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481

    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

    成語拼音:
    jiè tā rén jiǔ bēi,jiāo zì jǐ kuài lěi
    成語解釋:
    塊壘:土塊堆砌成堆,比喻抑郁平之氣。指利用某種物來達到消除憤懣平的目的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孝伯問王大:‘阮籍何如司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壘塊,故須酒澆之。’”
    482

    教條主義

    成語拼音:
    jiào tiáo zhǔ yì
    成語解釋:
    對具體物進行調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現成原則、概念來處理問題的思想作風
    成語出處:
    毛澤東《矛盾論》:“我們的教條主義者在這個問題上的錯誤,就是,一方面,懂得必須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認識各別物的特殊的本質。”
    483

    積微成著

    成語拼音:
    jī wēi chéng zhù
    成語解釋:
    微:細微;著:顯著。微足道的物,經過長期積累,就會變得顯著。
    成語出處:
    《荀子·大略》:“夫盡小者大,積微成著,德至者色澤洽,行盡而聲問遠。”
    484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成語拼音:
    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成語解釋:
    足赤:足金,純金。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物。也比喻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
    成語出處:
    宋·戴復古《寄興》:“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求備,妾愿老君家。”
    485

    積微致著

    成語拼音:
    jī wēi zhì zhù
    成語解釋:
    積:集聚;微:細微;著:顯著。微足道的物,經過長期積累,就會變得顯著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疾廖》:“積微致著,累淺成深,鴻羽所以沉龍舟,群輕所以折勁軸。”
    486

    將信將疑

    成語拼音:
    jiāng xìn jiāng yí
    成語解釋:
    將:又;且。有些相信;又有些懷疑。形容對物的看法處于猶豫決的狀態。
    成語出處:
    唐 李華《吊古戰場文》:“其存其沒,家莫聞之;人或有言,將信將疑。”
    487

    敬小慎微

    成語拼音:
    jìng xiǎo shèn wēi
    成語解釋:
    敬:謹慎小心;小、微:指細小、起眼的東西。對細微的物也采取小心謹慎的態度。形容待人處非常謹慎。
    成語出處:
    漢 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圣人敬小慎微,動失時,百射重戒,禍乃滋。”
    488

    緊行無好步

    成語拼音:
    jǐn xíng wú hǎo bù
    成語解釋:
    走得太急步子就邁穩。比喻過于倉促,情就做好。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禁曰:‘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龐德知于禁之意,只懊悔已。”
    489

    竭澤而漁

    成語拼音:
    jié zé ér yú
    成語解釋:
    竭:弄盡;澤:池塘;漁:捕魚。比喻做留余地;只顧眼前。也比喻殘酷榨取。
    成語出處:
    戰國 呂韋《呂氏春秋 義賞》:“竭澤而漁,豈獲得,而明年無魚。”
    490

    竭澤焚藪

    成語拼音:
    jié zé fén sǒu
    成語解釋:
    竭:排水。藪: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魚,燒光草野捉獸。比喻做留余地,只顧眼前利益。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獲可,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非長術也。”
    491

    肯構肯堂

    成語拼音:
    kěn gòu kěn táng
    成語解釋:
    堂:立堂基;構:蓋屋。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肯做,哪里還談得上肯蓋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業。
    成語出處:
    《尚書 大誥》:“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肯為堂基,況肯構主屋乎?”
    492

    肯堂肯構

    成語拼音:
    kěn táng kěn gòu
    成語解釋:
    堂:立堂基;構:蓋屋。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肯做,哪里還談得上肯蓋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業。
    成語出處:
    《尚書 大浩》:“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政治也,父已致法,子乃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
    493

    枯魚之肆

    成語拼音:
    kū yú zhī sì
    成語解釋:
    枯魚:干魚;肆:鋪子。賣干魚的鋪子。比喻情已到可挽回的絕境。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494

    潦草塞責

    成語拼音:
    liáo cǎo sè zé
    成語解釋:
    潦草:草率,精密,認真;塞:搪塞。形容做敷衍了,馬馬虎虎,負責任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花樣同,乃謂文章之異;潦草塞責,求辭語之精。”
    495

    類聚群分

    成語拼音:
    lèi jù qún fēn
    成語解釋:
    各種方術因種類相同而聚合,各種物因類別同而區分。
    成語出處:
    宋·陳亮《回答·上》:“方天地設位之初,類聚群分,以戴其尤能者為之長君。”
    496

    略跡原情

    成語拼音:
    lüè jì yuán qíng
    成語解釋:
    撇開談,從情理上原諒。
    成語出處:
    蘭陵憂患生《京華百二竹枝詞》:“討錢童子亂攔人,略跡原情總為貧。”
    497

    流連忘返

    成語拼音:
    liú lián wàng fǎn
    成語解釋:
    流連:留戀;舍得離開。返:回;歸。指沉迷于游樂而忘歸。后常形容對美好景致或物的留戀。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返謂之流,從流上而忘返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茺,樂酒無厭謂之亡。”
    498

    濫竽充數

    成語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成語解釋:
    濫:與真實符;竽:一種簧管樂器。會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樂隊中湊數。比喻沒有本的人冒充有本;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有時也表自謙。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499

    來軫方遒

    成語拼音:
    lái zhěn fāng qiú
    成語解釋:
    軫:古代車后的橫木;方:正;遒:有力。相繼而來的車子正有力地行進。比喻人的相繼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左雄等傳論》:“往車雖折,而來軫方遒。”
    500

    經心

    成語拼音:
    màn bù jīng xīn
    成語解釋:
    漫:隨便;受約束;經心:在意;留心。說話辦用心考慮;隨隨便便;在乎。
    成語出處:
    明 朱國楨《涌幢小品 存問》:“近見使者至城外,僅主家周旋,有司漫經心。”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