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441

    光前絕后

    成語拼音:
    guāng qián jué hòu
    成語解釋:
    比喻情做得干凈利落,留痕跡。
    成語出處:
    宋 樓鑰《跋劉杼山帖》:“平生富藏名流翰墨,而獨謂杼山先生之書光前絕后,尤秘寶之。”
    442

    各人自掃門前雪

    成語拼音: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
    成語解釋:
    比喻要多管閑
    成語出處:
    明 張鳳翼《灌園記 后識法章》:“進去罷,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443

    甘死如飴

    成語拼音:
    gān sǐ rú yí
    成語解釋:
    甘:情愿;飴:飴糖。甘愿去死,就像吃糖一般。形容怕死,把死作為快
    成語出處:
    《清史稿·任舉傳》:“舉忠憤激發,甘死如飴,而朕以小丑跳梁,用良臣于危地,思之深惻。”
    444

    旰食宵衣

    成語拼音:
    gàn shí xiāo yī
    成語解釋:
    天色很晚才吃飯,天亮就穿衣起來。形容勤于政
    成語出處:
    南朝 陳 徐陵《陳文帝哀策文》:“勤民聽政,旰食宵衣。”
    445

    隔屋攛椽

    成語拼音:
    gé wū cuān chuán
    成語解釋:
    比喻辦到的、自量力的情。
    成語出處: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長安少年,他每斟量隔屋攛椽。”
    446

    觀望風色

    成語拼音:
    guān wàng fēng sè
    成語解釋:
    觀望:看風頭。指猶豫定,坐觀情勢發展,以便見機行
    成語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7章:“由于黎的態度逐步軟化,原屬國民黨的國會議員紛紛南下或者躲在六國飯店里觀望風色。”
    447

    觀望徘徊

    成語拼音:
    guān wàng pái huái
    成語解釋:
    觀望:看風頭,猶豫決;徘徊:來回地走。形容猶豫定,坐觀態發展
    成語出處:
    李群《殺人篇》:“總之因循茍安之積習牢可破,觀望徘徊,肯身先發難,所以然者畏殺而已。”
    448

    規行矩步

    成語拼音:
    guī xíng jǔ bù
    成語解釋:
    比喻行動謹慎規范;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也比喻墨守陳規;知變通。規、矩:原為測繪工具;這里比喻為原則、規矩。
    成語出處:
    《晉書 張載傳》:“今士循常習故,規行矩步,積階級,累閥閱,碌碌然以取世資。”
    449

    孤行一意

    成語拼音:
    gū xíng yī yì
    成語解釋:
    一意孤行。聽勸告,全憑自己的意愿行
    成語出處:
    清·錢謙益《父楫中議大夫加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節而首公;榰柱眾言,屑市名而避怨。”
    450

    狗咬呂洞賓

    成語拼音:
    gǒu yǎo lǚ dòng bīn
    成語解釋:
    呂洞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狗見了呂洞賓這樣做善的好人也咬,用來罵人識好歹。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沒良心的,狗咬呂洞賓,識好人心。”
    451

    掛羊頭賣狗肉

    成語拼音: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成語解釋: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幌子,實際上名副實或做壞
    成語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第31卷:“懸羊頭,賣狗肉,知它有甚憑據。”
    452

    顧左右而言他

    成語拼音: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成語解釋:
    看看兩旁的人而談起別的情。形容能正面回答問題而支吾其詞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內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453

    著體

    成語拼音:
    hún bù zhuó tǐ
    成語解釋:
    形容極端驚恐或在某種物誘惑下失去常態。同“魂附體”。
    成語出處:
    《宣和遺》前集:“師師聞道,嚇得魂著體。”
    454

    海底撈月

    成語拼音:
    hǎi dǐ lāo yuè
    成語解釋: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白費力氣;根本達到目的。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
    455

    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成語拼音:
    huì ěr zhūn zhūn,tīng wǒ miǎo miǎo
    成語解釋:
    教誨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講的人知疲倦,聽的人若無其。形容徒費唇舌。
    成語出處:
    《詩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456

    好高騖遠

    成語拼音:
    hào gāo wù yuǎn
    成語解釋:
    好:喜歡;騖:從;追求。喜歡高的;追求遠的。指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成語出處:
    《宋史 道學傳一 程灝》:“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457

    畫虎刻鵠

    成語拼音:
    huà hǔ kè hú
    成語解釋:
    ①比喻好高鶩遠,終無成就。②比喻好成,反變了壞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 馬援傳》:“與兄子嚴敦書曰:‘學龍伯高就,猶為謹飭之士,所謂刻鵠成尚類鶩者。效杜季良而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成反類狗也。’”
    458

    禍結釁深

    成語拼音:
    huò jié xìn shēn
    成語解釋:
    釁:端。禍患和故接連斷,災難深重
    成語出處:
    《晉書·東海王越傳》:“州郡攜貳,上下崩離,禍結釁深,遂憂懼成疾。”
    459

    河決魚爛

    成語拼音:
    hé jué yú làn
    成語解釋:
    比喻物壞到極點,可收拾。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監論·晉武帝》:“孰如近在汾晉之間,使我軌之士民,教猱倀虎,河決魚爛于腹心乎?”
    460

    狐埋狐搰

    成語拼音:
    hú mái hú hú
    成語解釋:
    搰:挖掘。狐性多疑,剛把東西埋下,又把挖出來看看。比喻疑慮過多,能成
    成語出處:
    《國語 吳語》:“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
    chengrenyouxi