如深,深則隱。茍有所見,莫如深也。”
    462

    蒿目時艱

    成語拼音:
    hàng mù shí jiān
    成語解釋:
    蒿目:極目遠望;時艱:艱難的局勢。指對時憂慮安。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駢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
    463

    火滅煙消

    成語拼音:
    huǒ miè yān xiāo
    成語解釋:
    火苗熄滅,煙云消散。比喻物消失凈盡,留一點痕跡。亦作“煙消火滅”。
    成語出處:
    晉·傅玄《四言雜詩》:“忽然長逝,火滅煙消。”
    464

    黃雀伺蟬

    成語拼音:
    huáng què sì chán
    成語解釋:
    螳螂正要捉蟬,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禍臨頭還知道。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正諫》:“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蟬,而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知彈丸在其下也。”
    465

    海市蜃樓

    成語拼音:
    hǎi shì shèn lóu
    成語解釋:
    蜃:蛤蜊。古代傳說蜃能吐氣成樓臺的形狀。實際上是大氣由于光線折射把遠外的樓臺等城市景物顯現在空中或地面上。這種幻景多出現在夏天的海邊或沙漠地帶。現比喻虛無縹緲實際上存在的物。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天官書》:“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
    466

    揮灑自如

    成語拼音:
    huī sǎ zì rú
    成語解釋:
    揮灑;揮筆灑墨。指寫詩、作文、寫字、繪畫;運用筆墨自如;受拘束。也形容處理務十分干練、嫻熟。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滿墨水的筆,玨齋提筆,在紙上揮灑自如的寫了一百多字。”
    467

    皇天無老眼

    成語拼音:
    huáng tiān wú lǎo yǎn
    成語解釋:
    皇天:上天。老天爺沒有長著眼睛,能公正對待世
    成語出處:
    唐·杜甫《送惠二歸故居》:“皇天無老眼,空谷滯斯人。”
    468

    橫行霸道

    成語拼音:
    héng xíng bà dào
    成語解釋:
    橫行:行動蠻橫;仗勢做壞;霸道:蠻橫講道理。形容蠻講理;胡作非為。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
    469

    懷著鬼胎

    成語拼音:
    huái zhe guǐ tāi
    成語解釋:
    比喻藏著可告人的心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回:“這劉太公懷著鬼胎,莊家們都捏著兩把汗。”
    470

    悔之無及

    成語拼音:
    huǐ zhī wú jí
    成語解釋:
    無及:來及。后悔也來及了。指做或說話當;過后才察覺到;但已經無可挽回。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董卓傳》:“及溺乎船,悔之無及。”
    471

    好整以暇

    成語拼音:
    hào zhěng yǐ xiá
    成語解釋:
    整:嚴整;暇:急迫。形容既嚴整,又從容。也指情雖多,仍舊從容迫。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問晉國之勇。臣對曰:‘好以眾整。’曰:‘又何如?’臣對曰:‘好以暇。’”
    472

    君臣佐使

    成語拼音:
    jūn chén zuǒ shǐ
    成語解釋:
    原指君主、臣僚(文武官員)、僚佐(輔助別人的人)、使者(奉命辦的人)四種人;他們在一國之內;分別起著同的作用。后來也用以比喻中醫處方中各味藥的同性質和作用。
    成語出處:
    《神農本草經》:“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下藥一百二十種為佐使,主治病;用藥須合君臣佐使。”
    473

    寒底撈月

    成語拼音:
    jǐng dǐ lāo yuè
    成語解釋:
    撈:從液體中取物。從井底撈月亮。比喻做白費力氣,根本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馬陵道》:“我若今日見你呵,將你活剁做兩三截,你要活時恰似井底撈明月。”
    474

    見怪非怪,其怪自害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fēi guài,qí guài zì hài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發現怪怪物要驚慌,它就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白兔記·牧牛》:“見怪非怪,其怪自害。”
    475

    江河行地

    成語拼音:
    jiāng hé xíng dì
    成語解釋:
    長江大河永遠地在地上流動。比喻情明顯;無所置疑;顛撲破。
    成語出處:
    清 鄭燮《焦山別峰庵雨中無書寄舍弟墨》:“豈得為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哉?”
    476

    家雞野鶩

    成語拼音:
    jiā jī yě wù
    成語解釋:
    比喻同的書法風格。也比喻人喜愛新奇,而厭棄平常的物。
    成語出處:
    晉·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七:“小兒輩厭家雞,愛野雉,皆學逸少書。”
    477

    雞零狗碎

    成語拼音:
    jī líng gǒu suì
    成語解釋:
    形容物零零碎碎;成系統。
    成語出處:
    茅盾《雨天雜寫》:“則此一特點有一佳名,故擬題曰:‘雞零狗碎’云爾。”
    478

    軍令如山

    成語拼音:
    jūn lìng rú shān
    成語解釋:
    命令像山一樣可動搖。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云長曰:‘愿依軍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書。’云長便與了軍令狀。”
    479

    假仁縱敵

    成語拼音:
    jiǎ rén zòng dí
    成語解釋:
    該講的仁義,做出該做的情,給自己招致禍患
    成語出處:
    480

    結繩而治

    成語拼音:
    jié shéng ér zhì
    成語解釋:
    原指上古沒有文字,用結繩記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會清平,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